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宅邸吧 关注:90贴子:12,170

回复:【坐坐】想进来就进来坐坐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嗯,去吧去吧,偶没事的,偶去仙剑了,拜拜


338楼2012-06-12 19:45
回复


    340楼2012-06-12 20:07
    回复
      要开始写东西了,可能没太多时间来了


      342楼2012-06-12 20:14
      回复


        344楼2012-06-12 20:16
        回复
          恩恩


          346楼2012-06-12 20:44
          回复
            是,前辈


            348楼2012-06-12 21:09
            回复
              那神马……要食言了……临时有事,酒的故事今天发不了了,原谅原谅【鞠躬


              350楼2012-06-13 07:51
              回复
                你们都早啊


                356楼2012-06-14 19:24
                回复
                  原谅我吧,又食言了,没办法啊,事情好多,后天,我一定来讲,原谅原谅


                  360楼2012-06-17 21:20
                  回复
                    度娘又抽了


                    361楼2012-06-17 21:20
                    收起回复
                      贵州茅台)茅台酒 贵州茅台酒,被誉为我国名酒之冠。说起来,它和山西汾酒还有一段“血缘”呢! 相传在清康熙年间,山西汾阳有一个商人,名叫贾富。贾富生活在汾酒之乡,饮酒成了他平生第一个嗜好,特别是汾酒,他更是把它看得象命一样的珍贵,一日三餐,餐餐不能少,就连外出收账,也要随身带着。 一年秋天,贾富带着家人伙计去南方经商。当他行到贵州怀仁县时,随身携带的汾酒已经喝完了,只好到附近酒店去喝烧酒。 哪知这种烧酒一沾到唇边,贾富就觉得有一股辣味,喝到嘴里又苦又涩,很不是味道。贾富不觉感叹起来:“咳,真扫兴,这样一个好地方,竟出不了好酒!” 不料,这句话被店老板听见了,店老板走上去说:“客官口气未免也太大了,你怎知我们怀仁就没有好酒呢?” 贾富一听,忙说:”对不起,言语冒犯,请多见谅!不过,这种酒实在……” “客官如果要品好酒,那也容易。”店老板说完,一招手,只见店小二“吭呵吭呵”一家伙搬出了十几坛酒,摆在堂前。店老板说:“请客官品尝品尝,再不要说我们怀仁无好酒了。” 贾富一看,嚯!还真不少呢!后悔自己刚才失言了。他连忙站起身来,先把这些酒坛打量了一番,然后,由远而近地对着酒坛深深吸了几口气,接着,斟了一碗酒,饮了一点含在口中,喷了三喷,才把酒碗放下。 店老板一看贾富的举动,就知道他是个品酒的行家。为什么呢?这里有个名堂。贾富刚才这一看二吸三喷,用行家的语言来说,叫做“看色,闻香,品味”。非内行断不知其中奥妙。 店老板忙给贾富让座,并连连向他请教。贾富说:“这些酒都不及一谈啊!其中只有一坛陈年酒还算马马虎虎,但回味也太差。” 店老板忙施礼说:“不瞒客官说,这一坛陈年酒入窖已二十余年,除此之外,本店确实再无好酒了。” 贾富说:“此地水秀山青,河水清澈,按理说应该酿出好酒来。” 店老板说:“所以特求客官赐教!” 贾富见他一番诚意,便欣然答应说:“好,明年我一定来教你!” 果然,第二年金秋时节,贾富特地在山西杏花村用重金聘请了一位酿制汾酒的名师,带着酒药、工具,再一次来到贵州的怀仁县。他同名师一道察看地形,选择了一个四周长满芳草的芳草村(以后改为茅台镇)作为建场址。 贾富和名师一起,按照汾酒的酿制方法,经过八蒸八煮,酿出的酒质液特别纯正,香气袭人,纯甜无比,非当地酒可比。这就是在茅台酿制的“山西汾酒”,那时叫做“华茅酒”。因为古代“华”、“花”相通,“华茅”就是“花茅”,也就是“杏花茅台”的意思。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茅台酒厂。
                      


