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
晴明
一、
黄昏,小巷。
秋分已过,太阳早早便落了山,只剩下些许残光勉强还照在路上。小巷里还未上灯,昏暗幽深,没有一丝人气,寻常人都是不愿在这逢魔时刻走进这种瘆人的地方来的——这鬼地方仿佛一入夜就会跑出许多妖魔鬼怪,吓人得很。
但是有一个人不怕。
这人有一张很年轻很好看的脸,穿着一件很脏很破烂的衣服,头发凌乱,身上布满了伤痕,像是在哪儿受了很多很多苦。但他仿佛不在乎身上的伤痕,右手按在腰间的剑上,神情峻肃,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他腰间那把剑是他身上唯一一件称得上是完好无损的东西,乌金的剑鞘泛着冷冷的光泽。没有人会在看见它以后否认它是把利器,因为它身上泛着那种浴血无数沉淀出来的寒气与杀气,即便有鞘也镇不住。
他的左手掌和拇指上布满了老茧——那是拿剑拿了很久才能磨出来的老茧。
——这是一个剑客。
年轻人仿佛走了很久很久,终于停在一扇木门前。这扇门乍一看跟普通人家的门没什么分别,因为上了年头而有些破烂——之所以能让人一眼将它分辨出来,是因为它门楣上挂了一盏小小的青灯。
他伸手叩了叩门,然后退开两步等待。
半晌,木门“吱啊”一声被人拉开。开门那个人约摸三十四五岁,穿着被水洗得有些泛白的青衫,俊秀的脸上带着温文的笑意。
一个佩着剑的人出现在这样偏僻的小镇里,本来是一件令人惊诧又恐惧的事情。但开门这个人似乎并不害怕——他甚至一点也不意外,目光在年轻人的剑上稍稍停顿,然后微笑着等待对方先说话。
年轻人朝他拱手一揖道:“晚辈连青城,拜见青灯先生。”他的声音又低沉又沙哑,仿佛好久没有喝过水、说过话了。
青灯先生很温和地朝他微笑,略微一颔首,侧身让出一条路,做出个“请”的动作。连青城有些诧异,但他没有犹豫多久,提脚毫不客气地进了门。青灯先生关好门,跟在连青城身后踱进了屋子。
屋子很小,正中央放了张擦得干干净净的茶几,上面放了一个青瓷茶壶,四只小青瓷杯。正对门口那堵墙上挂了张莫名其妙的画了张八仙桌的画。左手边一个门口,右手边一个门口。屋顶梁上挂了两只小小的青灯。
青灯先生请连青城坐了,给他倒了杯茶,然后慢条斯理地走进右边那个门口,半晌端出来一盘青菜一盘炒鸡蛋,放在桌上,又转回去。他来来回回端出来四盘菜、两套碗筷、一盆白饭,拍拍手,在眉头紧皱的连青城左手边坐了下来,说了连青城进门以来的第一句话:“手艺拙劣不堪入口,还望见谅。”
连青城抬眼看向青灯先生。
青灯先生把一双筷子塞进连青城手里,很温和地说道:“你在我饭点来,当然要先陪我吃饭。”他指指那盆饭,“我不给你盛饭,自己动手。”
他的声音虽然温和,但这次带上了隐隐的威压,不容抗拒。连青城只好将满腹疑问、不满统统咽回去,端起碗盛了饭。
大约是因为连青城饿了太久,大约是因为青灯先生的手艺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么“不堪入口”,两人很快便将桌上的菜肴收拾得一干二净。青灯先生又来来回回慢条斯理地把东西收拾进厨房,慢条斯理地洗了碗,回到桌旁给自己倒了杯茶,才微笑道:“找我何事?”
连青城道:“先生准备的东西分明是预备了在下的分量——既知在下要来,胡不知在下来意为何?”
“不知道。”青灯先生答得很坦然,“我本来打算请对门的老张吃饭,结果他被老婆抓回去了,刚好你来了。”
连青城没想到他会如此坦白,沉默半晌道:“先生可还记得‘落血刀’吴应愁?”
青灯先生道:“是十八年前灭你连家满门那个?”
伤疤被轻易揭起,连青城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他也是杀害先生妻儿的凶手,想必先生还记得。在下找到了他隐居后的居所,此来是想联合先生,同诛仇人。”
“你想杀他——可是我不想。”
“为何?!”连青城惊诧万分,“难道先生不想报杀妻灭子之仇?!”
