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情愫吧 关注:76贴子:19,985
  • 4回复贴,共1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常常挂在人们嘴边,流传久远的一句话。是遇到什么难事,借以自慰, 调节心态。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是我们这几十年,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现实。我把它用简洁的语言,记述下来,让人们清醒,人,活在世上,真的很不容易,是要经历许多困难,受到许多挫折的。我们只有正视它,勇敢克服它,才能心态平衡,顺利的度过这一生。
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也参与进来,说说你知道的故事。



1楼2012-06-17 10:51回复
    【钱家】
    钱家很有意思,一家四口,老俩口,一儿一女,都在同一个大型国企工作,是个效益一直很好的企业。老夫妇都是高工,女儿是会计,儿子是项目经理。是挺和睦,富裕的一个家庭。
    钱工刚退休,正打算好好过几天舒服日子,心脏病突发,给妻子,儿女没留下一句话就走了。
    钱夫人是个非常随和,热情的人,女儿却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家里来了客人,打个招呼,就钻到里屋再也不出来了。儿子,爱好广泛,喜欢独处,书,读得不少,知识面挺宽。
    儿子是68年生的,女儿是71年生的,至今,这俩孩子的婚姻问题都没解决。我记得,在这俩孩子二十几岁时,我就给他们介绍过对象,都没成功。钱夫人也没少操心。
    最近,我给钱妈妈打电话,又问起这俩孩子的婚事,电话那头传来,长长的一声叹息,‘淑芬,这就是命,没办法,就听老天爷安排吧--‘。
    


    3楼2012-06-18 10:22
    回复
      【李家】
      李家夫妇结婚早,二十三,四岁吧。婚后三年,连生两个女孩。婆婆家不满意了,整天不给好脸子。丈夫也有了外心,和初恋情人旧情萌发,经常夜不归宿。两口吵架闹杖的事经常发生。最后,就离婚了。俩孩子,妻子带着,当爸爸的,一直不好好给抚养费,李妈妈一人艰难地供养着。孩子慢慢长大了,终于有了工作,成了家,也都分别有了孩子。李妈妈帮着带到上学。
      后来,李妈妈和一位老工人结了婚。这位老工人有五个孩子,妻子因病去世了。老工人,人挺好,对李妈妈也好,只是这家孩子太多,都没成家立业,负担可想而知。李妈妈成了不花钱的保姆。五年后,老工人也因病去世了,孩子们就多嫌李妈妈了,轮番找事吵架,李妈妈实在受不了了,就离开了,回到自己大女儿家了。
      谁知,大女儿又得了癌症,不到一年就走了。李妈妈只好替女儿,照顾还没长大的孩子。后来,大女婿再婚带走了孩子,李妈妈就和二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了。


      7楼2012-06-25 11:43
      回复
        【孙家】
        孙家,两年前还是一个和顺,美满的家庭。老俩口都是退休教师,儿子与朋友合伙开着公司。两代人同住一个不错的小区,还是同一单元上下楼。儿子七年前成了家,孩子都快六岁了。
        孙妈妈一直以身体好自诩,63岁,从没打过吊针,住过医院。谁知,近两年,不对劲了,膝关节,颈椎不舒服了。拍片子,脑子有了栓塞,还小脑萎缩--,反正,目前被确诊得了帕金森,一个难以治愈的病。人,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全靠老伴护理。
        孙爸爸65岁,人,一贯勤快,爱干净,好运动。自从老伴得病以后,全心全意精心照料,体贴得无微不至。孙妈妈逢人就夸他是‘金牌陪护’。
        老两口经常促膝谈心,以身边同类困境家庭,鼓励自己。经常回忆美好的过去,激发战胜病困的信心。孙妈妈说,没想到,咱家这本难念的经,在我身上了。不过,只要你们都健健康康的,我也值了。


        10楼2012-06-29 18:38
        回复

          【吴家】
          吴家,是挺让人羡慕的一个家。爸爸是厂长,国企。妈妈是小学校长。他们有一个特别听话,懂事的独生儿子,学习很自觉,从不让大人操心。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适逢新加坡来挑选尖子生,免费培训五年,获硕士学位,条件是毕业必须在新加坡工作五年。这是多好的机会啊。这孩子就被选上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也成家了。小两口移民加拿大,并有了小孩,是个可爱的小千金。老两口也去加拿大住过几个月,享受了天伦之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吴爸爸退休的前两年,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除了眼珠偶尔能动一下,什么知觉都没有了。这下,可苦了吴妈妈了。每天擦洗,翻身,喂饭,喂药,十分辛苦。算来,已有七个年头了,家里虽雇着人,吴妈妈身体上,心理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可吴妈妈从不叫苦喊累,总是那么细心,耐心地照料着。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一有闲暇,还上上网,弹弹琴。儿子今年也回来过两次,探望永远沉睡不醒的爸爸,和不辞辛劳,日渐发斑的妈妈。
          


          11楼2012-06-30 1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