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药神吧 关注:51,319贴子:330,522
  • 18回复贴,共1

宇宙奥秘揭开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宇宙奥秘揭开啦
第一节:什么是最大的宇宙奥秘
理论依据: “无论事事怎样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变化”。
按理论依据:宇宙是“永远不变的是变化”——只有周期重演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是变化”。故,宇宙只能是周期重演着的。主宰万事万物的宇宙规律周期重演的本身是上帝——即只有这个主宰万事万物的上帝(宇宙规律周期重演),才应是最大的宇宙奥秘——揭开它应是揭开最大的宇宙奥秘——详情见如下第二节。
第二节:怎样揭开最大的宇宙奥秘
把上面第一节中的宇宙规律周期重演顺理成章地展开,应是揭开最大的宇宙奥秘。这一点,用《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来说,就是:“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11页)。
想必您不会忘记,宇宙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宇宙的性质是万事万物的性质的总和(全息)。因此,任一事物的任一个性质都应是宇宙的一个性质。例如:即使是某一个事物的一个膨胀性、也应是宇宙的一个性质。并且,按宇宙周期重演的物极必反性:宇宙的膨胀性与收缩性之间应是周期重演性地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着的。而且,这个,宇宙的膨胀性与收缩性之间周期重演性地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应是宇宙规律。同理可知:宇宙的“正波性a”与“负波性a”之间周期重演性地相互转化物极必反、也应是宇宙规律——按物理学中驻波的定义可知:这个也作为宇宙规律的“正波性a”与“负波性a”构成的是驻波。把这个作为宇宙规律的驻波定义为宇宙驻波。这个宇宙驻波、怎样促使宇宙开始大爆炸,见下面第三节。
上面揭开了:宇宙的膨胀性与收缩性之间周期重演性地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应是宇宙规律。宇宙的收缩性使物质之间相互靠近的能力是万有引力的本质,反之,宇宙的膨胀性使物质之间相互远离的能力是万有斥力的本质。由于当宇宙处在周期重演性地膨胀与收缩之间的过渡时刻时、宇宙既不是膨胀着的也不是收缩着的,所以当宇宙处在周期重演性地膨胀与收缩之间的过渡时刻时、宇宙膨胀与收缩的速度皆应为零。这其中的、结束收缩且膨胀速度为零的宇宙,只能是通过周期重演物极必反性的变、而变成了加速度的膨胀。否则,这个结束收缩且膨胀速度为零的宇宙是无法膨胀的,也是不符合哈勃定理关于宇宙膨胀的。并且,宇宙的这个加速度的膨胀、还必定再变成减速度的膨胀,才能使宇宙膨胀的速度减小为零,从而结束宇宙膨胀的全过程(宇宙是膨胀与收缩之间的周期重演)。综上所述可知:宇宙膨胀的全过程、只能是“加速膨胀→减速膨胀→”的过程。同理可知:宇宙收缩的全过程、只能是“加速收缩→减速收缩→”的过程。因此可知,宇宙演化的全过程只能是“加速膨胀→减速膨胀→加速收缩→减速收缩→”的周期重演,即宇宙现象只能是变速演化着的。【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鄙稿各处的概念(宇宙)、都主要是指相对宇宙。相对宇宙(宇宙现象界)是有,绝对宇宙(空虚空间)是无,宇宙是有与无所构成的对立统一体。】
第三节:揭开宇宙怎样开始大爆炸
——此第三节,是由三个“小揭开”构成的,见如下:
小揭开一。后面注释三中揭开了:宇宙是周期重演性地起源于无限小的点(无)。后面注释二中所推出的一切(有与无)都是物质、揭开了:即使是这个无限小的宇宙起源点(无),也必定是为物质的有(即有与无都是物质)。之所以说宇宙本身从这个为有的无限小的宇宙起源点中开始的加速膨胀、是宇宙驻波的加速膨胀,那是因为上面第二节中揭开了:作为宇宙规律的宇宙驻波周期重演的本身、即是宇宙的缘故。(上面第二节的结尾处揭开了:宇宙是“加速膨胀→减速膨胀→加速收缩→减速收缩→”的周期重演。)
小揭开二。上面小揭开一的结尾处揭开了:宇宙从为有的无限小的宇宙起源点中开始的加速膨胀、是宇宙驻波的加速膨胀。并且,后面注释二中所推出的一切(有与无)都是物质、揭开了:这个宇宙驻波的本身只能是物质。把这个本身只能是物质的宇宙驻波定义为物质波。而且,这个宇宙驻波的振动性揭开了:从这个宇宙驻波的波峰上(或波谷上)、膨胀出去的物质波,只能是脉动着的股流物质波。把这个从宇宙驻波的波峰上与波谷上、膨胀出去的脉动着的股流物质波,分别定义为阴点与阳点。此阴点(或阳点)、在万有引力与万有斥力的共同作用下,力图呈现为球体,把此球体定义为宇宙元始粒子。



