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party吧 关注:133贴子:8,195
  • 9回复贴,共1

最爱是兵![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的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个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上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了。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际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的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棉帽子、棉手套、冻不透的大头鞋,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救。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毫不犹豫的将大衣脱了下来……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的流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棉帽,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的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后来他又将他的棉手套送给一位少女戴。
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紫。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来救援的人们……
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的自己心烦、心慌……
于是,兵又默默脱自己的棉袄……
那时刻天还没黑。
一个男人说:“大兵,把棉袄卖给我吧!我出100元!我身上倒不冷。可我的皮鞋冻透了。我用你的棉袄包脚。怎么样、怎么样?……”
一个女人说:“我加50元卖给我!你的大衣比我的大衣厚。我有关节炎,我得用它护住膝盖呀!……”
兵对那男人和女人摇摇头。在人们的注视下,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了起来……
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将自己裹的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再后来,天就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是那个想出100元买下他棉袄的男人按着了打火机。他来到兵面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不见五指了。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个兵就是经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
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就没法儿当兵了。”
他一再央求说:“不会的,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送给别人,怎么我买你一双鞋你都不肯呢?没人知道你是卖给我的!大家都睡着了,听不到咱俩这么小声说话……”
兵沉默片刻,犹豫的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
于是他又按着打火机,回到自己座位那儿,取来了他喝剩下的半瓶酒交给了他……
于是兵弯下腰,默默解自己的鞋带儿……
二人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大口酒。好象如若不然,这种交换,他是吃亏的。
兵从车厢这一端,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们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的母亲,包括那少女。男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比一个贪心。反正黑暗掩盖着贪心,谁也看不见谁喝的太多了……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了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
车是被困在了一条山路上,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谷底。
于是车开始悄悄的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觉到这是一种不详。
但兵敏锐的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佛晓,司机引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就是兵,就是那张脸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那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是怕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的更快。也许,他发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事后人们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还不满19岁。他是一个多子女的穷困乡村的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他复员后做他的贤妻……
这是我的一位朋友讲给我听的。他是听他的朋友讲给他听的。
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想为中国的兵写一篇文字。尽管我一天军装也没有穿过。从那以后,我总想说出一句心里话是——我最爱的是兵……
“上山下乡”的年代,当兵是逃脱那一场运动的捷径。只有极少数的父母才有资格替他们的子女作这样的选择。
现在,锯我所知,兵的队列,主要是由农家子弟组成的了。而且主要是由较穷困的农家子弟组成的。富了的和很富了的农家,自有办法不让他们的子弟去当兵。
这些十八九岁的农家子弟啊,他们一穿上那身迷彩服,就开始被训练成为不同的人。
训练成什么样的人呢?
毛主席当年有一条我们熟悉的语录,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兵们就被训练成这样的人。时刻准备着,为了老百姓去出生**,赴汤蹈火。
一切的大灾难发生之后,最先出现的,必是兵们的身影无疑。兵的使命,使他们不惧伤亡,一往无前,前赴后继。
一位在公安部门工作的朋友曾告诉我——他审讯车匪路霸时,曾有如下的问答:
“为什么单单抢劫第二辆车而放过了第一辆车?”
“因为……因为第一辆车上有几个兵……”
和兵在一起,许多人就会逢凶化吉,一路平安。
如果你有什么事情要向人无虑相托,你看见一个兵,如果他真是一个兵的话,你就是看见了一个最值得信赖的人。报载:一位厂长在火车上请一个兵替他看着自己的手提包。他下到站台上没能及时上车。而那手提包里有十几万公款。不久,那个兵亲自将提包送到他的单位。
如果你要踏上一条充满艰险的路,有一个兵为伴,你定会暗自庆幸。因为你深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不会甩下你不管。如果有两个兵为伴,你就会无忧无虑。如果有三个兵为伴,你简直可以唱着歌上路。尽管他们才十八九二十来岁……
关于兵的事,知道的渐多了,真的不能不从心底爱他们。是的,我爱兵……
从内心里爱他们!……


1楼2007-01-24 15:49回复
    恩.深有感触.


    2楼2007-01-24 16:05
    回复
      楼主也是一个兵吗?


      3楼2007-01-24 18:03
      回复
        回杏儿,我不是兵啦.
        读高中时班里有一女生去当兵了,我羡慕得不行.
        唉,只怪自己眼睛不好使.


        4楼2007-01-26 18:15
        回复
          哈~这里有好几个兵GG


          5楼2007-01-26 18:22
          回复
            楼上的是兵GG?
            哈~~兵GG都勇敢的站出来.


            6楼2007-01-26 18:45
            回复
              我先报个道!


              7楼2007-01-26 18:47
              回复
                哈~~兵GG就是不一样啊.
                穿的马甲都很独特.
                不是你们的编号吧?


                8楼2007-01-26 18:51
                回复
                  我也喜欢当兵的,我在部队院里住了10年,认识兵弟弟比较多,我老公就喜欢过八一,外号醉八一,哈哈~~~~


                  9楼2007-02-03 19:40
                  回复
                    报个道!


                    10楼2007-02-05 1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