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81549eb1cf2f6188d739c91e.jpg?v=tbs)
给年轻的李安“会诊”
问:李安说,《断臂山》是在你家想出来的。
詹宏志:我想是记错了,可能他说的是另外一部戏。有一年我到纽约,到朋友家去打地铺了。我那个朋友很好客,常常有人打地铺。那天去的时候,地上已经有一个人,我们就挤在一起,聊起来。他说他叫李安,是纽约大学电影系的学生。他家不在纽约,每当有人要跟他谈电影计划的时候,他就得到纽约来,投宿在我朋友家里。
李安很特别的,当时不过是一个毕业生,一部电影还没拍,可是每一个朋友都跟我说,这个人将来是个大导演,他的毕业片你一定要看一下。后来一群朋友张罗,在一个图书馆里面把李安的毕业片拿来放了。印象很深刻,学生电影通常都是概念很厉害,技术很烂的。但是他不是,你很难想像这是一个学生电影,除了预算小以外,其它都不是。那几天,我们有时间就聊起来。当时,李安已经被威廉·莫瑞斯签下来,也算是很看重他,但一个没有任何拍电影资历的亚洲人在美国要得到一个拍片机会,是很难的。他已经待了很久,谈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都是带了一点希望,最后就……走的时候,我把后来把身上的零钱、不用的机票给了他。 回到台湾来,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得上忙。那时候,正好有征求优良剧本的比赛。我知道李安他已经写好了《喜宴》、《推手》两个剧本,就打了电话问他愿不愿意把剧本拿来投稿,因为有钱的。结果李安拿了第一名、第二名,还引起了“中影”的兴趣。我又通过小野邀请李安回台湾谈拍摄的可能。李安不愿意回台湾拍,他觉得他的个性比较温和,不像杨德昌,这些老经验的灯光师傅、摄影师傅,他对付不来。他说,我要在美国拍,可是美国的成本要贵很多。讨论再三,先拍《推手》,这个成本比较小。“中影”就出了1400多万新台币,也就是50万美元不到。50万美元跑到纽约去拍,那就只能拍一个学生片了,所以李安很苦恼,钱太少了,完全不够用的,可是如果不答应,这个机会也没有了。所以他就问我,到底该做这个事还是不该做。我说,我虽然名下制作了很多电影,不过拍电影从来都是我这些朋友,我并不是真的知道这1400多万到底够不够。我说,我在家里给你开个party,把这些朋友都找来,你问他们。所以我把杨德昌、侯孝贤、小野、念真全都找来了,给年轻的李安“会诊”。大家出各种各样的馊主意。最后他问到侯孝贤,侯孝贤就说不管多少钱,你都得拍,你总得有第一个电影,我们不都这样过来吗?钱不会够的,你得想出一个办法拍。第二天,李安就决定了,他要接受这个条件。
后来,《推手》后来在美国卖了1600多万美元,是当年的年度最佳独立制片。李安是一个非常精准能控制预算、控制拍片时间节奏,准确掌握到很多事情的人。因为他的这个能力,全世界都有戏拍。《断背山》一定不是在我家决定的,我不记得这么一回事,如果他在我家里想的是《断背山》的事,那我是不知道的。
问:李安说,《断臂山》是在你家想出来的。
詹宏志:我想是记错了,可能他说的是另外一部戏。有一年我到纽约,到朋友家去打地铺了。我那个朋友很好客,常常有人打地铺。那天去的时候,地上已经有一个人,我们就挤在一起,聊起来。他说他叫李安,是纽约大学电影系的学生。他家不在纽约,每当有人要跟他谈电影计划的时候,他就得到纽约来,投宿在我朋友家里。
李安很特别的,当时不过是一个毕业生,一部电影还没拍,可是每一个朋友都跟我说,这个人将来是个大导演,他的毕业片你一定要看一下。后来一群朋友张罗,在一个图书馆里面把李安的毕业片拿来放了。印象很深刻,学生电影通常都是概念很厉害,技术很烂的。但是他不是,你很难想像这是一个学生电影,除了预算小以外,其它都不是。那几天,我们有时间就聊起来。当时,李安已经被威廉·莫瑞斯签下来,也算是很看重他,但一个没有任何拍电影资历的亚洲人在美国要得到一个拍片机会,是很难的。他已经待了很久,谈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都是带了一点希望,最后就……走的时候,我把后来把身上的零钱、不用的机票给了他。 回到台湾来,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得上忙。那时候,正好有征求优良剧本的比赛。我知道李安他已经写好了《喜宴》、《推手》两个剧本,就打了电话问他愿不愿意把剧本拿来投稿,因为有钱的。结果李安拿了第一名、第二名,还引起了“中影”的兴趣。我又通过小野邀请李安回台湾谈拍摄的可能。李安不愿意回台湾拍,他觉得他的个性比较温和,不像杨德昌,这些老经验的灯光师傅、摄影师傅,他对付不来。他说,我要在美国拍,可是美国的成本要贵很多。讨论再三,先拍《推手》,这个成本比较小。“中影”就出了1400多万新台币,也就是50万美元不到。50万美元跑到纽约去拍,那就只能拍一个学生片了,所以李安很苦恼,钱太少了,完全不够用的,可是如果不答应,这个机会也没有了。所以他就问我,到底该做这个事还是不该做。我说,我虽然名下制作了很多电影,不过拍电影从来都是我这些朋友,我并不是真的知道这1400多万到底够不够。我说,我在家里给你开个party,把这些朋友都找来,你问他们。所以我把杨德昌、侯孝贤、小野、念真全都找来了,给年轻的李安“会诊”。大家出各种各样的馊主意。最后他问到侯孝贤,侯孝贤就说不管多少钱,你都得拍,你总得有第一个电影,我们不都这样过来吗?钱不会够的,你得想出一个办法拍。第二天,李安就决定了,他要接受这个条件。
后来,《推手》后来在美国卖了1600多万美元,是当年的年度最佳独立制片。李安是一个非常精准能控制预算、控制拍片时间节奏,准确掌握到很多事情的人。因为他的这个能力,全世界都有戏拍。《断背山》一定不是在我家决定的,我不记得这么一回事,如果他在我家里想的是《断背山》的事,那我是不知道的。
![](http://hiphotos.baidu.com/%D7%D4%AEh%C1%CB/pic/item/4af9dc40a39e760f500ffe1c.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