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若雪吧 关注:82贴子:32,268
  • 8回复贴,共1

【置顶帖】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Pink Floyd和他们的迷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是英国摇滚乐团,他们最初以迷幻与太空摇滚音乐赢得知名度,而后逐渐发展为前卫摇滚音乐。平克·佛洛伊德以哲学的歌词、音速实验、创新的专辑封面艺术与精致的现场表演闻名。他们名列最成功的摇滚乐团之一,并在全球坐拥超过二亿的唱片销售量,其中美国就包办了7450万。作为摇滚史上最伟大的乐队之一,影响了当时及后面包括现在一大批著名乐队,这些乐队就包括著名的创世纪合唱团、Yes等乐队​​,在全球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乐队之一;作为英伦音乐入侵时期的中坚力量,Pink Floyd、Jeff Back、滚石、The Who、Beatles、Led Zeppelin等等都成为了英国的国宝.
平克·佛洛伊德於1965年成立於伦敦,当时席德·巴雷特从剑桥搬到了当地,并加入了由摄政街工艺学校学生,尼克·曼森、罗杰·华特斯、理察·莱特与鲍伯·克洛斯,所组成的茶具乐团(The Tea Set)。乐团在主流乐界取得了小幅成功,并以席德·巴雷特所领的迷幻乐团之名,成了1960年代晚期,伦敦地下音乐界最知名的乐团。然而,巴雷特难以捉摸的行径,让同伙最后决定以身为吉他手兼歌手的大卫·吉尔摩取代他。在巴雷特离团后,贝斯手兼歌手的罗杰·华特斯成了团内的主力支柱,掌控1970年代晚期的发展情势,一直到1985年离团。平克·佛洛伊德在英国一直很受欢迎,即使是在他们发行概念专辑《月之阴暗面》 (1973)、《盼你在此》 (1975)与《畜牲》 (1977)以及摇滚歌剧《迷墙》 (1979),尚未成就全球评论与商业上的成功之前。



1楼2012-06-17 22:46回复
    初创
    乐队初期的灵魂人物是熙德·巴瑞特。他於1965年同理查德·赖特,罗杰·沃特斯和尼克·梅森创立了乐队并奠定了此后的乐风。当时他们推崇两位布鲁斯乐手平克·安德森和弗洛伊德·康塞尔,於是将两人的姓名各取一部作为乐队的名字。1967年平克·弗洛伊德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名为《破晓的笛手》,获得了很大成功,这被认为是英国第一张迷幻摇滚专辑。1968年吉他手大卫·吉默加入乐队。但与此同时巴瑞特却受到精神疾病和药物的影响而逐渐退出乐队。罗杰·沃特斯承担接替巴瑞特作为创作人的角色。
    顶峰
    在推出了几张不很出名的专辑后,平克·弗洛伊德于1973年推出了《月之暗面(1973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这张专辑获得极其巨大的成功,成为摇滚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专辑在美国排行榜上连续上榜591周,总计上榜超过1600周,为有史以来占据Billboard最高周数之专辑。总计全球销量至今已超过4000万张,为人类音乐史上前五畅销之唱片。《月之暗面》是一张概念性专辑,唱片中的曲目都围绕着现代生活中的压力这个主题。相当的曲目也涉及到了精神疾病的内容。
    1975年他们又出了一张新的专辑《愿你在此》。此唱片献给已经离队的巴瑞特。此唱片和1977年发行的《动物》同样获得了英美排行第一的好成绩。同时沃特斯的曲风也继续贯彻乐队。
    1979年,平克·弗洛伊德发行了《迷墙》。这是一张摇滚歌剧性质的双唱片,总长一个半小时,大部分由沃特斯撰写。唱片讲述了一个英国歌手从孩童起的成长过程,被认为带有沃特斯的自传的影子。主人公父亲阵亡于二战,从小失去父亲的主人公在严酷刻板,摧残个性的教育制度下成长,逐渐个人同外界筑起一座阻隔交流的高墙。最后在《审判》曲目中,高墙被推倒,结束曲《墙外》表现主人公重新回到社会后的迷茫和无助。
    《迷墙》造就了平克·弗洛伊德的顶峰。成了西方文化的一个经典作品。专辑本身被改编成电影,由阿伦·派克执导,鲍勃·戈尔多夫主演。
    但随着乐队的成功,队员之间的不和也开始显现,由于沃特斯越来越成为乐队的主宰,他同吉默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分手
    1983年,在乐队推出了《The final cut》后,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员开始各自出专辑。乐队事实上处于解散状态。1987年吉默和梅森重组乐队,但沃特斯并未参加。此后吉默,赖特和梅森继续以平克·弗洛伊德的名义演出和录制唱片。他们的最后一张唱片是1994年的《The Division Bell》,商业上仍然获得很大成功,再次获得英美排行榜双料榜首的成绩。


    2楼2012-06-17 22:46
    回复
      2025-05-21 17:09:57
      广告



      3楼2012-06-17 22:47
      回复
        高三时拿到《THE WALL》的时候 还不知道它的价值 一直闲置 后来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人们用言简意赅却又晦涩难名的词语提及它 才激发了去听的欲望
        如果说这一辈子最后只能留下两张唱片的话 无意是贝八和《迷墙》


