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e4d6a548d1001e94e3c1407880f7b06/8ddd5366d0160924269981a6d40735fae7cd34ea.jpg)
南海岛屿的实际控制图,红的是我们的,蓝的是越南的,绿的是菲律宾的,黄的是马兰西亚的。当然你看那条大红段的国境线就知道中国画图的时候可是一个都没留个对方,都尼玛贴着对方的海岸线画的图。
当然有的被占的不是中国不想抢回来,实在是他娘的太远了,看地图就知道那几个岛离猴子毕竟比离中国近的多,尼玛补给都成问题,要知道中国的蓝水海军这两年才成型,8,9百公里的路程空军的飞机又覆盖不到。这么多岛和礁(还有一大半涨潮就没了)都按住了不太现实,玩星际的都知道在敌人家每口开分矿是多么不容易啊!
当然出来跑码头,终归是要还的,中国在南海眼急手快摸到一个优良的环礁,结果大意失荆州,在东海被韩国人偷鸡摸狗了一把。 苏岩礁常年处于海面以下,距离舟山250公里,距离济州150公里,在调查方面韩国确实走在了我们前面,50年代就去画图立碑,
我 们是60年代因为触礁事件去的。整个8/90年代韩国在那里也一直有小动作,中国也没太关注,主要是东海形势非常复杂,远比南海险恶。东海舰队面对的是 韩国/日本/台湾/美国,直到80年代拉出去拼常规作战的话,基本上都拼不过的(包括和台湾). 没料到韩国人决心很大计划很细,下面的时间顺序为转载:
1995:现场海洋调查(水深测量,潮位、海潮流观测)
1996:现场海洋调查(海浪),二维空间水中模型实验,设计及计算作业条件
1997:现场海洋调查(海浪),精密海底地形探查,建筑物概念设计、测量
1998:海底地基探测及资料分析,建筑物开始设计,科学基地运营方案
1999:选定和购买观测装备,决定建筑位置,三维空间水中模型实验
2000:各种工程方案、工事课题制作完成,交由现代重工业施工,决定负责部门
2001:详细设计所谓“科学基地“,为提高安全性,进行风动和水力实验,购买观测装备
2002:建筑物开工建设,远距观测、通讯系统制作安装,10月下层建筑完工,科学基地临时运营
2003:5月上层建筑完工。各项设备按装完毕,开始试运营,6月11日人工岛竣工典礼
中国开始以为韩国人也会从窝棚搭起慢慢升级,心想还有时间而且距离也没南海远,没想到一年之间就搞出了15层楼高的东西,还带有直升机平台,中国当时一言不发惊呼棒子火星科技。人家一旦造起来住了人,而且海军实力不弱,背后还有人撑腰,要推到就是很大的事件了。
在 东海专属经济区划分上,我们和日本韩国谈判的划分原则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传说的双重标准。对日本我们坚持大陆架原则,这样理论上经济区能划到日本门口(也 就是满天开价而已),日本坚持中间线原则,我们不理但也不过去找事(调查船除外)。对韩国大陆架原则不适用(距离太近共享大陆架),韩国坚持相对岸线比例 (对着的海岸线谁长拿得多,我们平直他们锯齿),我们不接受说要按中间线。
基本上东海那里因为实力对比问题,我们不可能象南海一样推到别人门口,也就是占不了太大的便宜。尽量把东海问题8清楚,海上圈地,要区别‘岛/明礁/干出礁/暗礁’,结果区别大了。
岛不但要高出海面,还要有能住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一旦能住人了,就有国籍区别,就可以搞生产活动,所以‘岛’可以圈领海+专属经济区(一共200海里),‘明礁(涨潮也露出水面)/干出礁(退潮才露出水面)’太小上面只能站人,所以有国籍但不能搞生产,只能圈12海里领海,至于‘暗礁’,365天海平面以下,大家洗洗睡了吧。。中国对于南海的典型思路,先把线划过去,纠纷推到别人门口,能够占住的自己搞开发,把握不大的一人一半,实在太远没法占的,留给后代继续扩张. “针对国际海洋石油勘探向深海进军的趋势,“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开展了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在此基础上,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又再次设立了南海深水油气关键技术及装备重大项目,以初步建立适应中国南海特点的深水大型油气盆地勘查及综合评价技术系统。”
'适应中国南海特点的'开发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对于中国已经是进入远海了,除了军事政治准备还要相当的技术准备。军事方面,拼命往南海舰队 扔新船在南沙修雷达站还放风造航母,这些不说了。政治方面,说大家一起携手开发然后拉一派打一派分化东盟,这也不说了。没有技术储备,开发南海还是要依靠 外国公司,人家伸手就拿掉一半收益,还得看他们脸色。
开发南海其实是‘十一五’内863计划的大项目之一,863看似八股其实都 是关系到国运的技术,06年项目启动以后,立了10个课题国家拨款近两亿,去年又追加了两个关于海上平台的课题。前面也提到了,去年深水勘探技术获得突破 并通过验收,调查船在南海北部试验性深水勘探,最终考核已经通过。
光有这些准备还是不够,国家部委和海军不可能自己去南海打井,最 终还是要靠大型商业公司。以前大国企界限分明,即使行业内也有各自的地头,比如以前海洋油气主要是中海油搞,中石油都很难插手,政策在那里,海上水深10 米就是中海油的。而中海油对于开发南海深处资源动力不足,近海的成本低阻力小赚得很欢,开发远海争议区域要和无数部委甚至外国协调较尽,所以一直雷声大雨 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