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善桥吧 关注:108贴子:4,984
  • 14回复贴,共1

清善桥的‘神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时候就听说北水不过窑,南水不过桥!还听说在谁那有个小白兔、好几个人把ta追角上一扑就没了!我啊昨天出门回来好像就我们村下雨了,南边到跟营台打交界的地方,北面到新修的公路了!我说啊我们村就是聚天地灵气得福地!下面的朋友在接下去,说说我们村的传奇故事!让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村的传奇、神话、、、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6-08 20:55回复
    是不是吧内都是年轻的啊、关于我们村的传奇故事,怎么没有人接下去啊、希望有人能贴上、


    5楼2012-06-20 14:49
    回复
      我到是听说了些,有时间搜集差不多了整理一下!传上来在、


      7楼2012-06-27 22:44
      回复
        


        8楼2012-07-02 17:03
        回复
          温馨提示,用电高峰到来了,大家注意用电负荷、


          10楼2012-07-03 21:53
          回复
            听说的不少,具体怎么写出来还的斟酌,什么大战土入口了,半路瘫子劫道啦,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7-04 10:10
            收起回复
              生命如此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2-07-10 11:36
              回复
                希望有人能够力接清善桥‘神话’把美好的东西流传下去、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2-08-24 22:22
                回复
                  大勺哥,犀利哥,军衣哥,那么多的哥,谁是下一个哥!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2-10-30 00:32
                  回复


                    27楼2012-12-30 13:49
                    回复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28楼2013-02-16 12:50
                      回复
                        原来传说是假的,北水过了窑、可能是窑没了吧!南水过了桥,桥也没了!时间在变,有多少值得我们记忆!有多少后人不知、、、


                        29楼2013-07-10 19:09
                        回复
                          故事不多、还如平常那首歌!敢问路在何方、抬头的一片天、星星还是那个星星!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3-12-13 08:08
                          回复
                            老猫床上睡,一辈换一辈,


                            来自手机贴吧33楼2015-04-28 15:16
                            回复
                              野上村——桥上村——清善桥
                              李苏现
                              2000年版《宁晋县志》(宁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张枫林总编 ,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 )76页:清善桥在纪昌庄东南4公里处。相传,清初,有人从外地迁来,依滹沱河上一座桥建村,名桥上村,后来北面的野头庄改名清善头,桥上村随之改今名,但至今附近村民口语仍以“桥上”相称。
                              这个记载可靠吗?清善桥最早源于何时呢?
                              考析《隆庆赵州志》记载的野上村
                              清善桥《孙氏家谱》:“顺治十一年,由侯家佐村迁移至清善桥村。”这个记载也比《宁晋县志》的记载具体的多。实际上,清善桥明代中期已经成村。清善桥原名野上村。明《隆庆赵州志》宁晋县分志:“野上村渡,野庄头渡口,俱在县东。”因为原来是渡口,因此才建桥以方便通行。这也是清善桥村的最早记载,也由此可见清善桥的历史并不晚于清善头村。同时也足以证明,清善头原名“野庄头” 而不是“野头庄”。《宁晋地名志》:“清善头在纪昌庄东偏南3公里处。清顺治初年,此村常出人命,称野头庄。”明显写错了。
                              《隆庆赵州志》这一记载,把清善桥的历史起源提前了一百多年。隆庆(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是明朝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的年号,《隆庆赵州志》最早的是隆庆元年(1567)刻本,而《隆庆赵州志》宁晋县分志部分依据的是嘉靖四十年《宁晋县志》。《内阁藏书目录》 (适园丛书本)卷之七;“《宁晋县志》,嘉靖辛酉教谕胡向等修。”1561年是明世宗嘉靖四十年辛酉年,康熙是清朝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熙元年是1662年,两者相差近百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也比《宁晋地名志》新版《宁晋县志》的传说可靠的多。
                              “清善头桥”:《畿辅通志》的一处错误
                              钦定四库全书《畿辅通志》卷二十九《宁晋县义学》:“一在清善头桥。已上俱康熙五十四年建。”“清善头桥”写错了,或者清善头,或者清善桥,因为清善桥的历史并不晚于清善头村,清善桥原名“野上村”,清善头原名“野庄头”,通过上述的考证宁晋县历史上无“清善头桥”。
                              “清善桥”村名源于何时
                              为何“野上村”改名“清善桥”?“ 野庄头”改名“清善头”?上述两村改名于何时?
                              清善, 美好。《易·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唐)孔颖达疏:“化风俗,使清善。”清代乾隆年间,据说清善桥是当年乾隆给题的名,乾隆路过清善桥的传说,至今为村民口耳相传,津津乐道。有的农户影壁墙上刻有首乾隆题诗:
                              水傍美景主月圆,羚羊无尾草口连。
                              桥姓一旁栽有树,寸木颠倒是家园。
                              乾隆御题。
                              相传,乾隆下江南,从此路过,有条大河(即滹沱河)挡住了去路,见此情景,清善桥的“傻老民”背起乾隆过了河。为了感谢“傻老民”的义举,乾隆赏赐他一块田地,命和珅承办,因此至今有“和珅地”的传说。和珅地在村西、沙河以西,与营台交界,后来有人挖出过石碑,又埋地下了。营台挣地,曾为“和珅地”打官司,结果仍归清善桥村所有。为啥打官司,只因和珅划地时是曲里拐弯划的。
                              东桥和西桥:应为“桥东和桥西”
                              当地民谣:“东桥和西桥,中间夹着郑家窑。”东桥指桥河,西桥就是清善桥。这座桥现在在哪儿呢,有待于具体考证。
                              桥河又名桥下村,清善桥又名桥上村,据此分析,桥在两村中间无疑。又据桥河之名,滹沱河在桥河村的可能性较大。
                              又因为桥河又名桥下村、清善桥又名桥上村的缘故,“东桥和西桥”,其实应该称为“桥东和桥西”才对。


                              来自手机贴吧34楼2019-01-19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