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龄: “哈哈哈哈,痛快!”
戚少商:“哈哈,还打么?我早知道,你是在考我,难为你还编出那许多谎话。”
李龄: “为睹戚少商的身手,非招招绝杀不可,在下如果不编谎话,又岂能激怒戚大侠?”
戚少商:“你这样做,不是过于冒险吗?万一我相信了你的话,我真的会杀了你。”
李龄:“ 哼,看来天未聋地未瞎,让我有幸结识了你戚大侠。我可以放心托付你戚大侠一件事了。”
李龄:“请戚大侠答应在下一件事,不要推脱。”
戚少商:“所托何事?”
李龄:“ 江湖常说,得万金不如得戚少商一诺,请戚大侠先答应了,我才敢说。
戚少商:“‘信近于义’,守诺是咱们江湖人的本分。 好,我答应你,只要不有违侠义,鄙人,能力所及的,就行了。”
李 龄:“ 是我毁了你的佩剑,我将此剑(逆水寒)赠于你,请笑纳。”
李 龄其实有点强人所难,不告诉对方什么事,却要戚少商答应。
戚少商回答的极有分寸。既然要守诺,就是一件必须做到的事。所以不违侠义是最后的底限。
也因为李 龄的态度很慎重,戚少商因此回答这事也慎重极了。
比如面对李 龄的要求,他最后是一字一句的把李 龄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给他听,让他放心。
再比如下面我要说的另一个细节。李龄说“赠君此剑,我还有个条件。”又说“兴许哪天我后悔了,不舍得了,请允许我把它要回来。”
戚少商听这话立刻是还剑入鞘,脸上有个思维过了的表情。
我得说戚少商那时就不准备再接受这剑了,很显然夺人所好不好。戚少商听出了李龄的不舍。
可当时戚少商并没有马上表示出来,而是把李龄带到自己的马面前。
用一物换一物的方式把自己的马先给了李龄然后才说:“这剑你还用得上,还是物归原主。请说出,你要托付的事吧。”
你细想就明白,他开始没拒绝是让李龄好顺利接受他的赠与而已。
给别人自己的心爱之物。却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有多少人能做到戚少商这种思维。
所以我如何能不尊敬爱慕这个人呢。反正我觉得感情细节上戚少商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也可能我一辈子也不学不了的东西。比如这种男式的情感交流方式,大方得体却并不显山显水。
做得极周道,却又不扎眼。
不扎眼很重要,对我不扎眼的做好人是件令人钦佩的事。是上善若水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