“不想。”青灯先生答得干脆利落斩钉截铁。他看看连青城的脸——那张脸上交织着失望、惊诧、愤怒、不解等等神色,实在是精彩得很——微笑着用他温和的语气继续说道:“被吴应愁杀妻灭子的是赵无枉,但他已经死了。我是‘青灯子’木青灯。”
“难道——”连青城的表情很愤慨,一双眼睛仿佛要喷出火来将青灯先生烧个干干净净,“难道先生就能放下那些仇恨?!”
“放得下如何,放不下又如何?太过执着总归无益。”青灯先生慢条斯理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捧到嘴边吹了吹,呷了一口,眯着眼睛似乎很享受。他道:“我住在这里,白天教教书,晚上下下厨,高兴了可以去酒楼喝酒,开心了可以到处去看看,岂不逍遥?而你——”他抬眼扫过连青城,语气很温和,“你的人生中除了报仇,还剩什么?你杀了吴应愁以后,又待如何?不如放弃……”
“借口!”连青城拍案而起,怒吼道:“我七岁被人灭了门,用了十五年练剑,用了四年找人——我练剑练得差点残废,生病病得差点一命呜呼,为了找他甚至被关进地牢里,用一个小勺子挖了四个月的地道,刚刚才逃出来!为了报仇,我受了那么多苦,做了那么多……你却要我放弃?!我怎可能与尔等懦弱之辈相提并论?”
青灯先生叹了口气道:“年轻人哟……莫太过执着……执着则易入迷,入迷则不悟,不悟则生万愁……”
“告辞!”连青城根本不想再听他说话,冷冷地转身出门。
“记住一句话——”青灯先生在他身后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也……”
随着他最后那个“也”字出口,小院的门“啪”一声被连青城砸上了。
青灯先生又呷了口茶,在灯下微笑,他的脸在柔柔的青色光芒下忽明忽暗,微笑也变出了好几种意味。
忽而他又叹了口气,道:“东镇西,小别院。”
角落里响起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多谢。”然后是细碎的脚步声离去。
晴明
一、
黄昏,小巷。
秋分已过,太阳早早便落了山,只剩下些许残光勉强还照在路上。小巷里还未上灯,昏暗幽深,没有一丝人气,寻常人都是不愿在这逢魔时刻走进这种瘆人的地方来的——这鬼地方仿佛一入夜就会跑出许多妖魔鬼怪,吓人得很。
但是有一个人不怕。
这人有一张很年轻很好看的脸,穿着一件很脏很破烂的衣服,头发凌乱,身上布满了伤痕,像是在哪儿受了很多很多苦。但他仿佛不在乎身上的伤痕,右手按在腰间的剑上,神情峻肃,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他腰间那把剑是他身上唯一一件称得上是完好无损的东西,乌金的剑鞘泛着冷冷的光泽。没有人会在看见它以后否认它是把利器,因为它身上泛着那种浴血无数沉淀出来的寒气与杀气,即便有鞘也镇不住。
他的左手掌和拇指上布满了老茧——那是拿剑拿了很久才能磨出来的老茧。
——这是一个剑客。
年轻人仿佛走了很久很久,终于停在一扇木门前。这扇门乍一看跟普通人家的门没什么分别,因为上了年头而有些破烂——之所以能让人一眼将它分辨出来,是因为它门楣上挂了一盏小小的青灯。
他伸手叩了叩门,然后退开两步等待。
半晌,木门“吱啊”一声被人拉开。开门那个人约摸三十四五岁,穿着被水洗得有些泛白的青衫,俊秀的脸上带着温文的笑意。
一个佩着剑的人出现在这样偏僻的小镇里,本来是一件令人惊诧又恐惧的事情。但开门这个人似乎并不害怕——他甚至一点也不意外,目光在年轻人的剑上稍稍停顿,然后微笑着等待对方先说话。
年轻人朝他拱手一揖道:“晚辈连青城,拜见青灯先生。”他的声音又低沉又沙哑,仿佛好久没有喝过水、说过话了。
青灯先生很温和地朝他微笑,略微一颔首,侧身让出一条路,做出个“请”的动作。连青城有些诧异,但他没有犹豫多久,提脚毫不客气地进了门。青灯先生关好门,跟在连青城身后踱进了屋子。
屋子很小,正中央放了张擦得干干净净的茶几,上面放了一个青瓷茶壶,四只小青瓷杯。正对门口那堵墙上挂了张莫名其妙的画了张八仙桌的画。左手边一个门口,右手边一个门口。屋顶梁上挂了两只小小的青灯。
