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吧 关注:30,091贴子:1,714,054

历数历史中特别不“现实”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①诸葛亮
诸葛亮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被后世的中国人视为智慧的化身。可是他特别的不“现实”大家知道吗?诸葛亮出身茅庐,茅庐就是他自己搭建的简单的房子,诸葛亮没钱买房,只能自己搭建。诸葛亮没有工作,没有任何收入。他靠自己在房子周围的土地种菜之类的吃饭。这些都是史实,我用白话文给大家写了出来。说他特别不“现实”是因为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没房没工作没收入的情况下他成天跟个“煞笔”【现实生活中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肯定会有许多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一样的在自己的屋里高唱自己的诗歌,说自己是管仲。【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是历史著名的名相,辅佐皇帝成就了伟业。
但是,他最后确实成为了管仲一样的人,辅佐刘备打出了一片天。想要了解诸葛亮的详细历史的吧友自己去搜索他的传记吧。
其他的以后吧友帮我补充,我暂时只找到这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本来我是想回复@我特一播一大可 对我的帖子的回复的,可我的帖子被删除了。他的回复我保存了,以下是他的回复
【不要说大话,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找个工作养活自己,或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等 生存 解决了,再致富..... 最后有了 多余的 财富或资金,有了多余的时间 再去为崇高的理想去努力吧。。。。。。 我总觉得 因为受天朝 过分 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很多 青少年 都很不现实 的 想为国付出一切,这是荒唐 不现实的 。。。。换句话说 你养活了 自己 也就是对自己国家最大的贡献,成为纳税人 也就是月收入 过了 3500 你就是名副其实的 贡献者了。。。。不要自己什么都没有,像朝鲜人民一样 整天高呼 解放全人类,吃都吃不饱还,拿什么拯救?? 从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来说,从底到高,有个循序渐进的 过程 :
1.生理的需求(满足 吃饱 穿好)
2.安全的 需要(活在世上 要有法律 道德等 来满足这个要求,在第一层次没有实现的 时候,人很容易为 吃饭 铤而走险)
3.尊重的需要
4.爱的需要
5.自我 实现的 需要(理想 的实现)
楼主看看 你的 需要层次 太高了,连前面的 几个都没大道 还想 完成最高级别的 吗???现实点。。。】
@我特一播一大可 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诸葛亮是什么情况?


1楼2012-05-23 16:24回复
    国家给的水,温暖,食物,基本保障了稳定了,其他就看大家照顾自己了。


    2楼2012-05-23 16:36
    回复
      2025-07-27 16:5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不要文学著作《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你要看史书里的 诸葛亮 ,没记错的 话 诸葛亮 历史上 起初 也是 蜀汉 管粮的,在文学著作三国演义里 把他 神话了,我个人觉得 他的 才能 无法和曹操比,曹操乃 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啊。。。


      3楼2012-05-23 21:38
      回复
        哈哈哈,我看的正是《诸葛亮传》。《三国演义》里没有写他之前到底是做什么的,我看了他的传记以后才知道的。史实记载的跟我描述的一样。


        4楼2012-05-23 21:40
        回复
          我没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只看过电视剧。


          5楼2012-05-23 21:41
          回复
            诸葛亮北伐屡战屡败。但是精神可嘉、


            IP属地:甘肃6楼2012-05-23 21:41
            回复
              不信的话你上百度搜素一下他的传记,看前面他出山之前的部分就知道跟我说的一样。


              7楼2012-05-23 21:46
              回复
                诸葛亮 真人 其实就是 蜀汉 管理 粮草的 后勤 大臣,只不过 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里 被说成神了........ 如果想了解 诸葛亮 还是看 历史书《史记》 或 《三国志》吧,
                最近 我们的兄弟 维吾尔 出了一本书 ,网上也有AUDIO,书名《bahadur nama》,里边讲述的 莫卧尔 王朝的 故事,书中说 莫卧尔王朝 是UYGHUR 建2立的,首都好像在 吐鲁番 或 和田。。。。 难道 楼主 你也要去相信 这样 的 文学作品吗??? 文学作品 只是看 里边许多虚构的 题材,文学作品 不等于 历史,而 历史书 和 资料中 是截然不同的。。。。
                你去看看 莫卧尔 王朝是什么。。。。。
                到时候你就会恍然大悟。。。。。再不解释了 。。。。


                8楼2012-05-23 21:54
                回复
                  2025-07-27 16:5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等等,我现在就在网上搜索《诸葛亮正史》,把历史中的他呈现在你的面前。我给你讲的关于他的内容全是史实,不是我编造给你的。我怀疑你根本就没有看过《史记》中的诸葛亮,我已经告诉了你我说的是《诸葛亮正史》,不是《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中没有写诸葛亮身前是怎么样的。


                  9楼2012-05-23 22:00
                  回复
                    《三国演义》不等于历史,它只是文学作品,把很多人神话,把曹操妖魔化,其实真正的 智者是 其中 的 曹操和 司马懿。。。。
                    而《XX传》也不不是历史。。。。。
                    亚洲比较 可靠的 史书有《史记》,《蒙古秘史》,还有 官方正式 记载保存的 历史资料。。。
                    连哈萨克斯坦 中学的 历史书上 很多 历史资料 都引用 《史记》 ,《蒙古秘史》 里边的内容。。。
                    就算你是 世界上 顶级的历史学家 ,如果 没有相关的 历史 证据 ,考证 内容,那都是白搭。。。。
                    


                    10楼2012-05-23 22:02
                    回复
                      你知道《XX传》要基于什么基础写吗?《XX传》不是小说,是传记,传记是什么你懂吗?传记绝不是小说,是对单个人的纪实作品,基于各种史实,甚至包括XX曾经对朋友说过什么话甚至是书信等内容,全部以事实为基础的才能叫做传。你懂了吗?


                      11楼2012-05-23 22:05
                      回复
                        好吧 ,你非要争,我就给你举几个 对人类 贡献 很大的 几个 历史人物吧。。。
                        爱因斯坦,家里比较富有,父母在爱因斯坦 很小的 时候就让他 曾 留学 其他国家学习过。。。
                        毛爷爷,呵呵,你也知道 是地主 的孩子
                        阿不来汉,皇室家族,成吉思汗的 后代,贵族啊 ,享尽荣华富贵。。。
                        罗斯福,家境非常好。。。。
                        比尔盖茨,父母都非常富有,母亲是 IBM 董事会的一员
                        巴菲特,父亲是美国议员。。。
                        这样的 人太多了。。


                        12楼2012-05-23 22:06
                        回复
                          好了,不和你争了,你说的 有道理
                          我说的 也有道理
                          百家争鸣, 百家齐放 ,多好。。。。。
                          争论没有意思。。。。


                          13楼2012-05-23 22:07
                          回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 综核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杂言第十 贵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谨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及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IP属地:浙江16楼2012-05-23 22:09
                            回复
                              2025-07-27 16:44: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于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适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一〕年二十五,建兴(元)[六]年卒。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于吴,子孙皆尽,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远复为瑾后。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
                                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徙为主薄。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不自见建。权问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后为侍中,守中书令。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好往来。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诣京都,同为相国参军,其秋并兼散骑常侍,使蜀使慰劳。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IP属地:浙江17楼2012-05-23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