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的很多古井都有文字记载。最古老的水井,当数东城门外的醴泉。井旁的一块石碑记载,此处“旧有醴泉,素称东井,考其由来,自元迄今,载在志书。”另一块碑文称:“东井创自建城之初,载在郡志,名曰醴泉,俗名水井殿。重修于嘉靖十四年,复修于康熙年间。”由此可见,此井已有700多年历史了。醴泉井栏高约60厘米,圆形,口径90厘米,用两块巨石凿成半圆弧形井圈,合拢成圆筒状,接口处凿出槽,熔生铁灌入锁定,十分牢固,可见建水人爱井有方。 最有名的却是大板井,也称溥博泉。井在西南城墙外,《云南图经志书》说,“其泉清洁无卤而甘,日汲不竭,以之酿酒,味胜他泉。”在建水,这是城区口径最大的水井,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水井。井口圆形,直径有3米多,井栏由6块石板和6根石柱接成,井边有供着水神的庙宇。大板井井水清澈,是软水,据说用来沏茶,有甘甜味,用来做豆腐,细嫩可口。建水有名的西门豆腐,即用此水做成。 “市井”生活 在传统农耕时代,城镇的形成,最初都是由水井边的小小集市形成的,所谓“市井”生活,当然与井有关。因为有众多的水井相伴,建水人保存了古老而传统的“市井”生活。 建水人喝茶,一定要用西门井水。中国传统社会,茶与酒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饮茶和酿酒,都离不开好水。在各种水之中,井水往往以其甘美清洌和易于取用,成为泡茶、酿酒的佳水。建水人充分地享用着井水的甘美。每天清晨和傍晚,人们都忙着到井边取水,有牛车马车,有三轮车人力车,有汽车自行车,当然,更多的是肩挑手提。一如前人记载的“其泉清冽,较各处之水为美,城中人汲取甚众。” 古城人喜欢用铜壶煮的西门井水泡茶喝,否则就不认为是好茶,这种生活习性一直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