青灯先生请连青城坐了,给他倒了杯茶,然后慢条斯理地走进右边那个门口,半晌端出来一盘青菜一盘炒鸡蛋,放在桌上,又转回去。他来来回回端出来四盘菜、两套碗筷、一盆白饭,拍拍手,在眉头紧皱的连青城左手边坐了下来,说了连青城进门以来的第一句话:“手艺拙劣不堪入口,还望见谅。”
连青城抬眼看向青灯先生。
青灯先生把一双筷子塞进连青城手里,很温和地说道:“你在我饭点来,当然要先陪我吃饭。”他指指那盆饭,“我不给你盛饭,自己动手。”
他的声音虽然温和,但这次带上了隐隐的威压,不容抗拒。连青城只好将满腹疑问、不满统统咽回去,端起碗盛了饭。
大约是因为连青城饿了太久,大约是因为青灯先生的手艺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么“不堪入口”,两人很快便将桌上的菜肴收拾得一干二净。青灯先生又来来回回慢条斯理地把东西收拾进厨房,慢条斯理地洗了碗,回到桌旁给自己倒了杯茶,才微笑道:“找我何事?”
连青城道:“先生准备的东西分明是预备了在下的分量——既知在下要来,胡不知在下来意为何?”
“不知道。”青灯先生答得很坦然,“我本来打算请对门的老张吃饭,结果他被老婆抓回去了,刚好你来了。”
连青城没想到他会如此坦白,沉默半晌道:“先生可还记得‘落血刀’吴应愁?”
青灯先生道:“是十八年前灭你连家满门那个?”
伤疤被轻易揭起,连青城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他也是杀害先生妻儿的凶手,想必先生还记得。在下找到了他隐居后的居所,此来是想联合先生,同诛仇人。”
“你想杀他——可是我不想。”
“为何?!”连青城惊诧万分,“难道先生不想报杀妻灭子之仇?!”
“不想。”青灯先生答得干脆利落斩钉截铁。他看看连青城的脸——那张脸上交织着失望、惊诧、愤怒、不解等等神色,实在是精彩得很——微笑着用他温和的语气继续说道:“被吴应愁杀妻灭子的是赵无枉,但他已经死了。我是‘青灯子’木青灯。”
“难道——”连青城的表情很愤慨,一双眼睛仿佛要喷出火来将青灯先生烧个干干净净,“难道先生就能放下那些仇恨?!”
“放得下如何,放不下又如何?太过执着总归无益。”青灯先生慢条斯理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捧到嘴边吹了吹,呷了一口,眯着眼睛似乎很享受。他道:“我住在这里,白天教教书,晚上下下厨,高兴了可以去酒楼喝酒,开心了可以到处去看看,岂不逍遥?而你——”他抬眼扫过连青城,语气很温和,“你的人生中除了报仇,还剩什么?你杀了吴应愁以后,又待如何?不如放弃……”
“借口!”连青城拍案而起,怒吼道:“我七岁被人灭了门,用了十五年练剑,用了四年找人——我练剑练得差点残废,生病病得差点一命呜呼,为了找他甚至被关进地牢里,用一个小勺子挖了四个月的地道,刚刚才逃出来!为了报仇,我受了那么多苦,做了那么多……你却要我放弃?!我怎可能与尔等懦弱之辈相提并论?”
青灯先生叹了口气道:“年轻人哟……莫太过执着……执着则易入迷,入迷则不悟,不悟则生万愁……”
“告辞!”连青城根本不想再听他说话,冷冷地转身出门。
“记住一句话——”青灯先生在他身后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也……”
随着他最后那个“也”字出口,小院的门“啪”一声被连青城砸上了。
青灯先生又呷了口茶,在灯下微笑,他的脸在柔柔的青色光芒下忽明忽暗,微笑也变出了好几种意味。
忽而他又叹了口气,道:“东镇西,小别院。”
角落里响起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多谢。”然后是细碎的脚步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