神都吧 关注:35,315贴子:17,018
  • 10回复贴,共1

洛阳:千唐志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12-06-19 13:56回复
    千唐志斋,位于今洛阳城西45公里、新安县铁门镇,现珍藏有西晋、北魏以来的历代墓志等各类石刻1419件,其中以唐代墓志最多,达1191件,故近代大家章炳麟(号太炎)以古篆体题名“千唐志斋”,被誉为是“一部石刻唐书”。
    从1931年起,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钫,开始在各地、主要是洛阳一带广泛搜集墓志石刻,运回故里新安县铁门镇。1933年前后,他在自己的私家园林“蛰庐”西部,石宣窑建斋,将大部分志石镶嵌在15孔窑洞、3个天井、1道走廊的墙壁间,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千唐志斋所藏墓志中,除唐志外,现还藏有西晋志1件、北魏志2件、隋代志2件、五代志22件、宋代志88件、元代志1件、明代志30件、清代志2件、民国时期志7件。另有墓志盖19件以及其他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等54件。而在当时所收集的近300方北魏墓志,则依事先“魏志归于于而唐志归张”之约,由于右任运回陕西三原老家,解放后移存西安碑林。
    墓志之作大约始于东汉后期,兴盛于北魏、隋唐。它用以记载墓主人的姓名、郡籍、官职、族源世系、生平事迹、卒葬日期及地点、配偶子嗣等。千唐志斋所存的大量唐志,因志主身份上自皇亲国戚、相国太尉、藩镇大吏、刺史太守,下至尉承参曹、宫娥彩女、僧尼道士、普通士庶等,故志文自然会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宗教、农民起义以至山川地理、姓氏、地名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能反映出大唐帝国近三百年间的风云变幻、兴衰治乱、世道沧桑、人情冷暖。且墓志多为同时代人所撰写,具有更为可靠的真实性,故它能起到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如程思义墓志载有当时酷吏严刑逼供、株连无辜的事件;崔泰之墓志载有张柬之等发动政变、逼武则天传位唐中宗的经过;臧晔墓志载有唐军与安禄山军交战情景;马凌虚墓志记载了洛阳圣武观“光彩可鉴,芬芳若兰”的女道士马凌虚,“未盈一旬,不疾而殁”,悲惨地死于安禄山幕僚独孤问俗之手的事实。许多墓志,内容较之“两唐书”更具体、更细致、更完备,给后人探索研究大唐社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
    唐王朝以唐太宗为代表,特别提倡和重视书法艺术,以至成为文人求仕的重要条件之一,故唐代书苑名家辈出,灿烂辉煌。千唐志斋的作品便是唐代书法艺术的实证。若论书体,真、草、隶、篆,应有尽有;若论流派,虞、褚、颜、柳,诸风皆备。值得一提的是,由狄仁杰所撰文并书丹的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让后人得知狄仁杰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诗人王昌龄(字少伯)所书丹的陈颐墓志,也堪称书艺佳作。在多方唐志中,使用了武则天所造的新字。唐志之外,还有宋代米芾所书对联、明代董其昌所书长卷、明清之际王铎所书大幅中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画作等书画泰斗的佳构;而由近代大家章炳麟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盖的张钫之父张子温墓志,则被誉为“近代三绝”。千唐志斋是全国所藏唐代墓志最集中的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整修和环境治理,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宝库和文化旅游胜地。


    IP属地:浙江2楼2012-06-19 13:56
    回复
      2025-05-14 23:47:30
      广告
      洛阳多数历史文化资源在今日的地位与其在华夏历史文化中的影响不符。
      像千唐志斋,作为“石刻唐书”、书法范本,兼具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其知名度是很令人失望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2-07-01 01:37
      收起回复
        可惜魏卑都到西安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13 11:3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3-15 11:25
          回复
            人非过客,花是主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3-28 12:5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15 17:36
              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8-11 17:07
                回复
                  2025-05-14 23:41:30
                  广告
                  霸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01 07: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