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无语吧 关注:724贴子:31,234
  • 17回复贴,共1

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因对六粗,故名三细。
  (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一、业相〕,业相者,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见相〕,见相者,见初动之相也,亦名转相。谓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也。
  〔三、境界相〕,境界相者,即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


1楼2012-05-30 20:34回复
    (1)无明业相∶又称业相。谓在静止状态之真如,即心之本体依无明开始动摇时之相。
    业力就是从此时开始运转的吧?
    无明为因?


    4楼2012-05-30 20:39
    回复
      2025-07-21 09:10:06
      广告
      我都不懂。
      能教下我吗
      其实我觉得吧
      有信仰是不错的
      目前信仰理想哈


      5楼2012-05-30 20:53
      回复
        信仰理想,好啊。
        我也不太懂,摸索着前进。


        7楼2012-05-30 21:24
        回复


          8楼2012-05-30 21:25
          回复
            对于法相的解释,也就是教宗
            (不是禅宗的特长),不过有些大德禅教都很通达
            我以前学佛的时候也顺便看了很多教宗的东西,大部分和看哲学和数学一样都能看懂
            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物境变易,以前教宗的东西不是所理解的那样,遍不再去看


            9楼2012-06-04 12:05
            收起回复
              也能看懂,但是看着累


              10楼2012-06-04 12:06
              收起回复
                @hanxiao0123
                有无明妄念,必然生三细六粗,必然有能所,有能见所见。就算入无想定,入非想非非想天,仍然是有微细的相可见,不易察觉。
                无明破尽的法身菩萨等觉妙觉,这样的佛菩萨,还起心动念不们


                11楼2012-06-22 13:40
                收起回复
                  2025-07-21 09:04:06
                  广告



                  IP属地:宁夏12楼2012-06-26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