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红缨吧 关注:82贴子:2,398
  • 5回复贴,共1

【山河一览梦长缨】论二荀程郭(摘自张大可《三国史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12-05-23 22:22回复
    荀攸画奇策十二 荀攸字公达,荀彧侄儿,长彧六岁。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都许,由荀彧推荐,曹操征荀攸为尚书,与语大悦,恨相见之晚,委为军师。《三国志·荀攸传》载,“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裴注引《魏书》记载,曹操取冀州,荀攸姑子辛韬曾问荀攸计谋何出,荀攸严肃地说:“佐治为袁谭乞降,王师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荀攸不肯说出他的谋划。从此没有人再敢问荀攸,因此十二奇计鲜为人知。《三国志》荀攸的本传载有六策。
    第一次,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张绣。荀攸对曹操说,张绣与刘表合力成为强敌,张绣为客依赖刘表供食,表不能供,“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不听,张绣,刘表果然合力对抗,曹操打了败仗。曹操对荀攸说:“不用君言至是。”于是设奇兵复战,在安众大败张刘联军。
    第二次,公元198年,曹操征刘表,张绣还,荀攸建言曹操立即东进攻灭吕布。曹操依计亲征,连败吕布,俘获了吕布的骁将成廉,并将吕布围困在下邳城。吕布坚守,曹操久攻不下,军队乏食,打算退军。这时荀攸与郭嘉同时进言,趁吕布连吃败仗锐气消沉,陈宫未定谋之际,“进急攻之,布可拔也”。荀郭二人又献计引沂,泗灌城,城溃生擒吕布。此役胜利,使曹操赶在袁绍破公孙瓒之前灭了吕布,赢得了时间部署官渡之战,意义无比重大。
    第三次至第五次是公元200年袁曹官渡决战,荀攸连出奇计。其一是解刘延白马之围,画策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其二荐徐晃截击袁绍粮饷,烧其辎重;其三与贾诩两人向曹操画计袭乌巢,大破袁绍军。曹操在官渡赢得胜利,荀攸为前线第一谋主,功在郭嘉,贾诩之右。
    第六次,公元203年,荀攸劝曹操接受袁谭请降,趁袁谭与袁尚争冀州内扛的机会,消灭二袁,认为“此时不可失也”。当时曹操左右都主张先平刘表,利用二袁相攻之机南下。荀攸认为,刘表坐保江汉并无四方之志,而二袁相斗,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曹操采纳荀攸的建策,先北后南,假意与袁谭和亲,挑动二袁加剧混斗,坐收渔人之利平定了冀州。曹操表封荀攸为陵树亭侯,并在嘉奖封令中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荀攸善谋,更善于自防,他深知曹操忌疑,故谋谟帷幄而从不自矜,这和许攸恰成鲜明对比。许攸与曹操少小相知,后为袁绍谋士。官渡之战,许攸投归曹操,出卖袁绍军中虚实,加速了曹军的胜利。曹操平冀州,许攸也参与谋划。于是许攸自恃勋劳,在曹操面前也妄自尊大,戏呼曹操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曹操一脸奸笑,回答说:“汝言是也。”而心实不平,借故杀了许攸。荀攸则大智若愚,把自己的谋划的奇计都推给了曹操,曹操非常高兴,称赞荀攸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曹操视荀攸为社稷之臣,对世子曹丕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荀攸也与曹丕深相结纳。荀攸卧病,曹丕问疾,独拜床下。
    二、程郭筹策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县(在今山东阳谷县)人,公元192年从曹操为寿张令。程昱是继荀彧之后最早投归曹操的谋士,他与荀彧共谋保全兖州三城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之臣;他又劝曹操据三城,绝袁绍,自图霸业而功著群僚。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县(在今河南禹县)人,公元196年与荀攸同时为荀彧所荐为曹操司空祭酒。曹郭两人一见如故,论天下大事心灵相通。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十分高兴,称赞曹操:“真吾主也。”计破吕刘,剿除二袁,荡平乌桓,多有郭嘉之谋。曹操对程郭二人的依重,不亚于二荀。曹操出征,程昱留守为荀彧之副,郭嘉随从参谋与荀攸并为左右手。程郭与二荀在曹操势力发展的关键时刻,都曾起过关键作用。
    


