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朋友推荐介绍,我阅读了一些转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国防发展资料,颇为受益。这里分享一些要点。
1994年06月,即美国批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上市开始之年,美国国防部给国会的年度报告提出了关于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发展情况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来自转基因技术武器;相对而言,该类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都较容易,而发现和防卫该类武器攻击却是足够困难的。因此,值转基因技术作物开始商业化和上市之际,美国国防部报告十分郑重地请求国会密切关注和支持“反击转基因技术攻击”的国防安全科研。(详见:DOD NUCLEAR/BIOLOGICAL/CHEMICAL WARFARE DEFENSE,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JUNE 1994.)。
1996年06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生物化学武器的部长助理办公室发表调研报告说明,转基因技术有规模杀伤力、且已经可以充分地应用到生物武器和发动进攻;然而,目前的状态是,人们知道如何用转基因技术武器进攻,却还不知道如何防御和治疗。在只有进攻能力而没有防御能力的条件下,转基因技术武器的威胁和危害就更为严重。因此,美国必须强化以转基因技术武器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国防。(详见: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the Office of the Deputy Assistant to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efense,JUNE 1996)。
美国国防部的那些报告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1980年代,美国就搞出了转基因食品作物,却在十年后才开始商业化上市审批。在那十年时间里,事情并非如同中国农业官员所说的达到“科学界共识”而认为转基因技术食品“更安全”甚至“比喝水还安全”,相反,美国用了大量投入调查研究转基因技术产品的危害风险,并得出转基因技术是未来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和必须强化生物国防的结论。
1998年02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专题报道说:冷战结束了,没有哪个国家的谁谁准许搞转基因技术武器,但是,1988年公开提出的“基因战争”却没有结束,譬如,美国和俄国还在继续他们的转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战争和相关战略战术的比赛竞争。两国相关科研专家对此并不隐瞒、而是开诚布公。实际上,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主的联军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战场观察。
2001年,发生了震动全球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国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该事件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一次战争”。
2002年04月,美国空军的“反击科研中心”的学者发表了题为“下一代生物武器”和“生物学战争风暴的**”的科研报告。报告说,下一代规模杀伤武器主要是基因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食品作物,而应用转基因技术武器所搞的“黑色生物学”的战争可能已经开始。(详见:Next Generation Bioweapons, USAF,April 2002)。
2003年06月前后,美国卫生部和《自然》杂志分别转发了欧美专家合作的题为“阳光灿烂·转基因和生物武器”的科研报告。该报告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美国俄国两大阵营的生物武器发展,从社会生活角度阐明了转基因技术已经具备成为规模杀伤武器各种可能可行的事实,说明该规模杀伤的特征是“静悄悄的死亡”,即可通过转基因食品作物直接作用于人类或通过生态破坏等间接作用等手段,使某区域的(甚至某国全国的)居民不知不觉地、缓慢地、一个个或一批批地患上不治之症或发生生理异常、从本代开始或从遗传后代开始死亡。(详见: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weapons, June 2003,NIH)。
2006年10月,美国ABC-电视网报道了生物战争专家的观察,说:瞄准人类基因重组的转基因武器技术正在悄悄发展起来;目前,在多数大学的实验室里就可以制造转基因武器,而传递转基因武器制造的信息几乎就是人不知和鬼不觉的。因此,全国性的生物国防信息数据库建设已经是必需和刻不容缓的了。
1994年06月,即美国批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上市开始之年,美国国防部给国会的年度报告提出了关于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发展情况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来自转基因技术武器;相对而言,该类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都较容易,而发现和防卫该类武器攻击却是足够困难的。因此,值转基因技术作物开始商业化和上市之际,美国国防部报告十分郑重地请求国会密切关注和支持“反击转基因技术攻击”的国防安全科研。(详见:DOD NUCLEAR/BIOLOGICAL/CHEMICAL WARFARE DEFENSE,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JUNE 1994.)。
1996年06月,美国国防部负责生物化学武器的部长助理办公室发表调研报告说明,转基因技术有规模杀伤力、且已经可以充分地应用到生物武器和发动进攻;然而,目前的状态是,人们知道如何用转基因技术武器进攻,却还不知道如何防御和治疗。在只有进攻能力而没有防御能力的条件下,转基因技术武器的威胁和危害就更为严重。因此,美国必须强化以转基因技术武器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国防。(详见: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the Office of the Deputy Assistant to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efense,JUNE 1996)。
美国国防部的那些报告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1980年代,美国就搞出了转基因食品作物,却在十年后才开始商业化上市审批。在那十年时间里,事情并非如同中国农业官员所说的达到“科学界共识”而认为转基因技术食品“更安全”甚至“比喝水还安全”,相反,美国用了大量投入调查研究转基因技术产品的危害风险,并得出转基因技术是未来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和必须强化生物国防的结论。
1998年02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专题报道说:冷战结束了,没有哪个国家的谁谁准许搞转基因技术武器,但是,1988年公开提出的“基因战争”却没有结束,譬如,美国和俄国还在继续他们的转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战争和相关战略战术的比赛竞争。两国相关科研专家对此并不隐瞒、而是开诚布公。实际上,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主的联军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战场观察。
2001年,发生了震动全球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国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该事件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一次战争”。
2002年04月,美国空军的“反击科研中心”的学者发表了题为“下一代生物武器”和“生物学战争风暴的**”的科研报告。报告说,下一代规模杀伤武器主要是基因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食品作物,而应用转基因技术武器所搞的“黑色生物学”的战争可能已经开始。(详见:Next Generation Bioweapons, USAF,April 2002)。
2003年06月前后,美国卫生部和《自然》杂志分别转发了欧美专家合作的题为“阳光灿烂·转基因和生物武器”的科研报告。该报告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美国俄国两大阵营的生物武器发展,从社会生活角度阐明了转基因技术已经具备成为规模杀伤武器各种可能可行的事实,说明该规模杀伤的特征是“静悄悄的死亡”,即可通过转基因食品作物直接作用于人类或通过生态破坏等间接作用等手段,使某区域的(甚至某国全国的)居民不知不觉地、缓慢地、一个个或一批批地患上不治之症或发生生理异常、从本代开始或从遗传后代开始死亡。(详见: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weapons, June 2003,NIH)。
2006年10月,美国ABC-电视网报道了生物战争专家的观察,说:瞄准人类基因重组的转基因武器技术正在悄悄发展起来;目前,在多数大学的实验室里就可以制造转基因武器,而传递转基因武器制造的信息几乎就是人不知和鬼不觉的。因此,全国性的生物国防信息数据库建设已经是必需和刻不容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