                      362楼2012-06-19 22:58
                      回复
                        度娘抽了


                        363楼2012-06-19 22:59
                        回复
                          (河南伊川)杜康酒
                          在二十四史中,没有关于“杜康造酒”的记载,这可能是受了中国第一个文明国家开创者大禹的影响,既然大禹说过“酒亡其国”,造酒者不入正史似乎也合乎传统。但“杜康作秫酒”却有划时代的意义。秫是粮食,即高粱,粮食酒的发明与传统酒醪最大的不同,是采取了粮食(饭)固体发酵,再通过蒸馏将酒味(乙醇、脂类)变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掐头去尾”将其中的一部分馏分分离出来,成为看起来透明似水,但饮用起来却是风味独特、使人兴奋、忘去一切烦恼的新饮品。由于这种“酒”看似水却不是水,古人就把陶罐装的这种水一样的东西命名为“酒”,“酒”字的原型就是陶罐加了点水。后世的有机化学工业蒸馏、分馏技术,均源于杜康的发明。 有关杜康发明酒,晋代的江统作《酒诰》说:“酒之所兴,乃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历代悠远,经口弥长,稽古五帝,上近三皇,虽曰贤圣,亦咸斯尝。”说到杜康把剩饭放到空桑树洞,自然发酵,变成美酒香味。但杜康是什么时代的人?为什么会发明酒?用什么办法将香味变成了美酒,说法不一。 杜康发明白酒的动力并非为了科学研究,完全是他为了复国。在《左传·哀公元年》中,记述了少康联络夏族复国的过程。由于缺乏经费,他想出各种办法,放养、做厨子、卖簸箕、卖苕帚等等,偶然把秫米剩饭放到空桑树洞,自然发酵,变成美酒香味,在无意中发明了酒。其可贵之处,在于他对日常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的自然发酵现象,能抓住不放,并坚持不懈创造出了一套白酒酿造制取工艺,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没有的透明酒,为复国提供了财力支持。 今天,工业上生产酒精(乙醇),各种醇、醛、醚、酮等等产品,均是采取发酵、蒸馏、分馏的工艺。各种馏分虽然有严格的馏程要求,但遵从的却是当年杜康发明出的方法。由此看来,杜康不仅仅是酒的鼻祖,而且还是现代有机化工的鼻祖。杜康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贡献功不可没。 今天的人们只知道杜康造酒,而不知道他复国当过夏朝国君。所以后来的唐代大诗人、酒仙李白对杜康的事迹很感奇怪。李白曾到伊川的鸣皋,作有《鸣皋歌》,又到嵩阳纶氏寻访杜康遗踪,与岑夫子、丹丘生举杯畅饮,写下了《将进酒》的千古名篇。其中“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对夏帝少康(圣贤),又称酿酒鼻祖的杜康(饮者)最传神的写照。 1988年,伊川“杜康牌”杜康酒获得“中国文化名酒”。


                          364楼2012-06-19 22:59
                          回复
                            五醍浆的传说
                            相传几百年前的一天,四海龙王聚会。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见父亲不在家,便偷偷地跑出龙宫。他离开水晶宫摇身一变,成了一条小龙,尽情地游到黄海滩边,抬头一看,天上飞的是海鸥、海燕、丹顶鹤,芦荡里獐、猫、鹿、兔样样有,这一切和海底世界大下一样。他高兴极了,就跟这些飞禽走兽一起游玩,因为贪恋海边的景色,玩的时间长了,海潮退得很远也不知道。结果,想走走不了,困在海滩上光发躁,一怒之下,发起龙威,尾巴使劲一甩,扫出一个很大的塘来。巧得很,塘底正好有个大渗水眼.眨眼功夫,渗出满满一塘水。这下子三太子有救了,在水里翻几个身,趁着水势直飞上天,回龙宫去了。
                            


                            367楼2012-06-19 23:04
                            回复
                              过了许多年,这个塘还存在,老是满满一塘水,清澈透明,黄河干了,它也没干过。当地老百姓都说这个塘是神泉。后来海岸逐渐向东移去,这个塘离海越来越远,这地方也慢慢成了集镇,地名叫八滩。当时,八滩周围没有什么水,附近的老百姓就靠这塘水饮用。有一天从远方飞来一群天鹅,再也不愿意离开这汪水塘,并且不断在那产蛋。平日里,那群天鹅在池塘中时而怡然浮游,时而引颈婉鸣、时而振动双翅、时而翩翩起舞。那种生动仙灵的美姿,那种喜悦轻快的舞步,显出一副既骄矜又潇洒的神气,又宛如潇洒出尘放浪形骸的人。那迷人秀逸的体态、雍容华贵的倩影,时常引来无数路人驻足流连。日子久了,这里的人们习惯称之为“鹅蛋汪”。


                              368楼2012-06-19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