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吧 关注:4,742,834贴子:101,886,068

张家古楼现实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度娘。
防止被告侵权,下发原文地址:http://i2.feixin.10086.cn/feed/cw625jv62ghv6?regid=405670


1楼2012-05-07 13:03回复
    谁曾想到,碧波浩瀚的千岛湖湖水之下,竟然悄悄“潜伏”着两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城,它们在静水深流的湖底,已经沉默了半个多世纪。日前,在摄影师的执着努力之下,水底古城的神秘面纱被撩开一角,沉寂了多年的平静再次被打破。水下世界是寂静的,淤泥终会把一切掩埋,但是,与人类自身的改造力量相比,大自然的演进速度毕竟是缓慢的。所以我们还有机会继续探寻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让时间真正定格成永恒。

    


    2楼2012-05-07 13:04
    收起回复
      2009年11月末,千岛湖水在深绿色中泛着些许的蓝,随着下潜深度加大,周围渐渐暗下来。28米深的水底几乎全黑,借助手中的潜水灯才只有2米左右的能见度,只能参照指北针和水底地形向前摸索。

      


      3楼2012-05-07 13:04
      收起回复
        进到城内,右侧出现房屋,没有屋顶。向东南方向游去,黑暗中渐渐出现一座砖结构建筑,潜水灯的光线所及之处,满是精美的雕刻,这就是狮城那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砖结构“节孝坊”。我几乎在水下叫出声来。

        


        4楼2012-05-07 13:05
        回复
          2010年12月我们第四次来到狮城,可能是由于降雨带来了泥沙,水下的能见度很差,几乎不能拍摄。但我们仍然继续工作,并对以前曾经找到过的现存建筑物进行测量,根据局部拍摄的图像绘制实景复原图。图为在狮城西北部靠近西庙的建筑物房梁上找到的当年拆房队仓促留下的绳索。

          


          5楼2012-05-07 13:05
          回复
            为了查清这个牌坊的来历,我们寻访了当地的老人并翻阅了文史资料,在民国19年出版的《遂安县志》中简短地记载着牌坊的修建始末。其实这个姚文浚是一名贫苦书生,妻子王氏却是大户人家的女子。王氏在18岁时嫁给了姚文浚,不料结婚一年多后,姚文浚就因病去世了。

            


            7楼2012-05-07 13:05
            回复
              在当时的礼教和社会制度下,这位王氏一直守寡了50多年,直至去世。后来,知悉此事的扬州府上表朝廷,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岁次丁酉仲秋月在狮城的北门附近为她立了这座节孝牌坊。屹立在水下的牌坊,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8楼2012-05-07 13:06
              收起回复
                浙北徽式民居多为两层建筑,楼梯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座已经破损的民宅内,摄影师还发现了一处很特别的拐角楼梯,有别于之前在水下见到的直上直下的楼梯。李家凡说:“我推测,这家人肯定是一个大户人家,这么洋气的楼梯即便在现在陆地上的那些老宅子里也很少见。”

                


                9楼2012-05-07 13:06
                回复
                  水下的世界俨然是陆上世界的瞬间定格,只有半开的城洞门和掉在地上的窗框告诉我们,水下那个世界经历过巨变。

                  


                  10楼2012-05-07 13:06
                  收起回复
                    “狮城”姚王氏节孝坊上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匾,匾顶的盘龙图案极其精美豪华,是这座牌坊上众多砖雕作品的代表。

                    


                    11楼2012-05-07 13:07
                    回复
                      节孝坊顶上有一棵小树,它应该是被淹前就长在了牌坊上的。如今牌坊顶部的砖石松动得厉害,尚未危及这棵小树,但是它已生机不再,立在那里仿佛在讲述从前的故事

                      


                      12楼2012-05-07 13:07
                      收起回复
                        这座象征着中国传统妇道的牌坊经受过拆房队的努力拆除却没倒,说明当年的建筑果然质量上佳。半个世纪过去了,陆地上的牌坊越来越少,这座水中的遗迹显得弥足珍贵。

                        