1楼2012-05-14 02:22回复
    小揭开三。上面小揭开一的结尾处揭开了:宇宙从为有的无限小的宇宙起源点中开始的加速膨胀、是宇宙驻波的加速膨胀。当宇宙从这个为有的无限小的宇宙起源点中开始呈现加速膨胀时,宇宙(包括宇宙元始粒子)、开始呈现加速膨胀(万有斥力)的作用。这个自身呈现万有斥力作用的宇宙元始粒子,因受宇宙驻波膨胀及振动的作用不平衡、而开始大爆炸……。把这个爆炸的机理定义为宇宙爆炸原理。恭请极杰出的宇宙泰斗霍金教授进一步对此提出宝贵意见。
    细心的您会发现:借助于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鄙稿只是把第一节的宇宙规律周期重演顺理成章地展开,便揭开了第二节的宇宙膨胀、宇宙收缩、宇宙驻波,及第三节的宇宙怎样开始大爆炸。若再把上面第三节的“宇宙怎样开始大爆炸”、再不断地继续顺理成章地展开,还可不断地继续顺理成章地揭开:宇宙怎样继续不断地演化……(限于篇幅,详情免赘)。
    附加——把上面第一节中的宇宙规律周期重演顺理成章地展开:
    第一,可推出大到天体、星系、现象宇宙、小到原子、电子、中微子等所有“基本粒子”的过去如何被形成,以及现在和未来如何被演化——包括其结构和性质的成因。例如:已推出电子、光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成因。模仿光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成因,制造 “光速航天器”。模仿电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成因,制造“电子永转机”。(限于篇幅,详情免赘)
    第二,也可推出现代科学已发现的自然规律。例如:已推出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本质。
    第三,还可推出现代科学暂未发现的自然规律。例如:已推出现象宇宙周期重演性地呈现为无。(无限小的点)
    第四,还可使各自然规律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已推出如下万有引力恒量G与静电力恒量K之间的内在联系式:

    上面公式中的G、━、K、Q、R 、me、r分别表示万有引力恒量、负号、静电力恒量、电子的电量、电子的薛定谔半径、电子的质量、国际长度单位。
    杨桂兰,姜广奇,2009年9月9日于济南
    注释
    注释一、上面第一节揭开了:宇宙是周期重演着的,周期重演本身即是宇宙(把这个周期重演的本身定义为宇宙)。周期重演既是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东西,又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东西。故,变的东西(有)与不变的东西(无)、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而都为周期重演。周期重演既是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东西,又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东西。把这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东西(周期重演)定义为有,反之,把这个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东西(周期重演)定义为无。这里,对“有与无”的定义表明:“有与无”又对立又同一 —— 即“有与无”的又同一是指“有与无”又都为周期重演,但“有与无”的又对立则是指、“有与无”又分别是指“变与不变”。并且,这里、对“有与无”的定义还表明:没有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周期重演、就没有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周期重演,反之,没有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周期重演、就没有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周期重演。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变就是变、变就是不变而都为周期重演,即变的东西与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东西、其实是又对立又同一着的同一个东西而都为周期重演。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世界科学巨星杨振宁指出:一个概念,特别是科学概念,除非在促使它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宇宙规律)的基础上去加以确切地解释,便不会具有充分的意义。之所以说非有即无,那是因为这里、对“有与无”的定义表明:在周期重演中,只有都为周期重演着的正反双方“变(有)、与不变(无)”的缘故。周期重演既是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东西,又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东西。故,变的东西(有)与不变的东西(无)、其实是又对立又同一着的同一个东西而都为周期重演——“有与无”的表象不同而对立,反之,“有与无”的本质相同而同一(都为周期重演)。就是说:对立是指“有与无”的表象,同一则是指“有与无”的本质。例如:之所以说“有与无”又对立又同一,那是因为“有与无”既具有表象的对立又具有本质的同一(都为周期重演)的缘故。
    


