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乔峰南慕容”是武侠小说中经典语句之一,如雷贯耳。类似的还有“小李飞刀,例无虚发”等等。可以说“北乔峰南慕容”是一句很有气势的话,而且押韵,朗朗上口,仅名头就可以让人闻声而后退三步,比“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神气很多。
在慕容复正是出场前,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给江湖人士的霸气可能要超过乔峰。这正是金庸大侠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断渲染神秘气氛,让观众充满遐想。加上中国人潜意识里面有一种“对称美”,希望南北双雄交个手,一分高下,可谓悬念不断。不过观众始终没有一对一交手过,少室山上慕容复和游坦之两个一起对付乔峰,藏经阁中刚要开打,扫地僧出来挡在中间。
其实,北乔峰南慕容高下早已分了,因为《天龙八部》宣扬的思想就是缘法,命总有总归有,命中有莫强求。乔峰太嗔,最后落得个自杀的下场,还杀了自己的未婚妻;慕容复太贪,不是皇帝命,再怎么营营役役也是白搭;段誉生来就是士子,再怎么无所事事也忠诚帝王;虚竹忠厚老实,与世无争,但最后可以说是标准的成功人士,身份极其显赫,什么都有了。
但乔峰是主角,因为其豪放大气,重情义。金庸也很看不起,所以乔峰处处见大,慕容复处处见小;萧峰出场威风八面,慕容复出场却偷偷摸摸;两人之间,高下立判。 原著中金庸多次写慕容复是[绝顶高手],多次说慕容复名不虚传。其实通过春秋笔法,原著中不断的讽刺齿冷,甚至不惜违反逻辑(个人觉得这种做法不厚道,太尖酸刻薄了)。其实我觉得《天龙八部》主角就是北乔峰南慕容,全文就是通过二人对比及与他人的对比完成的。
比如关于慕容复的年龄;慕容博有空抄七十二绝技,怎么没空指点儿子武功特别是参合指;慕容复可化解几百仗二人下坠之力却不能……;乔峰是南院大王,段誉是大理士子,慕容为什么还要与乔峰为敌?王语嫣如此美丽,他居然不动心,古代20岁以上早应该结婚了;父亲
做和尚了慕容复还不开窍;乔峰杀了自己妹妹,段誉没说什么,大理也没说什么。
言归正传,为什么齐名,因为在整个故事中,年轻高手只有他们二人是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练成的,不像段誉、虚竹、游坦之运气太好,金庸讨厌慕容复,不可能给他太好的运气。(金庸武侠人物倒霉指数排名第一的就是慕容复)。其余的高手,一般就是年纪较大浸淫多年。
而且当时武林青年才俊就数北乔峰、南慕容武功最高,所以“北乔峰南慕容”实至名归。
对比一下南北双雄,发现共同点太多。
1.武功高强,而且是扎扎实实练成的
2.都是某种程度的孤儿
3.都被别人冤枉过
4.知名度都很高
5.都有心病,一个太嗔,一个太贪
6.结局都较“壮烈”
北乔峰、南慕容,唏嘘~~~
在慕容复正是出场前,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给江湖人士的霸气可能要超过乔峰。这正是金庸大侠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断渲染神秘气氛,让观众充满遐想。加上中国人潜意识里面有一种“对称美”,希望南北双雄交个手,一分高下,可谓悬念不断。不过观众始终没有一对一交手过,少室山上慕容复和游坦之两个一起对付乔峰,藏经阁中刚要开打,扫地僧出来挡在中间。
其实,北乔峰南慕容高下早已分了,因为《天龙八部》宣扬的思想就是缘法,命总有总归有,命中有莫强求。乔峰太嗔,最后落得个自杀的下场,还杀了自己的未婚妻;慕容复太贪,不是皇帝命,再怎么营营役役也是白搭;段誉生来就是士子,再怎么无所事事也忠诚帝王;虚竹忠厚老实,与世无争,但最后可以说是标准的成功人士,身份极其显赫,什么都有了。
但乔峰是主角,因为其豪放大气,重情义。金庸也很看不起,所以乔峰处处见大,慕容复处处见小;萧峰出场威风八面,慕容复出场却偷偷摸摸;两人之间,高下立判。 原著中金庸多次写慕容复是[绝顶高手],多次说慕容复名不虚传。其实通过春秋笔法,原著中不断的讽刺齿冷,甚至不惜违反逻辑(个人觉得这种做法不厚道,太尖酸刻薄了)。其实我觉得《天龙八部》主角就是北乔峰南慕容,全文就是通过二人对比及与他人的对比完成的。
比如关于慕容复的年龄;慕容博有空抄七十二绝技,怎么没空指点儿子武功特别是参合指;慕容复可化解几百仗二人下坠之力却不能……;乔峰是南院大王,段誉是大理士子,慕容为什么还要与乔峰为敌?王语嫣如此美丽,他居然不动心,古代20岁以上早应该结婚了;父亲
做和尚了慕容复还不开窍;乔峰杀了自己妹妹,段誉没说什么,大理也没说什么。
言归正传,为什么齐名,因为在整个故事中,年轻高手只有他们二人是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练成的,不像段誉、虚竹、游坦之运气太好,金庸讨厌慕容复,不可能给他太好的运气。(金庸武侠人物倒霉指数排名第一的就是慕容复)。其余的高手,一般就是年纪较大浸淫多年。
而且当时武林青年才俊就数北乔峰、南慕容武功最高,所以“北乔峰南慕容”实至名归。
对比一下南北双雄,发现共同点太多。
1.武功高强,而且是扎扎实实练成的
2.都是某种程度的孤儿
3.都被别人冤枉过
4.知名度都很高
5.都有心病,一个太嗔,一个太贪
6.结局都较“壮烈”
北乔峰、南慕容,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