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狗窝吧 关注:118贴子:409

回复:美容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B、然后感觉去不掉的话,就用杏仁9、白蔻仁15、薏苡仁30克,煮开了15分钟喝;
  然后再不行的话,就用杏仁9、白蔻仁15、薏苡仁20、厚朴9、通草6、滑石18、半夏12、竹叶6,煮开了文火煮10分钟喝。
  下面,来分辨湿热与湿寒:
  湿从寒化的人,一般都从脾胃虚寒开始,经常吃冷瓜果啊、穿的少啊之类,然后引发湿气之前,一般都是胃寒,胃寒的人,吃东西吃不下,然后,腹胀之类,当然了,如果你在意,就还好,不过都到了湿寒的阶段——肯定都是属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类型,继续沉沦;
  湿寒的人,一般容易浮肿,而且湿寒的话,那种皮肤是暗黄的。
  湿热的人,那就黄的亮一些。
  忘记说一点了,白蔻仁有时候用桔梗替代,效果会更好
  湿寒的人,也可以用三仁汤,不过要加10克干姜,要是肾阳虚(肾阳虚的特征不知道?以后的问题会说到),那么就还要加附子理中丸。
  如果,那种湿气特别特别重,那就在完整版三仁汤的基础上,加上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配法是:
  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扒开)4枚
  再说一遍三仁汤:
  杏仁9、白蔻仁(有时候用桔梗替代效果更好)15、薏苡仁20、厚朴9、通草6、滑石18、半夏12、竹叶6
  这样子两个方子的合用,几乎把三仁汤祛湿的力量提升一倍。
  柴胡24克可以用生麦芽60克替代,生麦芽性情温和的有若女子。


IP属地:贵州17楼2012-05-17 17:36
回复
     另外就是说,前述方案是湿气在皮肤表面已经很夸张了,如果只是说,影响到月经、下阴搔痒、炎症、有白带(包括黄带)等等,那么还有简单点的解决方案:
      A、微微的湿寒阶段
      每天用10~15克的苍术泡茶喝,或者先把苍术煮个5分钟了泡茶,苍术性温,祛湿的力量极大。
      单独用,也算是有相当的力量,好用。
      B、比上面湿气重一些的话:
      白术15、苍术15、生鸡内金15、茯苓15,冷水放入,水开了文火煮20分钟。
      这个祛湿比上述要强大的多。
      接着谈祛湿。
      如果你觉得每天吃药太麻烦,又湿气不算重,那么平时在做菜时候,注意这几个菜品,要作为最为核心的大将军:
      这几个祛湿的明星人物是:
      薏米、扁豆、冬瓜、赤小豆、莴苣、鲤鱼。
      健脾利湿一般是祛湿的根本,那么的话,白术+生鸡内金是从根本上健脾祛湿的首选。不过不止一个人给我反映,生鸡内金的味道不好了…
      我觉得这个还是忍忍了,这个药还真是暂时找不到替代品。
      上述几个菜品可以去搭配,至于如何搭配、炖汤,我觉得做菜不算我的所长,所以也不好推荐怎么怎么做,大家自己可以去想


    IP属地:贵州18楼2012-05-17 17:37
    回复
        @凌问路 2012-05-14 10:28:21
        学中医的人路过…为毛大家都没有否定楼主的呢?我看楼主的一些观点是对的,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药物都有偏性,也就是俗说是药三分毒。其他楼主推荐的中药还都算药食同源,像鸡内金之类可不能随便吃。建议调理体质前咨询专业中医,不要找所谓美容院。弄清体质再调理,不要盲目下手
      


      IP属地:贵州19楼2012-05-17 17:39
      回复
        另外就是说,前述方案是湿气在皮肤表面已经很夸张了,如果只是说,影响到月经、下阴搔痒、炎症、有白带(包括黄带)等等,那么还有简单点的解决方案:
          A、微微的湿寒阶段
          每天用10~15克的苍术泡茶喝,或者先把苍术煮个5分钟了泡茶,苍术性温,祛湿的力量极大。
          单独用,也算是有相当的力量,好用。
          B、比上面湿气重一些的话:
          白术15、苍术15、生鸡内金15、茯苓15,冷水放入,水开了文火煮20分钟。
          这个祛湿比上述要强大的多。
          接着谈祛湿。
          如果你觉得每天吃药太麻烦,又湿气不算重,那么平时在做菜时候,注意这几个菜品,要作为最为核心的大将军:
          这几个祛湿的明星人物是:
          薏米、扁豆、冬瓜、赤小豆、莴苣、鲤鱼。
          健脾利湿一般是祛湿的根本,那么的话,白术+生鸡内金是从根本上健脾祛湿的首选。不过不止一个人给我反映,生鸡内金的味道不好了…
          我觉得这个还是忍忍了,这个药还真是暂时找不到替代品。
          上述几个菜品可以去搭配,至于如何搭配、炖汤,我觉得做菜不算我的所长,所以也不好推荐怎么怎么做,大家自己可以去想象。
          湿热有的可以叫做“脾胃湿热”,或者是“肝胆湿热”,这两个的治法不同,要分开。
          首先说,这两者区别在哪里:
          脾胃湿热证的话,腹胀啊,满满的,吃点啥都一下子饱了,有点厌倦吃东西的感觉,有的还想吐,身体好像灌铅了一样,大便铁定不爽快,拖拖拉拉,水黏到其中,舌苔有的白厚,有的发黄;
          但是这样子的症状,不会出现口苦、胁痛,眼睛发黄,或者外阴一块块,痒啊,难受之类的,尤其是,最有特征的是口苦。这些都是肝胆湿热的特征了。
          前面说了好多,却还没说到肝胆湿热的治法,如果是肝胆湿热,那就要用到龙胆泻肝丸。
          如果要吃这个,脾胃寒凉的人,一定受不了,所以,如果既肝胆湿热,又脾胃寒凉,那就还得加上炒麦芽20+白术15+生鸡内金15+生姜6~10。煮开水了之后,再文火煮个15分钟即可。
          记住,龙胆泻肝丸可不是什么能长期吃的玩意,要学会见好就收。


        IP属地:贵州20楼2012-05-17 17:52
        回复

          作者:当世界终结时 回复日期:2012-05-12 09:57:28
          我微博是http://weibo.com/fbai


          IP属地:贵州21楼2012-05-17 17: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