    2楼2012-05-14 02:22
    回复
      注释二、上面注释一揭开了:“有与无”又对立又同一而都为周期重演。周期重演既是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东西,又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东西。故,对立着的、变的东西(有)与不变的东西(无)、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而都为周期重演。把这个对立着的“有与无”其实是又对立又同一着的同一个东西而都为周期重演,用近年来的科学来说,就是:只有正反双方“有与无”都肯定是物质才是唯物主义。有是明物质,反之,无是暗物质。把这个无是暗物质(暗物质是无),再用近年来的科学来说,就是:“真空不空”(转引自《飞碟探索》总第57期29页)。把这个对立着的“有与无”其实是又对立又同一着的同一个东西而都为周期重演,再用近年来的科学来说,就是:任一物体(有)的本质,都是看不见的、为暗物质的广延万有引力场——这一点,再用科学泰斗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来说,就是:任一质量都“可经由移动场或流(current)而获得”(转引自<<飞碟探索>>总第57期29页)。
      注释三、宇宙从哪里来?上面注释二中揭开了:一切(有与无)都是物质(唯物主义)。并且,非有即无,无不生有“谁生有”?只能是“无生有”—— 早在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就有人提出:干脆把宇宙(有)起源于无,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把这个“宇宙(有)起源于无”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揭开了,即把上面第一节中的“宇宙只能是周期重演”、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揭开了:宇宙、是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变——非有即无,无不生有“谁生有”?只能是“无生有”,即只能是“无生有”且“有返无”的本身周而复始的变、才能是“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变”。故,宇宙只能是“无生有”且“有返无”的本身周而复始的变。这个,宇宙只能是“无生有”且“有返无”的本身周而复始的变、揭开了:宇宙只能是周期重演性地起源于无,而无限小的点就是无,故,宇宙是周期重演性地起源于无限小的点(无)。把这个点(无)定义为宇宙起源点。宇宙是从无中来,无是永恒固有的。由于宇宙是从无中来,所以,用强子对撞机观察不到宇宙从哪里来,即用强子对撞机揭不开宇宙起源的奥秘。把“用强子对撞机揭不开宇宙起源的奥秘”,用《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来说,就是:“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11页)。强子对撞机只能观察到可观察到的宇宙奥秘,而观察不到非可观察到的宇宙奥秘。若把宇宙从哪里来,再用我国道家的理论来说,就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道德经>>第一章中的这段理论是说:无是宇宙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母亲,有与无同出而异名。非有即无,无不生有“谁生有”?只能是“无生有”—— 早在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就有人提出:干脆把宇宙(有)起源于无,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综上所述揭开了:宇宙是周期重演着的。构成宇宙的有与无是周期重演着的。有与无是周期重演着的。有与无的周期重演是宇宙规律;或表述为,宇宙规律是正反双方(有与无)周期重演性地相互转化物极必反。(有是明物质,无是暗物质,暗物质是无)
      限于篇幅,下面的附加1、附加2、附加3、附加4仅供参考,也可删去——不算上面正文中的总字数。
      附加1
      鄙稿的理论依据是宇宙中有这样一个为事实的理:“无论事事怎样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变化”。鄙稿的关键词是:有;无;为事实的理(理论依据)。上面第一节中揭开了:宇宙(周期重演)是“无论事事怎样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变化”。由于这个作为宇宙(周期重演)的、“无论事事怎样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变化”肯定既是事实、又是理、还是为事实的理,故,宇宙(周期重演)肯定既是事实、又是理、还是为事实的理。理论符合为事实的理,那肯定是对的。反之,理论连为事实的理都不符合,那肯定是错的。只有既是事实又是理,才是为事实的理。马克思: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那么,什么是事实的定义?即宇宙周期重演是否符合事实的定义?按宇宙规律周期重演,把周期重演着的定义为存在——把这个存在定义为事实——把事实的本身定义为物质——世界科学巨星杨振宁指出:一个概念,特别是科学概念,除非在促使它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宇宙规律)的基础上去加以确切地解释,便不会具有充分的意义。
      


