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创吧 关注:312贴子:59,604
  • 6回复贴,共1





1楼2012-06-16 21:08回复

    春秋时代末期,猗顿以盬盐富甲天下。猗顿本鲁国人,耕桑无以温饱,便拜陶朱公为师,陶朱公教以“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资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而猗顿的致富原因,司马迁却另有一说“猗顿用盬盐起。”是说猗顿是个盐商人。《史记·货殖列传》云:“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如在春秋末年,海盐已经出现多时,而猗顿尚能以盐商富甲天下。可见“盐贩”之利的时代意义。而虞坂为国家间物资交流的最大通道,亦为著名的商道。而猗顿之师陶朱公,陶朱公之师为计然,计然系“晋国忘(亡)公子,尝南游越,范蠡师事之。”可见“虞”既为管理山泽之官,盐池当属虞官领辖。自三代以下,虞既成为国,“盐贩”往来于虞道,坐收盐税亦虞国之大利。故虞国多宝,而虞君终成贪财之人,最终因贪图晋国“垂棘之璧”及“屈产之乘”而为晋献所灭。
    现在交通四通八达,虞坂古道失去了运盐功能,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交通特质,静静地徜徉在山野之间,像一卷高高悬挂又缓缓铺展开来的古代卷轴,从平陆的坪头铺,一直铺展到运城市磨河村的条山脚下,卷长七八公里,洋洋洒洒,浓缩了自禹凿盐道至今的4000多年荏苒光阴。通过它河东池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大地,成为一条生命线。这个古老的地方也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伯乐相马”、“假途伐虢”、“唇亡齿寒”及“按图索骥”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这里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寄托自己情感的地方。仅以攀临青石槽者为例,当年为躲战乱流亡河南的金末诗人元好问,在途经虞坂时感慨万端,挥笔写下“孙阳已矣谁汝知,努力盐车莫称屈。”诗人在诗中暗暗流露出自己生不逢时的无奈;元代诗人王恽在游历虞坂时,曾发出“良骥虺聩身自健,不须拭目认孙阳。”的感慨,极力以千里马来比喻自己,深叹怀才不遇;明代御史、开拓虞坂的功臣张士隆在诗作《青石槽》里写道:“我惭空食志,谁识仰鸣心。”字里行间不乏失落、凄凉心境的显露……。
    (二)黄河漕运古栈道
    黄河栈道开凿于汉代,位于平陆至夏县和垣曲3县沿黄河的悬崖峭壁之上。它在从平陆县米汤沟西始,向东经人门、五一石膏厂、关窑、大祁、杜家庄、粮宿、老庄、冯家底、溜溜窝、煤窑凹、西河头、老鸦石,夏县任家堆、小堆、大堆和垣曲县的鲁家圪塔、五福涧至安窝的黄河航道北岸石岩的半腰,形似一条大凹槽,计长5.60千米。遗迹主要为牛鼻形孔和方形孔,底部距离河面最少2.5米以上,个别拐弯处,留有纤绳深磨的痕迹。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谓栈道?《韵会》说“小桥曰栈”;《淮南子》称“飞阁复道相通也”;《辞海》释“栈道”:“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由此看来,栈道,就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桥连结而成的一种通道。用这种办法辟出的道路,堪称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个奇迹!
    黄河漕运向为中国史上之重大事件。而三门峡乃是漕运之大患。漕船通过三门,难免舟毁人亡。故历代多有开凿以利通航。今已发现自汉代以下岩壁上开凿题记,成为黄河上一大奇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修三门峡大坝,是对三门峡原始风貌的最大破坏。《水经·河水注》“郑玄按《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自砥柱以下,五户已止,其间二十里,河中踈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劈,尚梗湍流,激石云回,澴波怒溢,合十九滩,水流汛急,势同(长江)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文中“砥柱”是今三门大坝,“五户”是今垣曲县“五福涧”。这二十里有19处“阏流”(即急流险滩),此郦道元引用东汉郑玄之说,说明引文是东汉以前三门峡情景。更早的春秋时代,三门峡充满了恐怖色彩。公元前530年齐景公赴晋国朝见新君,在三门峡遇险,《水经·河水注》,《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当是河)沉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治剑名匠)于是拔剑丛之,邪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云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字者也。若因此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江。按《春秋》此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又考史迁(司马迁)所记:“景公十二年(前536)公见晋平公;十八年前(前530)复见晋昭公。旌轩所指,路直斯津。从鼋砥柱事或在兹。”这一段引文用一个四字成语可概括,即“燕跃鹄踊”。三门峡确为古代黄河上大奇观,是否可在三门峡下方某处考察恢复这一奇观供后人观瞻,规模可大可小,视财力而定。可给《水经注》所称的19处阏流定位命名,自三门峡以下河段通船至小浪底水库,成三门峡旅游景区。
    


