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7日
漏签
0
天
原子能吧
关注:
108
贴子:
20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2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原子能吧
>0< 加载中...
随便发一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初学,错了轻喷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人类对于微观的无穷小的世界的兴趣并不弱于对于无穷大乃至宇宙的探索的兴趣。庄子曾经说过“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朴素的无限可分的观点,类似的观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见少,说明人类除了进行基本的生产活动外,从未停止过对世界构成和变化的思索。
在19世纪初期,出现的分子学说和原子论使人们对于围观世界的推测和猜想进入了理论阶段。到19世纪末期,德国科学家伦琴在他的实验中发现了X射线,这种射线能够穿透可见光线无法穿透的物质,使之后的照相底片感光,在科学界引发轰动。
2025-05-17 08:05:37
广告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法国物理学家antoine henri becquerel 出于对未知射线的兴趣投身到X射线研究中去,当时,荧光辐射现象被发现不久,贝克勒尔猜想X光和荧光有某种关系,并决定用硫酸双氧铀钾矿石进行试验,因为一次巧合,细心的贝克勒尔发现底片被强辐射曝光了。进一步研究,贝克勒尔发现正是矿石中的铀使底片感光(实为βγ射线)。贝氏的研究是70年来毫无进展的微观领域的重大突破,大量科学家由此将自己的研究推入原子的内部。
wt779779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别灌水了,学校喊你回来做毕设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想聊天请移步个人贴吧,此贴用来讨论一些比较基础的原子能问题,谢谢。
wt779779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呃,这个不是聊天,这个是真的,告诉你一下,你没收到短信么??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是教务处弄的“检查座谈会”么?你还是到我的个人贴吧去说这种囧事吧Orz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天然放射线有三种射线:αβγ,分别是氦核 电子和光子
α粒子带有很高能量,235U放射时带有4.4MeV,238U放射带有4.18MeV,232Th放射带有4.0MeV
α射线和β射线的产生都伴随着原子核的变化
α粒子穿透性差,它会与沿途物质的原子碰撞并使其电离,此过程中α粒子损失能量(每形成一个离子对,α粒子损失35eV能量)
β粒子与α粒子类似,但是损失的过程慢一些,因此穿透性强一些。
γ粒子没有静止质量,实为光子,显示波动性。不同物质对γ粒子吸收约与密度成正比。
γ粒子不产生电离作用,其强度的减少主要原因是①光电效应②康普顿-吴有训效应③电子对生现象④弹性散射
2025-05-17 07:59:37
广告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γ射线和中子的穿透性很强,是核反应堆屏蔽的重点。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核能的起源是质子中子之间的核力,它是同种电荷的质子能够紧密在一起的原因。
核力有短程强相互作用的能力,比电磁力强130倍左右,但只作用在相邻核子之间
通过实验发现,单个核子的质量总是比结合在原子核里面的每个核子的质量大,这是由于组成原子核的时候,由于核子间的强大核力作用迫使核子相互强力碰撞而紧紧结合,并发生质量溅射。前后差值为质量亏损,根据质能公式可计算总结合能。结合能越大说明结合越紧密。
人类对于核能的利用,其本质就是利用结合能。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为了便于比较,人们将总结合能除以核子数来比较原子核紧密程度,也叫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①质量中等的核,比结合能量最大,约8.6 MeV,它们最为稳定,重核的比结合能要小些,约7.6 MeV,轻核的比结合能也要小些,并有明显的起伏,在等有较大的比结合能,比邻近的核更为稳定。使重核裂变为两个质量中等的核或使轻核聚变,都可使核更为稳定并放出能量,这是核能释放的两种途径。②A>30以上的核,质量数变化颇大,而比结合能变化不大,说明核的结合能差不多与质量数A成正比,显示核力的饱和性。
博求笃行
活跃吧友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因此核能也有两种方法获得(究根到底就是用一种高比结合能替代低比结合能)重核分裂和轻核聚合。
关于比结合能曲线的解释:
这是因为核力是一种短程力,当A达到一定大小时,在核内和一个核子紧靠的核子数也基本不变,因此,比结合能也就基本稳定下来。核内质子之间有库仑力作用。这里和核力不同,为长程力。因此,一个质子要受到核内所有其他质子的作用。当质子数增大时,库仑力的效果渐趋显著。这斥力有减小结合能的作用,这就是随着质子数的增加,比结合能又逐渐减小的原因。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