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photos.baidu.com/%CE%E7%D2%B9%C4%FD%CB%BC7478/pic/item/692420ff83dab433242df2e9.jpg?v=tbs)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39418748a13632715edc23ba18ea056/8514943533fa828b0455194bfd1f4134960a5aca.jpg)
当我拍摄这些贫穷却依然笑着的孩子们时,我如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但为了别影响他们的快乐而强迫自己与他们一起笑时,那笑也一定是不自然的,心则更是苦涩的。
这些生长在偏远地区或农村山乡的孩子,要么是家境贫寒,要么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虽然其中有些“赤贫孩子”的片子是多年前拍摄的了,但如今现状并非就已经变成了“鲜见”。 当面对如此现实存在时,就如同我每次出去拍摄时站在旷野中 只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自己的微小。但我依然想说,可怕的不是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而是太阳能照到却不去照的地方。
看到“新浪博客”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搞了个特别策划,叫做《同一片蓝天,不一样的孩子们》,我刻意翻了下我的“图库”,发现“不一样的孩子们”还真是不少,而我拍摄这些片子时却并非是“刻意”。
有时图片语言胜过正常的语言,我唯想安慰并告诉这些孩子,健康和快乐的笑,远比丰沛的物质生活来得重要。 此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索性就引用新浪的特别策划中“专题摘要”那段话,作为我这期博客的主题吧:
“人们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无不充满了留恋和不舍,因为记忆中的童年是无忧无虑和充满乐趣的,然而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的孩子们拥有的童年却不尽相同。有这么一群孩子,在他们本该享受童年的欢乐时,却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与生活的重担;在他们本该吮吸知识的营养时,却被贫困剥夺了学习的权利。他们不应该是被遗忘的群体,他们同样也应享有自己的幸福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