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5吧 关注:8贴子:488
  • 9回复贴,共1

【C.E.P-5】中考阅读技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南1楼2012-05-29 21:27回复
    别插楼


    IP属地:湖南2楼2012-05-29 21:27
    回复

      中考阅读技巧总汇
      说明文答题技巧及练习答案
      一、【中考考点】:
      1、【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类型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划分:
      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具体事物的说明文;
      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为抽象事理的说明文。
      2、【常见题型】:①请说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本文的说明文类型是什么?
      二、【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知识要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的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如: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远到近等等,都可相反来。
      (3)逻辑顺序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如:、主—次、浅入深、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2、【常见题型】: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②选文的A段和B段能够调换顺序?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 )到( )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三、【中考考点】:说明文的说明结构
      1、【知识要点】: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2、【常见题型】:①本文的说明结构属于 结构。
      【答题技巧】: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IP属地:湖南3楼2012-05-29 21:28
      回复

        八、【中考考点】:怎样概括说明的内容
        【答题方法】:①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相同意思的语段可以合并。(应该注意每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出现的位置在语段的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②用以下的术语概括:本文说明了(或是介绍了)XX的结构、特点、功能、前景、影响、作用、用途、成因、使用方法、类型、危害、优点等。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九、【中考考点】:说明文中问句的作用
        【答题格式】:①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③设置悬念。
        十、【中考考点】:如何答好开放性试题?
        【题型分析】: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 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 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 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 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答题方法】: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一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二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三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十一【中考考点】:说明文阅读选择题
        【题型分析】: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答题方法】:①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②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③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IP属地:湖南5楼2012-05-29 21:29
        回复

          八、【中考考点】:怎样概括说明的内容
          【答题方法】:①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相同意思的语段可以合并。(应该注意每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出现的位置在语段的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②用以下的术语概括:本文说明了(或是介绍了)XX的结构、特点、功能、前景、影响、作用、用途、成因、使用方法、类型、危害、优点等。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九、【中考考点】:说明文中问句的作用
          【答题格式】:①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③设置悬念。
          十、【中考考点】:如何答好开放性试题?
          【题型分析】: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 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 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 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 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答题方法】: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一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二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三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十一【中考考点】:说明文阅读选择题
          【题型分析】: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答题方法】:①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②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③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IP属地:湖南6楼2012-05-29 21:30
          回复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A、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B、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IP属地:湖南7楼2012-05-29 21:30
            回复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八、小说的表达技巧
              A、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B、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3.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C、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2、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九、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1、理解: A、小说的主要情节; B、小说的主要人物; C、小说的主要内容。
              2、作用: A、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B、线索,贯穿全文 C、点明主题或点明中心
              D、突出主要人物或主要内容


              IP属地:湖南10楼2012-05-29 21:31
              回复
                大姐你还要好无聊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5-30 12:33
                回复
                  回复16楼:明明很有用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2-05-30 13:08
                  回复
                    对对对。。。


                    IP属地:湖南18楼2012-05-30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