        4楼2012-06-17 22:52
        回复
          1979 - The Wall
          01. In The Flesh?
          02. The Thin Ice
          03.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1)
          04. 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05.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06. Mother
          07. Goodbye Blue Sky
          08. Empty Spaces
          09. Young Lust
          10. One of My Turns
          11. Don‘t Leave Me Now
          12.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3)
          13. Goodbye Cruel World
          14. Hey You
          15. 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16. Nobody Home
          17. Vera
          18. Bring The Boys Back Home
          19. Comfortably Numb
          20. The Show Must Go On
          21. In The Flesh
          22. Run Like Hell
          23. Waiting For The Worms
          24. Stop
          25. The Trial
          26. Outside The Wall
          


          5楼2012-06-17 22:53
          回复
            转:
            有人说这个专辑是音乐史上最具迷惑力最富想象力的专辑
            我觉得这一点都不为过
            《The Wall》录制于1979年,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在1982年拍摄了这张专辑的同步电影《迷墙》。 、
            顺便说一句,电影也绝对是神作!
            对于这个不多说,因为欣赏的人自会欣赏,自然不用多说。
            想了解的人,自己动手搜索一下吧。
            ---------------------------------------------------------------------------------
            演唱者 Pink Floyd
            语种 英语
            发行时间 1978年08月
            ---------------------------------------------------------------------------------
            每一个时代都有传奇,平克佛洛依德乐队(Pink Floyd)的传奇则是永恒不朽的,Pink Floyd开启摇滚乐的视觉与听觉**,摇滚史上最具实验概念、最完美录音技术呈现的流行音乐结构,至今仍深深影响各类型领域的音乐人,无论在唱腔诠释与意境铺陈都富戏剧张力,精致体现出旋律的震撼。曲目所表达的意境在神秘怪异中透出天真和醇厚、富于天才的幻想。它以对现实生活不安、狂乱、恐惧和无尽的幻想构成了一个恢宏而极富内涵的音乐空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演唱组从诞生起,就是一支有争议的摇滚乐队,爱之者称其代表了摇滚音乐的新潮流,恨之者抱怨说他们的音乐枯燥乏味。但是不管喜欢与否,他们的那种摇滚,新型爵士,乡村音乐,布鲁斯以及电子音乐的混合风格,使人无法无动于衷。


            6楼2012-06-17 22:56
            回复



              7楼2012-06-17 22:56
              回复

                  面对电视的忧郁的他终于还是被人强迫的拉到外面的世界,当他的唱片公司使用药物诱惑他完成《Comfortably Numb》后,他不由得开始想逃避,但是他已经早已没有退路,他不得不将这场表演继续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在演出现场,Pink的忧郁压抑最终异化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憎恶和歇斯底里般的法西斯的发作《In The Flesh》。他孤独无助却不想随波逐流,他不愿意被这个肮脏的社会将灵魂腐化,他宁愿《Run Like Hell》。在混乱的颤栗中,他的心在流血,他的精神早就疲惫不堪,但他无机可施只能《Waiting For The Worms》。终于,Pink发出狂吼“stop!”,结束了这场可笑的表演。而Pink似乎也意识到精神上的枷锁。他躲在阴暗的角落反复低吟:“stop,stop,stop????”。通过对自己在精神上的审判《The Trial》,Pink终于走出了墙外《Outside The Wall》重新聚集在人群里(墙的第三次潜意识存在)。此片也在最后的乐曲中结束了。回眼往事,在墙中的一幕幕形象又再度浮现在眼底,那是自己为自己建造的一座墙,孤独冰冷的封锁了心和意识。现在墙被冲破,外面阳光耀眼,还有一群如Pink童年的孩子在孤独的玩耍,他们是否又在建造自己的心墙呢?
                  影片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Roger Waters通过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将一个个情节穿插的表达思想。似乎是凌乱的交错中却更加体现了精神大师弗罗伊德的意识流思想。影片中加以的动画效果也重要的展现了这部影片的思想。战争的破坏、人性的善恶、精神的摧残在动画效果中完美的体现了美与丑、神圣与肮脏的人性。《迷墙》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东西,战争、人性、教育、家庭、两性关系乃至儿童心理障碍和毒品的危急无不一一在影片中被谈及被关注。尤其是本片的反战意识更是结合了当时越战以后年轻人的思想,他们无法逃避现实的残酷,只得给自己建造一堵墙以求解脱。Roger Waters没有采用一般编剧的教育式手法,而是在淋漓尽致的纰漏中让观众去探索其中所蕴涵的独特思想,也堪称是一部伟大的心理意识探索影片!
                  影片将Pink的孤独比喻成一堵墙,在墙的世界里Pink完全的将自己封闭,他沉迷于自己的空间里冲不出精神的枷锁,他孤独绝望对人生没有希望。他在墙的世界里疗伤却要承受更多墙外给予他的伤害。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满是是伤痕。这墙其实并非Pink仅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给自己建造的墙。墙是在他们人生历程的每一个阶段形成的,这种精神上的构成将他们封闭起来,变得麻木极端,并随他们的人生成长日益增长,到最后变得决裂。《迷墙》便是向我们展示了墙的形成全过程。它以内心的沉思为主,以“墙”比喻人性的枷锁,在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不再沉沦,不再逃避,勇敢地打破“墙”的枷锁走向新的天地,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虽然《迷墙》已经上映了多年,但其深刻的含义和独特的拍摄手法不得不让人惊复。也不得不让人赞叹,这的确是一部大师级的经典之作!


                10楼2012-06-17 22:58
                回复
                  2025-05-21 17:03:57
                  广告



                  11楼2012-06-18 2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