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然后感觉去不掉的话,就用杏仁9、白蔻仁15、薏苡仁30克,煮开了15分钟喝;
然后再不行的话,就用杏仁9、白蔻仁15、薏苡仁20、厚朴9、通草6、滑石18、半夏12、竹叶6,煮开了文火煮10分钟喝。
下面,来分辨湿热与湿寒:
湿从寒化的人,一般都从脾胃虚寒开始,经常吃冷瓜果啊、穿的少啊之类,然后引发湿气之前,一般都是胃寒,胃寒的人,吃东西吃不下,然后,腹胀之类,当然了,如果你在意,就还好,不过都到了湿寒的阶段——肯定都是属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类型,继续沉沦;
湿寒的人,一般容易浮肿,而且湿寒的话,那种皮肤是暗黄的。
湿热的人,那就黄的亮一些。
忘记说一点了,白蔻仁有时候用桔梗替代,效果会更好
湿寒的人,也可以用三仁汤,不过要加10克干姜,要是肾阳虚(肾阳虚的特征不知道?以后的问题会说到),那么就还要加附子理中丸。
如果,那种湿气特别特别重,那就在完整版三仁汤的基础上,加上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配法是:
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扒开)4枚
再说一遍三仁汤:
杏仁9、白蔻仁(有时候用桔梗替代效果更好)15、薏苡仁20、厚朴9、通草6、滑石18、半夏12、竹叶6
这样子两个方子的合用,几乎把三仁汤祛湿的力量提升一倍。
柴胡24克可以用生麦芽60克替代,生麦芽性情温和的有若女子。
然后再不行的话,就用杏仁9、白蔻仁15、薏苡仁20、厚朴9、通草6、滑石18、半夏12、竹叶6,煮开了文火煮10分钟喝。
下面,来分辨湿热与湿寒:
湿从寒化的人,一般都从脾胃虚寒开始,经常吃冷瓜果啊、穿的少啊之类,然后引发湿气之前,一般都是胃寒,胃寒的人,吃东西吃不下,然后,腹胀之类,当然了,如果你在意,就还好,不过都到了湿寒的阶段——肯定都是属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类型,继续沉沦;
湿寒的人,一般容易浮肿,而且湿寒的话,那种皮肤是暗黄的。
湿热的人,那就黄的亮一些。
忘记说一点了,白蔻仁有时候用桔梗替代,效果会更好
湿寒的人,也可以用三仁汤,不过要加10克干姜,要是肾阳虚(肾阳虚的特征不知道?以后的问题会说到),那么就还要加附子理中丸。
如果,那种湿气特别特别重,那就在完整版三仁汤的基础上,加上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配法是:
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扒开)4枚
再说一遍三仁汤:
杏仁9、白蔻仁(有时候用桔梗替代效果更好)15、薏苡仁20、厚朴9、通草6、滑石18、半夏12、竹叶6
这样子两个方子的合用,几乎把三仁汤祛湿的力量提升一倍。
柴胡24克可以用生麦芽60克替代,生麦芽性情温和的有若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