                        13楼2012-05-07 13:07
                        回复
                          2010年春节过后,我们再次来到狮城,逐步扩大搜索范围,以城墙为基准,先后找到东门、南门,由东门向内,找到了东大街上已经倒塌的4座牌坊、县衙前的空地以及被堆放在一起的带有“遂安县”、“县长张宝琛”等字样的城砖,甚至在城外还找到了完整的带有墓碑的坟墓。

                          


                          14楼2012-05-07 13:08
                          回复
                            在北门进去的古城的西北部,我们发现了保存还算完好的大量建筑,有些房子的窗棂完整无缺,徽派建筑木门前的木质雕刻依旧完好,仍能看见当年精巧的工艺。潜水员在水中对建筑进行仔细的测量和记录。

                            图为狮城北门一带的想象复原图。
                            


                            15楼2012-05-07 13:08
                            回复

                              摄影师在水下发现的这些排放在一起的木棍,有可能是当年清库之后被靠放在墙边的工具。
                              许多人知道,狮城“沉入”千岛湖底,缘起于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兴建。但很少有人知道,狮城建县于汉,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迁至目前所在,从迁到目前地界算起距今已有1391年的历史。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城?
                              这是怎样一座城狮城人的记忆:五个城门八座碉楼
                              “狮城水下古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年代”一栏则注明为“明、清”。
                              其实,狮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远。据载,遂安于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设县,唐武德4年,遂安县城迁至今所在地,因背依五狮山,故又称狮城。
                              1959年,为了建造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离乡移居,狮城、贺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连同27个乡镇、1000多座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当地人章维钊,是这次水下直播的工作人员之一。他虽然没能亲眼目睹狮城的模样,但在父辈们千百次的讲述中,古狮城的样貌已经在他心中有了逼真的轮廓――狮城水陆交通便利,有5个城门,各门之上都建有城楼,城垣四周还添设8座碉楼;城内多名胜古迹,有明清时期古塔、牌坊及岳庙、城隍庙、忠烈桥、五狮书院等古建筑,还有历代古墓葬。
                              “1959年时,狮城北门城楼上还有一口元朝的古钟,重3000斤。抗战时期,老百姓还敲钟警报。这些在县志中都记载得很详实。可惜,潜水员已经下水排摸了几次,都没有找到这口古钟。”
                              章维钊有些遗憾地说。
                              已经77岁高龄的余年春,是土生土长的贺城人,1959年迁到了现在的千岛湖镇。余年春回忆说,因为贺城没有城墙,他年轻时最喜欢到狮城的城墙上来转转,“这些明代城墙淹没前还保存得很好的。”
                              水下藏着多少秘密专家的建议:别让千年古城浮出水
                              从明天开始,浙江卫视将联手央视,对水下古狮城进行为期五天的探秘直播。
                              为什么这次直播没有选择贺城?
                              章维钊说,贺城“藏”在水下60多米,水下拍摄有难度。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在当年“清库”(建造水库前,要进行推平建筑、清除垃圾、文物搬迁保护等工作)过程中,贺城基本被毁。狮城则因水来得太快,没来得及搬迁,而得以基本保存。这也是狮城的价值所在。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黄滋院长告诉记者,在浙江的陆地上,现存的古城,格局比较完整的还有海宁盐官古镇和宁波慈城古镇,“不过,狮城因为在水下封存了半个世纪,没有经历过多波折,古城的完整性比这两个镇都要好。”
                              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千岛湖风景旅游局曾对狮城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水下探摸。即便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探摸出的古狮城完整性也令人惊叹――城内外原有的整体布局没有改变,包括桥梁、古井等都还保存;有些木构建筑的梁架、瓦顶等都还留存;明清时期的牌坊上,所雕的图案还清晰可见。
                              曾有人大胆设想,将千岛湖的水位下降30米,便可让水下古城重见天日。不过,多数专家认为,对水下古城最好的保护就是维持原样。“那些砖石泡过水后再拿上岸,就会散掉。木头在水下放过了,到了岸上也会疏解掉。”黄滋说,“现在的千岛湖景观已经不可替代,开发旅游也不一定需要古城浮上岸。”
                              


                              16楼2012-05-07 1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