      3楼2012-05-14 02:22
      回复
        当上帝粒子结束大爆炸时,上帝粒子由内向外膨胀扩散的爆炸能力(万有斥力),被上帝粒子本身由外向内收缩聚拢的万有引力的能力束缚住了。万有斥力力图使上帝粒子膨胀——直径增大。反之,万有引力则力图使上帝粒子收缩——直径缩小。这表明:这个万有斥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直接决定了上帝粒子直径的大小。
        当上帝粒子结束大爆炸时,上帝粒子由内向外膨胀扩散的爆炸能力(万有斥力),被上帝粒子本身由外向内收缩聚拢的万有引力的能力束缚住了。宇宙的万有斥力力图使所有上帝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增大。反之,宇宙的万有引力则力图使所有上帝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缩小。这表明:这个万有斥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直接决定了所有上帝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的大小。显然,当上帝粒子之间的实际距离大于这个平均距离时,上帝粒子之间应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靠近。反之,当上帝粒子之间的实际距离不足于这个平均距离时,上帝粒子之间则应在万有斥力的作用下相互排斥远离。这个相互排斥远离的能力,即是粒子碰撞返回现象的本质。
        有了理论上的上帝粒子之间的这个返回现象(碰撞现象)、就有了返回光现象,从而也就有了可见性啦。早在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揭开了:“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浩瀚宇宙 奥秘无穷——人类无法揭开全部宇宙奥秘
        主宰万事万物的宇宙规律周期重演的本身即是上帝,上帝是主,看到一个有形的世界,就该想到一个无形的主。之所以说无限小的宇宙(无)能演化成今天的宇宙(有),那是因为无限小的宇宙是一个会变的东西的缘故——即作为宇宙的周期重演是一个会变的东西。或干脆表述为:周期重演既是一个会变的东西又是一个永远保持原样不变的东西而永恒固有。
        世界只有是周期重演着的,才是永恒固有的。宇宙周期重演的总效果是零揭开了:归根结底宇宙是零,是固有的。零是正反双方的和——正a+负a=0。正a+负a=0是对立的同一 ——同一是最高的统一。由于归根结底宇宙是零,所以,研究零才是从根本上研究宇宙。——数学家研究宇宙较好。表象不同的事物之间必须拥有共同的本质,即表象不同的事物之间必须拥有、周期重演的总效果也都是零的共同的本质……。周期重演造万物,一切都在宇宙中。科学创新,振兴中华,造福人类,展望未来。宇宙周期重演自强不息永恒固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每一个立志发展宇宙科学、建立和谐、造福人类的世界公民的角落,都是我们心灵的港口。鄙稿,试图尝试性地从理性上揭开宇宙奥秘,但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恭请国内外大德、高贤、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了。
        宇宙规律的模型缩影示意图
        把宇宙规律用模型缩影示意图示意,所得到的模型缩影示意图,是宇宙规律的模型缩影示意图。见如下:
        上面第三节表明:作为宇宙规律的宇宙驻波及阴点与阳点,反映着宇宙的怎样演化——这个反映宇宙怎样演化的宇宙驻波及阴点与阳点,都必定是处在各向同性地具有广延性的空虚空间之中,如下图所示:


        巧合有趣的是:上图与我国古老的太极图完全巧合。
        阴点或阳点在宇宙之内——在代表着宇宙的宇宙驻波之内——在代表着宇宙的宇宙驻波的波峰或波谷之内(如上图所示)。每一个立志发展宇宙科学,建立和谐,造福人类的世界公民的角落,都是我们心灵的港口。
        杨桂兰,姜广奇,2009年9月9日于济南


        5楼2012-05-14 02:22
        回复
          那么辛苦的发了 顶一下吧 好不好自有后来的评说


          6楼2012-05-14 03:35
          回复
            字太多~!太密~!
            没看~!
            沙发


            7楼2012-05-14 10:41
            回复
              看的姐蛋疼。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5-14 11:29
              收起回复

                那么辛苦的发了 顶一下吧 好不好自有后来的评说


                9楼2012-05-14 11:59
                回复
                  0 0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2-05-14 12:05
                  回复
                    图都挂了。字太多草草的看了下。和我想的理论差点。


                    11楼2012-05-14 12:55
                    回复
                      宇宙的本体是一个各种理论逻辑叠加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4-21 14:46
                      回复
                        复杂的逻辑计算形成意识,意识构建世界宇宙,意识形成新的逻辑叠加,从而拓展宇宙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4-21 14:48
                        回复
                          不相融的逻辑体系之间,就是宇宙的未知空间。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4-21 14: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