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某刊物采访健哥,不长,我就贴过来了。
当绝大多数艺人选择了自嘲或雅痞的态度时,李健似乎颇为不合时宜地选择了旧时的风骨。他仿若傲气与诗意并存的智者,从不避讳自己的迷失,也不狂热地追求万金油般的正能量。
“我们的世界观,每天都在遭遇着挑战,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地方,我们只能去笃信真、善、美,这是我一直信仰的。我们是信仰缺失的几代人当中的一代,人生观是处于野生状态,但它可能只属于我们自己。” 他的新专辑《依然》,以日记式的细腻,深情地描绘出了一部壮阔而缱绻的时代变幻录,他轻而易举地击中了当下人们的柔软,并为日渐疲乏的生活注入清澈的力量。他承认,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病,“有的能治愈,有的不可治愈,但抱怨毫无意义。小我才能成就大我,个体的生活很精彩,越来越多的人能调整自我心态,社会才会慢慢地好,量变就会导致质变嘛。” 本次盛典,李健献唱了一首《谢谢你》。接受采访时,他却揉着太阳穴,说出了一段严肃的审视:“一个越文明和民主的社会,越愿意承认个人价值,它会在乎每一个人的诉求。我们谢谢谁?感谢还能好好的、不绝望地活着?到底有没有希望,能不能改变?” 能与不能,留给未来自证,但身处当代,我们不必“因为别人的不幸而否定自己的生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一点,总比束手无策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