    3楼2012-06-16 21:10
    回复

      砥柱山最早见《史记·夏本纪》“砥柱、析城、王屋”。最早的解释当按西汉孔安国说。南朝宋裴骃为《史记》作《集解》引用孔安国曰:“此三山在冀州之南河之北。”说明砥柱在大阳(今平陆)境。唐司马贞为《史记》做《索引》引《水经注》的说法:“砥柱山在河东大阳县南、河水之中。”唐宋时期,史家始解释为“硖石县(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北五十里、黄河之中。”这也就是说三门峡于古代唐代以前属于平陆县地。最早属冀州地,并且一直延续到唐代。《新唐书·太宗本纪》十二年(638)二月癸亥,如河北县(今平陆县)欢砥柱。“《旧唐书·太宗》贞观十二年二月“癸亥,欢砥柱,勒铭以纪功德”。
      如此恢宏的历史画卷,在2000多年的反复凿刻、反复修改后,历经风雨沧桑,今天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实属不易!它是一部镌刻在山石上的史书,真实而永久地记录了我国自秦汉以来黄河漕运的历史。它是一项旷日持久、宏伟浩大的工程,在历史上曾起过转漕东南租粟、以给长安京师和转漕河运盐、以销往东南各地的作用。三门峡黄河古栈道的使用,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958年三门峡大坝修建以前,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黄河古栈道不仅是古代黄河纤夫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研究我国东西交通史和黄河漕运史的珍贵文物。今天登上古栈道,还会发现开凿在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这些四方洞,散布在整个栈道的石壁上。据初步统计,1997年平陆、夏县、垣曲三县境内发现的40处黄河栈道遗迹中,尚有大、小方形壁孔1000余个,牛鼻形壁孔600多个,大型槽孔60余个,立式转筒工程遗迹21处,历代题记和石刻画40余处。在40余处历代题记中,题记多者200余字,少者仅1字。字体有篆、隶、楷三种。内容有些可以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有些可以补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题记中所见年号有:建武、贞观、总章、太和、绍圣、元熙、崇祯、道光、宣统等,其年代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建武十一年,最晚可延续到清朝末年。
      (三)茅津渡
      位于平陆县城南5公里处,又叫“陕津渡”。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也是万里黄河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渡口。茅津渡风景秀丽,自古就是景色迷人的游览胜地,“茅津晚渡”是平陆古八景之一。
      茅津渡,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三大古渡之中,茅津为最。这是因为,一,茅津渡设渡时间最早,最早可以推到商代。二,茅津渡向来为运城盐运航道,北连运(城)茅(津)公路和太(原)茅(津)公路,南隔黄河与河南三门峡隔河相望,“地当晋豫通衢,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之孔道”,历来是三晋出入河南及南方诸省的门户,又是“三晋屏藩”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可以称作山西南大门者有三处,一为晋城无井关;二为芮城风陵渡;三为平陆茅津渡。三处说法以茅津渡更确切。
      茅津渡地理位置适中,历史悠久,好比一座大门,东西为二侧门,风陵为西侧门,天井为东侧门。古代多有南越中条,由茅津渡河而逐鹿中原者。
      茅津,钱穆《古三苗疆域考》“茅”“蛮”一声之转,其先即称苗。吴起所谓“三苗之国,衡山在县北”者,自河东蒲阪以至安邑,在古本三苗之士,宜可称为蛮也。这是说,茅津之茅源于茅戎。《春秋·成元年》秋,三师败绩于茅戎。(注)“茅戎,戎别种也。”《水经注·河水注》:“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公元前624年,秦兵伐晋国,由茅津出境。
      茅津,一地多名,又名茅城、茅亭、茅戎、茅津渡、大阳渡。《读史书方舆纪要》“大阳津在陕州西北五里,黄河津济处。北对茅城,古茅邑也。古亦谓之茅津,以河北即大阳县,古又谓三大阳津。”取名茅津者,以茅戎名;取名大阳者,以汉大阳县名。光绪年《山西通志·关梁考》《平陆县志》大阳渡,县南二里。《五朝志》“河北有关官”唐志:陕州陕县有大阳故关,即茅津,一曰陕津。贞观十一年造桥。案“《春秋·僖公五年》晋献公假道于虞。八月,围下阳。即古岩城,在大阳渡北岸。十二月,晋灭虢。其渡河盖由此。”平陆县东南二十五里傅岩前,有茅津渡,亦曰大阳渡。案:今县南二里别有大阳渡。志云、茅津渡,前明洪武三年设巡检司。今为沙涧渡,后更名茅津堡,在县东二十里茅津渡西,黄河北岸,设游击署驻防巡检司。乾隆二十八年,以县丞驻之。
      


