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yanran吧 关注:17,848贴子:1,039,969

【回忆如困兽】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亲爱的困兽
文章来源:QQ空间
未见END勿插楼


1楼2012-06-11 21:41回复
    文/白岩松
    幸福在哪里(代序)


    2楼2012-06-11 21:42
    回复
      2025-07-28 12:02: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3楼2012-06-11 21:42
      回复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4楼2012-06-11 21:43
        回复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5楼2012-06-11 21:43
          回复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 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 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7楼2012-06-11 21:43
            回复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8楼2012-06-11 21:43
              回复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共产主义,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9楼2012-06-11 21:44
                回复
                  2025-07-28 11:56: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12楼2012-06-11 21:44
                  回复
                    十一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13楼2012-06-11 21:45
                    回复
                      十二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 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4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4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14楼2012-06-11 21:45
                      回复
                        十三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15楼2012-06-11 21:45
                        回复

                          ===============================END================================


                          16楼2012-06-11 21:46
                          回复


                            IP属地:日本17楼2012-06-11 21:46
                            收起回复
                              2025-07-28 11:50: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人会看吗
                              有人看完了吗
                              有什么感想
                              说下


                              18楼2012-06-11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