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洞住着吧 关注:1,414贴子:109,204
  • 13回复贴,共1

【清潭洞┊问问】112集看不懂的地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惠子和小时候的自己对话
小惠子说:阿姨你没见过小孩子哭,没见过小孩子饿肚子,所以,大家都有不想吃有味的饭的时候,但是智恩姐姐做了
这个翻译是什么意思啊?完全摸不着头脑。。


1楼2012-05-14 04:59回复
    我也是没看懂什么意思 是不是翻译的不对劲儿啊


    2楼2012-05-14 12:35
    回复
      个人理解:可能因为惠子大婶小时候受了很多苦,后来生了智恩之后生活得很清贫,然后智恩小时候可能还做过有味儿的饭。所以小惠子说为了不想活得憋屈,不想那样,所以让惠子大婶把小时候的伤痛放下,好好地活着。


      5楼2012-05-14 13:41
      回复
        不然为什么智恩想嫁有钱人,也是因为小时候受了很多苦


        6楼2012-05-14 13:42
        回复
          这个剧有很多跟她们国家习惯有关,就像她们的很多笑话,我就听不出笑点


          IP属地:江苏7楼2012-05-14 13:44
          回复
            这里小惠子所表示的话语是:长大的惠子大婶看不得小孩子哭,也看不得小孩子饿肚子
            意思就是惠子看小孩子哭和饿肚子受不了,
            所以惠子当时生下智恩应该是很清贫,智恩也饿的哭过
            为了不让智恩又哭又饿,没办法的惠子把别人家的都不吃的有味的饭给智恩吃了...
            这样解释,楼主和各位楼下的疑问亲应该会明白了吧~


            9楼2012-05-14 20:44
            回复
              哇~~小七解释的真好哎~~~
              我也和楼主有一样的疑问呢,想怎么就突然提到智恩了呢
              智恩吃了那么多苦,现在还能这么可爱单纯,真是难得~~


              11楼2012-05-14 20:48
              回复
                其实翻译组是按字面翻译的,估计没看剧情~
                这段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呵呵~


                12楼2012-05-14 20:51
                回复
                  真是觉得更佩服智恩了。这女孩到底还有多少优点藏着让我们看不到啊。


                  14楼2012-05-14 21:00
                  回复
                    没错啊~智恩真的是非常多的优点~


                    15楼2012-05-14 23:42
                    回复
                      太赞了,不然怎么都看不懂,我还把有味的理解成了好吃的。。。


                      16楼2012-05-15 04:56
                      回复
                        至今还未看112的进来学习


                        17楼2012-05-15 05:00
                        回复
                          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智恩,能够活得这么开心和单纯``
                          与她家庭的教育分不开的``
                          惠子大婶的善良,宝熙姐的义气以及舅舅对所有的事物都抱着傻呵呵感恩的态度``
                          这些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影响着智恩`
                          想嫁个有钱人实际是想摆脱贫困的家庭``
                          但其实内心真实的想法并非如此````````
                          如果真想那样,智恩现在也不会单着了``
                          所以一直以来,智恩的性格我是蛮欣赏的````
                          (跑题了``对自己很无语``````)


                          18楼2012-05-15 0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