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鹏吧 关注:284贴子:29,970
  • 0回复贴,共1

【学前教育】瑞吉欧教育超越了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 瑞吉欧教育可以被认为是《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一书作者解构“质量话语”之后认为理想的一种学前教育形态,该书也可以被视作对瑞吉欧教育在教育哲学层面上的一种解读。瑞吉欧教育VX"文明社会”的定位超越了以往学前教育国家和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以文明社会的论坛超越了以往学前教育机构的定位,并通过在儿童观、教育中的关系、方案教学和教学记录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了这种超越性的认识和做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对瑞吉欧教育实现的这种种超越,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它所依存的文化背景,切不可盲目照搬,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批判的精神,超越后现代主义这一单一视角,努力促成多种视角的对话与沟通,深化和丰富我们对学前教育本质、功能、关系等的思考与认识。  近年来,《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下文简称《超越》)一书因为“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批判的力量,一种敢于质疑、解构主流话语的挑战精神;……开辟了一个新异的视角,通过深思熟虑而提出的超越传统的、自成体系的对早期教育、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和教学实践的思想和看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热议。许多研究者从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政策、质量标准、园本教研等视角对该书进行了解读,或支持,或批判,引发了学前教育界诸多的思考。  仔细研读该书,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其第一版的副标题“后现代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作者质疑、解构学前教育中“质量话语”的态度,但与激进后现代主义做法所不同的是,作者在解构的同时,往往以瑞吉欧教育为蓝本来说明作者理想中的学前教育形态,提出应“将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看作是一种公民的权利,一种文明社会里的内容,一种教学的机会,而且也是一个强大的文明社会、民主和福利国家所需要的组成部分。”作者明确声称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就是文明社会中论坛式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的生动例子。”《超越》由此可以被看作是对瑞吉欧教育在教育哲学层面的一种解读。本文即拟通过对瑞吉欧教育的分析来进一步理解《超越》一书所提“超越”的含义,同时思考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这种“超越”。 一、瑞吉欧教育超越了什么 (一)文明社会:超越传统的学前教育功能  学前教育的功能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儿童、家庭和社会的价值,但这种认识始终都是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学前教育为儿童、为家庭和为社会能带来什么效益。也正是因为这种功能定位,学前教育不得不纠缠于谁是主体、谁是主导的问题,不得不在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之间摇摆,亦不得不在教育的社会本位、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不断地寻找平衡。也正是因为这种功能定位,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儿童的价值、教学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关系等的看法始终在两个极端之间做着钟摆运动,试图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位置,但至今也未能找到。因此在面对学前教育中的主体主导之争,儿童中心和教师中心之辩等问题时,超越主体主导的范畴,超越儿童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框架束缚,超越传统的学前教育功能定位就显得格外迫切。  瑞吉欧教育的代表人物马拉古兹在教育哲学的理念上深受杜威的影响。在杜威看来,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在教育上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背景就是民主社会。学校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民主社会,因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府形式,它首先是一种共同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的交流和分享经验的方式”。杜威的“民主社会”也即《超越》一书所提的“文明社会”。在瑞吉欧,文明社会即是学前教育在所属国家和经济组织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它指的是非强制性的人类联盟空间,同时也是一套关系网——因为家庭、诚信、利益与思想的原因而形成。在这个文明社会中,个体能走到一起,从事共同感兴趣的活动,包括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活动。  《超越》一书的作者将“文明社会”理解为一种特定的“关系”和“空间”,其特征和波普尔所提出的“开放的社会”对理性、自由和博爱的新信念是一致的,也与公共性视域下成熟的公民社会的特征不谋而合。这种社会形态具有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和法制原则构成等文化特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个人可以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以自主交往,实现人类理想中人的发展状态和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促使人类取得真正的进步。 (二)文明社会的论坛:超越工具性的学前教育机构定位  当“文明社会”作为学前教育在功能上的第三种选择时,学前教育机构就超越了以往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工具性定位,幼儿园和家长、国家之间也就超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者与购买者、给予与获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超越》一书的作者看来,学前教育机构应是“文明社会的论坛”,“代表着公开的广场与舞台,具有文明社会里的文化意义”,是构成文明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文明社会中,论坛是始终对讨论与质疑开放的地方,而不是传递一套主流知识与真理的地方,不是建构协同一致或者统一认同的地方,也不是应用标准化技术的地方。根据文明社会应该具有的特征,理想的论坛式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由此应是鼓励“不顺从”和质疑、对意义保持怀疑和开放、重视倾听与思考的地方,简而言之,即是“辩论与争执的地方”,是“职责所在、伦理实践的地方”。


1楼2012-05-15 10: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