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美好版附注(第一百六十六至一百七十五章)
一. 天地会
细节参看百度百科,这里只将别的百科中所述一些参考文献列出:
•Alexander Wylie, Secret Societies in China, China Researches, 1897 Shanghai
•《洪门真史》(修订本),秦宝琦,200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9787211022267
•《洪门**血泪史》,刘耀基主编,三民书局出版社。
•“中国秘密社会史”日本人平山周著。
•“近代秘密社会史料”萧一山编。
•“洪门志”中华书局出版。
•“洪门” 华统山。
•“第二次鸦片战争”,夏笠著,上海书店。2007年7月
洪门起源诸说中,以乾隆二十六年(1761)福建僧人郑洪二,化名万云龙首创说最有文献根据;郑成功创立说则流传最广,但事迹均为传说,无法确证;方以智创立说,依据为方以智晚年用号“木立”与传世可确知天地会“木立斗世知天下”等一批切口(暗语)相符,但暗语无法明了其意,因此其实为猜测。
方夙其实是两种说法的结合,方以智和万云龙,因为也有人说万云龙就是方以智,方字去头,云龙和尚就是方以智。但如前所说,笔者这里虚构了方以智后人方夙,让他袭了万云龙这个总舵主头衔,当然总舵主名号显然是借了金庸书中陈近南的了。
陈彪、李少敏、赵明德等人名均来自乾隆二十六年万云龙首创说的文献,他们在文中的性格和故事全是笔者杜撰,纯为情节需要。
二. 明朝的船
(摘自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13:37 舰船知识网络版)
大号宝船共8层
据罗懋登描述,位于这个“飞燕阵”中间的是一种异常庞大的舰艇,它“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换算成今天的尺寸就是125.65米长、50.94米宽。它就是郑和舰队的中枢——大号宝船。
这条庞然大物各部分的功能是如何划分的呢?陈延杭先生参考了明代天启年间传教士、意大利人艾儒略撰写的《职方外记》等史料后,试图破解这个谜。他在会上首次详细描绘了大号宝船的全景——
大号宝船共分8层。为了保证船行平稳,最底下的一层全部放置砂石,俗称压仓。陈教授估算这样一条大号宝船光压仓砂石就要用505吨。
上面的2、3两层是两个长80米、宽36米、高2米的大型货舱,是载货和食物用的。这两层船舱是整个航行的“补给中枢”。
第4层是顶到甲板的一层。这层沿船舷两侧设有20个炮位。中间3280平方米的空间是船上826名士兵和下级官员住的地方。每人的空间可以达到4平方米。
再上面就是甲板了。甲板上的活动空间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船头有前舱1层,主要是船上108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个舰队的“大脑”则在宝船船尾的舵楼上。这个舵楼共有四层,一楼是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2楼叫官厅,是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三楼是一个神堂,用来供奉妈祖诸神,并有4个阴阳官专门管理。舵楼最上面则是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等场地。在前后楼之间的甲板上除了火炮、操帆绞盘外还特地留出了2个篮球场大小的空间,专门供习操活动之用。
据陈教授计算,整个船上共载有各色人员1000多人。
中小型战舰之谜尚未解开
郑和率领的是一只“特混舰队”。因此除了大号宝船外,还有其他许多型号的舰只。但是由于史料记载时分类角度不同,因此这些船的谜团尚未全部解开。
罗懋登在《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将舰队按照用途分为宝船、粮船、水船、马船、坐船与战船等几种战舰。但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下关静海寺发现的郑和残碑,则按照船的大小将之分为:宝船、2000料船、1500料船、8橹船等几种。
目前,学者们只是简单知道粮船、水船、马船、坐船与战船的基本用途:马船是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船;粮船主要用于运输船队所需要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坐船又叫“战坐船”,也是大型战船;战船是担任护航的专用船舶;水船专门用来储存、运输淡水。但至于它们属于2000料船、1500料船、8橹船中的哪一种?各船上还有什么配备?装粮多少?如何保持水的清洁?这些问题尚未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