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和事佬吧 关注:112贴子:2,415
  • 2回复贴,共1

钱江晚报:捐款明码标价,亵渎了慈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深圳福田区方方乐趣中英文学校将要举办一场慈善筹款音乐会,学生从学校领回的邀请函上称,希望家长以赞助的形式入场,以入场门票筹得的善款将帮助山区的孩子。门票票价从100元至2000元不等,捐款越多,座位将越靠前。有学生要求家长不要捐太少,否则“很没面子”。不少家长对学校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慈善不是卖座位
钱报网网友孙维国:好事做不好,甚至变味,好事就难有好结果,甚至变成坏事。“慈善筹款音乐会座位按捐款数额多少排序”就是一件变了味的好事。慈善筹款音乐会初衷非常好,但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捐献,这样的慈善才更深刻、更纯粹、更彻底,也是慈善的本意。也正因此,慈善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强求乃至强迫之意。以此观照,学校将慈善筹款音乐会明码标价,以“钻石赞助”、“金赞助”、“银赞助”、“铜赞助”、“同心赞助”和“诚意赞助”六项金额不等由高到低排列,这是在做慈善?还是在卖慈善?这不是变相逼迫学生要求家长多捐款吗?
钱报网网友杨君贤: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慈善捐款,让孩子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应该说是件好事。但捐款还是要以师生自愿为主,别怂恿学生向家长开口,否则不仅会招致家长的反感,也会让人怀疑慈善活动的真实性,背上借机敛财的坏名声,影响学校声誉。这样的事情多了,还容易使捐款成为学校乱收费的借口。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捐零花钱、稿费或卖废品、出售玩具等闲置物品的所得,反对其向家长伸手。捐多捐少一样要表扬,不能厚此薄彼,对捐款多者搞特殊化,变相鼓励学生多捐,甚至直接用规定捐款数字的方法逼捐。否则,组织慈善活动,让孩子热心公益的目的没有达到,反倒是助长了拜金主义思潮,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金钱观教育。捐款越多、座位越靠前的做法无异于举办拼爹比赛,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爱心捐助事小,教育导向事大
钱报网网友一抹红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关乎学生成为什么人的大问题。对学校而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慈善募捐活动本来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可学校的教育导向却发生了偏离,不是正确引导学生献爱心,而是人为地为其印上功利色彩,其效果当然也是南辕北辙的。要知道,学校教育应该是现实教育的主体,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学校教育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次爱心募捐音乐会,学校没有抓住教育的点位,反而让学生挟持家长大搞攀比之风,这和网上那些“富二代”肆意炫富有什么区别呢?家长掏钱了,学生要脸了,教育却失衡了,爱心没有培养出来,虚荣心却虚高了,这当然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好在学校能够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这多少让人感到些许欣慰,但愿此类以数字衡量人的事情不再发生。学生伤不起,家长伤不起,社会也伤不起啊!
慈善不是钱,是心



1楼2012-06-05 07:37回复
    扯淡的捐款。


    9楼2012-06-18 23:36
    回复


      27楼2012-06-24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