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评论评文评得好。

捧定一斛珠
能欲一杯无?
捧定一斛珠 能欲一杯无?
——评尼卡的小说《一斛珠》
看尼卡的小说,不耐心是看不下去的,不安心是享受不了的,不静心是体会不到的。这小女子像是个超一流的织工,静静编织一袭华美的袍,一针一线,尽是用心,一经一纬,全是尽心。细细品来,人物关系似错综复杂,偏又清清楚楚;情节设置,似信手拈来,偏又丝丝入扣。掩卷想时,每个小冲突,都有小故事;每个小细节,都有小名堂。就连人物间的一个眼神,一个转身,细想来都能品出不同的韵味来,能看出此时人物是心动,是情殇,抑或是气结,是回避,甚而是心死。
尼卡写文,不徐不疾,喜娓娓道来,不见她说细说过什么,分辨过一句,可偏偏一章一节地串起来,还都能稳稳当当地把个大轴撑好,最后一谢幕,干净利落,好比名家大腕儿,真是亮得好看,收得漂亮。她说的故事,粗看时写风月,写树花,写狗猫,似乎句句走了样,可全文写下来,这些地方,没一处不充满了生活气与文人风,竟仿佛句句都有设计,处处都有打算的。人物对话更不必说,说起来极家常,不过是家人闲聊,朋友打趣,同事关心,可再细看,又分明都是机锋,都有伏笔,细细想来,好像不如此体现不了此时的情节发展与人物心境。尤其是她语后人物的一个回首,一个眼神,甚或是欲言又止,突然打住,都有他或她不能说,不可说,不敢说之处,真让人要抚掌叫绝才好。
算起来,《一斛珠》是尼卡的第三篇小说,人物关系上,与《河自漫漫景自端》有交叉之处。但这个狡猾的小女子,还在《河端》时,就把董亚宁的气场先撑起来,使人一看就知道此人有故事,而且是位与佟铁河相当的有精彩人生的人物,隐隐把这部小说的主角定了下来。可真正开写时,却偏偏写收!!,写服装,写绘画,处处写得渊停岳峙,似有大自在,人物穿插其中,当真是衣香鬓影间,影影绰绰,写出个事业有成,实至名归的事业型美人郗屹湘,再送出个温润如玉,气度非凡的叶如磬,甚至是带出了专业确有一手,经商颇有一套,为人也能让人喝一壶的邬家本。反倒是正主儿董少爷,出场不多,总好像翩翩惊鸿,不过几个场景,可历历数来,人家隐隐地压住台子,说事业咱本国学出来的能跟佟铁河叫板;说经商人家进退有据,上下关系,运筹帷幄,处处透着强势精明;说格调,人家知道什么是真货色,更明白什么人才能淘来好货,了了勾上几笔便形神兼备,可以当活导引。这份胸中沟壑,大叶才出场就被压了一头,处处踏在人家给出的鼓点儿上,真真是一时瑜亮,时也命也,徒呼奈何!侧写写神韵,正写写交锋。几次出场,人家次次能带来电闪雷鸣,初次重逢时的刻意撇清,出手训妹时的铁面严厉,婚宴认罚时的风流倜傥,师父家楼下的当面指斥,甚而是与大叶的说画,对师父的跪礼,再加上与旺财的互动,当真是一人千面,生生!!出个独一无二的董少来,把这一斛珠牢牢捧定,一时间也不错手的,只好说写文这小女子,你还能再无耻点儿不?
《一斛珠》这个故事,目前行文仅到刚刚明朗处,要大开大阖,后面才会真正铺开,但看之前的铺排,已是珠玉在前,让人欲罢不能。每天追文,亦成了笔者生活中的小乐趣,真好似寒夜待客: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欲一杯无?这等情怀,足可抵抗帝都苦冷,带来一室暖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