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心境一如,前面幸亏我们学过两遍《妄尽还源观》,一看到这个字面我们就能够了解,虽然了解,我们没入这个境界。要怎么入?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这才能契入。什么叫心,什么叫境,实在讲有几个人真搞清楚?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是不是心?不是这个地方讲的心,这个地方讲的心是什么心?是真心,我们起心动念是个妄心。真心能现、能生,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讲的「能生万法」,能现万法。万法是宇宙,我们今天的学术叫时空,宇宙就是时空的意思,时间跟空间。时空里面所包括的一切法,没有一法遗漏的,当然它包括无量不同维次的空间,包含无穷无尽的法界,无穷无尽是讲法界的深与广,讲广没有边际,讲深没底。就像两面镜子对照,我们人站在当中,看到里面反射的境界相,没有止境的,重重无尽,从这个比喻里面我们能体会一点无穷无尽的意思。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证实?大乘教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证得,你就回归自性。境就是法界、就是万法、就是宇宙、就是时空。一如是怎么说?能现跟所现是一不是二,能生跟所生、能变跟所变不二,大乘教里面讲入不二法门。这是什么?这是宇宙万法的真相,《般若经》上有一句话说这桩事情,叫「诸法实相」。《般若经》如果读得不多,我想《金刚经》很多同修念过,《仁王般若经》大概也有不少人念过,《般若经》上常说「诸法实相」,就是此地讲的心境一如。
佛引导我们,教诲我们,要体会其中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就是下面这两句的解释,「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用现在的话,这个话说不尽,现在话讲物质跟精神,物质里面有精神,精神里面有物质,能生跟所生是一不是二。这里面显示出一个什么意思?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如果对这个事情,你要是肯定了,你真正是明白了,恭喜你,你证得法身,这叫法身。法身本来如是,从来也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怎么?不知道、不觉悟,如果真正知道,知道了你也是二住菩萨。给诸位说,初住就证得,所谓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就证得,你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证得之后你的性德自然就流露出来,就起作用。性德无量无边,它里头有个主流,这主流是什么?是智慧、是爱心。这是真的爱心,这可不是假的,真的爱心,为什么?从真性里面流出来的,不是从意识的。意识是什么?意识是妄想分别执著,那是意识,意识里面流出来的是有分别、有执著,那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只有诸佛菩萨、诸佛如来、法身大士,证得法身的这些大菩萨,《华严经》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就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里面的人,我们可以说真人,不是这个境界里的,假人,不是真人。那就是说十法界、六道里头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同《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是指十法界里头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虚妄,不是真的。《金刚经》上有一首偈子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指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梦幻泡影,我们放下起心动念就证得真实,头一个就证得心境一如。你对於一切法不再有分别,你的爱心遍法界,真诚的爱心,平等的爱心,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他怎么不爱?无始劫到今生,你的烦恼习气就断尽了,烟消云散没有了,迷的时候有,觉悟的时候没有。就跟人作梦一样,睡觉的时候作梦,梦中有境界,醒过来之后这梦境就没有了。那我们知道,十法界是梦境,六道是梦境,清醒过来的境界是什么?是一真法界,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就是此地一如,觉悟了;没悟的时候千差万别,悟了之后心境一如。
这一条十二个字,确确实实我们要常常放在心上,常常提起观照,我们可以这样修法,为什么?《华严经》念这么久了,尤其是《还源观》能够熟悉,六大纲领记得清清楚楚,帮助我们随时随地提起观照,这个观照就是觉而不迷,真的你皈依佛了。迷了生烦恼,生什么?生分别、生执著、生起妄念,还造罪业。罪业是什么?自私自利是罪业,损人利己是罪业,嫉妒障碍是罪业,贪瞋痴都爆发出来了。贪的是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这个东西,不知道名闻利养是假的,五欲六尘根本就不存在,为这些东西造业。造业,你要不能够觉悟过来,它有业报,业报就是三途、是六道。统统是假的,你不知道是假的,好像就真有,就像作梦一样,这梦中境界,每一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在梦中有苦有乐,醒过来之后一场空。我们这个梦要什么时候醒过来?醒过来就是到极乐世界,醒过来了。你没有脱离六道轮回没醒过来,没有脱离十法界你没醒过来。醒过来之后十法界跟六道都没有了,也就是你至少回归到初住、二住菩萨,你到这个境界,这个时候真的离苦得乐了。六道苦,十法界苦,离苦,回归到极乐世界。给诸位说,诸佛如来的实报土都是极乐世界,我们学净土的人讲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华严经》上所讲的是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土,都是极乐世界,那个里头没苦,苦乐都不存在。我们讲的乐,乐也是苦,乐是什么?释迦牟尼佛讲得清楚,乐是苦暂停的时候你觉得乐,苦乐都没有的时候那是真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