    IP属地:四川3楼2012-05-23 22:23
    回复
      程昱的最大功绩是佐助荀或在曹操的危急时刻,保住了兖州三城。公元194年,曹操二次东征徐州陶谦倾巢出动,兖州空虚,遇到吕布偷袭,因张邈、陈宫等内应,兖州郡县纷纷响应,只有鄄城、东阿、范三县未动。这时,陈宫领兵攻东阿,派汜嶷取范城,豫州刺史郭贡率众数万兵临鄄城。吏民震恐,三县危在旦夕。荀或与程昱计议,要恢复兖州,必须保有三城。荀或亲自深入虎穴,游说郭贡中立,保全了鄄城。东阿和范两城,荀或交给了程昱。荀或对程昱说:“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贻可。程昱受令,身入危城,说范令斳允认清形势,选择良主而依。程昱为斳允剖析利害,分辨曹操与吕布之高下,称曹操为“命世”之才,说吕布不过为“匹夫之雄”,劝斳允固守范,立田单之功。斳允依从,计杀汜嶷,保住了范县。程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吏民,拒城坚守。曹操回军,幸有三城为根基,避免了覆亡。曹操紧握程昱的手说:“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曹操虽有三城,但兵少粮缺,与吕布数战不利,陷于困境。袁绍想趁机吞并曹操,他派朱灵救援曹操,并以“连和”为名,要曹操“迁家于邺”,接受控制。曹操进退维谷,答应了袁绍的要求。程昱得知此事,进谏曹操,说:“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愿将军更虑之。”曹操听后,如梦方醒,拒绝了与袁绍连和,同时还争取朱灵投靠了自己。
      程昱认定曹操是一代明主,以身相许,尽心辅佐,故能在曹操处境困难,意志沮丧之时,清醒地替他分析形势,保持独立,建王霸之业。曹操统一北方后,追忆这段历程,拍着程昱的背说:“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程昱本名程立,少时曾做梦上泰山,两手捧日。兖州反叛,兖州助荀或保有三城,并把少时之梦告诉荀或,荀或转告曹操。曹操听后,知道程昱如此忠心,于是亲切地对程昱说:“卿当终为吾腹心。”曹操就在“立”字上加一个“日”字,更名为昱。从此程立就改名程昱。
      官渡之战,程昱领七百兵守鄄城,独当一面,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曹操曾打算给程昱增兵二千,程昱推辞了。他对曹操说:“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于是曹操没有给程昱增兵,袁绍也果然不攻鄄城。曹操对程昱的见识胆气佩服不已,曾对贾诩说:“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郭嘉足智多谋,屡出奇计,替曹操规划灭吕布,破刘备,斗二袁,讨乌恒,为统一北方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198年,曹操灭吕布,郭嘉与荀攸参决谋议,已如前述。吕布灭后,又是郭嘉献策,曹操进兵河内杀眭固,建立了对抗袁绍的河上基地。建安四年冬十二月(公元200年1月),曹操亲率大军屯驻官渡迎击即将南下的袁绍。这时刘备在徐州杀了曹操的徐州刺史车胄,屯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反曹,宣布了汉献帝的衣带诏。曹操避免两线作战,打算趁袁绍大军还未南下之时,迅速出兵击败刘备,但又担心袁绍从背后杀来,犹豫不决。曹操问计于郭嘉。郭嘉分析说:“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曹操拍手称“善”,坚定了信心。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亲率大军从官渡出发东征刘备,出其不意一举击败刘备,获其妻子,生擒关羽。刘备全军覆没,曹操稳固了后方。正如郭嘉所料,曹操胜利回军官渡,袁绍才慢腾腾地杀来。
      官渡战后,曹操乘胜进兵河北,连战皆捷。公元202年,袁绍病死,诸将劝曹操大举进兵,企图一口吞掉袁谭,袁尚。郭嘉力排众议,独建奇谋。他分析二袁之间的矛盾,认为二袁兄弟各拥重兵,各有谋臣,二人争为冀州牧而互不相容,急则相助,缓则相争,“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率大军南进至西平(今河南西平西),做出了一副南下荆州的样子。二袁果然为争冀州大打出手,袁谭被袁尚击败。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抓住战机立即北进,各个击破,灭了袁谭,袁尚败逃走入乌桓。曹军轻而易举取得了冀州,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IP属地:四川4楼2012-05-23 22:23
      回复
        【完】


        IP属地:四川6楼2012-05-23 22:24
        回复
          楼主,抱歉,请原谅我的“挖坟”行为,主要是想寻求《张大可文集,三国史研究》中的《论曹魏屯田》一文,在网上难以寻得,见楼主有同样出处的《论二荀程郭》,可想应该也有《论曹魏屯田》,所以还望楼主回复,谢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15 19: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