      4楼2012-06-16 21:10
      回复
        平陆县虞坂古盐道的传说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东南至平陆县张店镇卸牛坪村翻过中条山有一条小路,就是古道“虞坂”;由于自古以来也是运盐的道路,所以也叫“盐坂”。它的东南方向是当年盐道的终点黄河岸边的茅津渡口,原路已经被岁月淹没。这是三千多年来,也就是虞国有史以来,一直到今天,当地人对这条路的专称。在1937年以前,运城到平陆都是走这条路。修了209国道之后,原路逐渐废弃。
        在这条路上,有着很著名的古老传说。
        九五之尊
        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据传说,人们要把运城的盐运到中原大地去,就决定在中条山开辟一条路。山中有一段道路都是青石,他们用白矾、盐、硝放在石头上烧,然后用水浇,龟裂的石头就被一层层凿开。为了安全,路修成了槽型,底部宽2-4米,上口5-7米,靠悬崖的一边有护堰,像今天道路上的护栏。这段路长约3500米,就是著名的“青石槽”。传说在修路时,由于人力匮乏,舜帝带着他的妻子前来也加入了修路队伍。他们在大石峡附近的儿女窝休息一晚,感动上苍,赐生五儿三女。他们睡过的那段路变成了白色,夹在古道青黑色石板的中间。这块白石恰恰是长约9尺、宽约5尺,于是这个“龙床”就成了此后帝王“九五之尊”的渊源。
        晋商之路
        虞坂古盐道的始凿时间,从夏代初年算起,至今已4000多年了。运城盐池通过此路把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大地,成为一条生命线。得天独厚的盐池也铺就晋商的商贸之路。据说鲁人猗顿移居临猗附近,见当地人以盐致富者多,遂弃牧营商,终成巨富。明代山西富商多有盐商,当是秉承先辈传统所致。在古锁阳关残留半截石碑,刻有残缺的“裴书”,字体是苍劲的魏碑,大概那显赫万世的河东裴氏非官即商,曾经在这条盐道上经营他们的家业。
        平头铺就是当年上税、计量的地方。2004年6月这里树立一块“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把泥土和石头截然分开,向北望去,就是一条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青石古道----虞坂古盐道。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伯乐相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虞坂古盐道上。秦国人孙阳识马,被称为“伯乐”。他四处寻访好马,来到古盐道。他仔细观察了往来的马帮,经了解,拉盐的马一天只能翻越虞坂一次,而有一匹马一天可以翻越三次。孙阳观察此马,骨瘦如柴,其貌不扬,然而见了孙阳竟仰天长啸,嘶声洪亮,直冲云霄。孙阳断定这是一匹好马,便花了20两黄金买下它,使其从盐车下解放出来,献给了虞王。果然,通过精心喂养,此马精壮神骏,日行千里,确实是一匹宝马。从此,伯乐相马的故事流传至今。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在虞坂古盐道上。
        这个故事还说明了马儿也能识得伯乐。在坪头铺往南的一段斜坡叫做小夹沟的地方,据说就是马识伯乐之处,称做识乐沟。这就是遇到了知音,心有灵犀一点通。
        后来为了让拉盐的马提高效率和保存体力,孙阳还发明了给马钉马掌,他摆的马掌摊就在最难走的牙茬骨一段。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虞坂“青石槽”中段,原来设有一个关卡,在山峰之间砖砌一洞,像城门一样,叫做“锁阳关”。关门阳面上额石刻“锁阳关”三个字。两边有对联曰:“矗矗树屏藩南顶天柱;亭亭罗保障北护虞州”。关门阴面右下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虞晋分野,平安通衢”,署“大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河东卫戍使重建”等字。说明当年是由虞国人最先开凿、最先践行的虞北通道——虞坂盐道。在晋“假虞伐虢”之前,虞国已在此设关,关里关外均由虞军把守。此关据咽喉要道之险境,晋军如果想把军队通过虞坂推进到中原,此为必经之路。然而不经虞国同意,此关是过不去的,这就是这就解释了:晋军要灭虢国,为什么非要向虞国借道不可的原因。当你身临锁阳关的时候,你就会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6楼2012-06-16 21:14
        回复



          IP属地:山西7楼2012-06-18 08:58
          回复


            8楼2012-06-18 13:4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1-27 0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