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艾斯吧 关注:318贴子:135,695

回复:这里很多朋友已经或者即将踏上社会,洒家就开个讨论帖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线果然是王道


79楼2012-05-01 10:51
回复
    阵阵是指什么方面深入一点呢,阵阵对什么感兴趣?有的的确是太浓缩了,不过范开的话又很多,比如第一页的某些东西要泛开写的话可以写十几页。本来也只是想些个比较正式的话题大家来讨论。
    


    80楼2012-05-01 10: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终身学习7】
      速读2.
      “不必为犹太人的流浪而悲伤,那手中的书本,便是他们袖珍的祖国“
      阅读速读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在局部地区试行必修了,在中国还刚刚长了一点新芽。这项技能如此重要,就再多啰嗦几句,以便有意训练的朋友找对路子。
      目前来说,速读训练有三个主要流派:
      1.超级速读流派。这个由韩国人首创,后来进入日本被丰富并在韩国和日本大受推广。这套训练方法通过“视”来带动“意”,强迫视觉快速移动,然后通过各种方法扩大人的视觉范围,并增强对文字信息的直观感知,并辅以调息方法帮助进入大脑的深层状态提高信息摄取率。如果掌握窍门长期训练的话,会有很大成效,不过相对来说入门的门槛还是很高,有些人进入了高级状态,而有些人则收效甚微,甚至有一些人强行去处音读欲望,却无法进入视觉感知信息的状态,结果“把芝麻丢了,却捡不起西瓜”,因此训练要谨慎。
      2.影响阅读流派。这套方法训练起来一般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就算训练没什么成效,其中许多技巧对常规阅读也是有帮助的。它有5个步骤:准备、预习、影响阅读、活化、超级阅读。关键是其中的影响阅读步骤难度很大,比较玄乎,相当于是超级速读流派中比较高级阶段的方法,门槛也比较高。
      3.右脑超级速读、波动速读。这套方法是日本人弄出来的,训练成功的话可以实现照相式的记忆和提取。不过套东西中有些很玄乎的东西,包括什么第六感等,本人持怀疑态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辨别。这套方法入门门槛更高,那一分钟100万字以上的阅读速度基本上都是这帮人搞的事。
      还好,你也不用那么害怕,中国有一些人通过多年研究提供了一些低门槛入门循序渐进到高级方法的路子。比较出名就是无声思维阅读观点,前面也已说了一点,有兴趣的话就去搜资料看论坛吧。
      天上转了一圈,最后回地面上想点实在的吧。知识信息是在爆炸,不过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本身,很多时候心智、智慧似乎才是重点。这两者孰轻孰重,各人意见不一。我个人把从信息看做左端、智慧看做右端,越是表层、过去、不变、具体的东西越靠近左端,越是深层、现在、变动、抽象的东西越靠近右端。越靠近右端,书上能找到的答案越少,最右端是0。所以,对速读这东西不要太痴迷,它只能帮你解决部分问题,平衡你的知识与智慧就好。好吧,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废话,年纪大了喜欢啰嗦,请原谅 - -


      81楼2012-05-01 11:44
      回复
        更正一下:2:影像阅读,不是影响


        82楼2012-05-01 12:10
        回复
          压力好大哦


          IP属地:上海83楼2012-05-01 14:29
          回复
            捏脸怪怕什么呢?那么多难捏的脸都捏过了这些个事还不都是小菜


            84楼2012-05-01 16:59
            回复
              旧记忆方面深入些就行


              IP属地:重庆85楼2012-05-01 17:01
              回复
                感觉要被社会淘汰啦


                IP属地:上海86楼2012-05-01 17: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记忆力1】
                  应阵阵要求,就记忆力的问题再深入讨论一些,- -这有点做学术的感觉了。
                  记忆力的局限。记忆的主要针对的是信息,对方法等需要实际操作加深印象的东西效用不大,而对未来的规划基本就没有作用了。就算是国际级的记忆大师也无法靠记忆来准备行程,他们都得借助日程备忘记录。
                  选择与忘却。我们不得不感谢上帝让我们具有记忆和遗忘的功能,这样让我们将快乐的事情常常回想,痛苦的事情慢慢忘却。(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确更擅长记住美好而不是痛苦。)另一方面,虽然我们的头脑的确可以记忆很多信息,但很多对我们并没有太多意义,有些甚至对人的情绪思想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记忆素材是要有所选择的。
                  记忆印象的主要因素:情感、感官、体验。总的来说就是增加了鲜活感和细节,这些都是右脑需要的刺激,说白了,“记忆需要讨好右脑”,左脑害怕复杂,右脑巴不得复杂。如果你经历过一些十分哀伤、恐惧的事,这些事对人的感官刺激十分强烈,过几十年之后你都还会记得它。再想想前面的联想记忆中“猴子”与“空调”吧,按照逻辑来,如果小一些细节,比如猴子就一动不动地静静地站在空调前面,这样似乎更省事,但这样的话回想起来反而难,因为这缺少细节的信息右脑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让它觉得太乏味了,它都不愿意去记,越是复杂的细节它越能打起精神来。这在速读中也可以说明——人们常规慢速阅读时右脑基本就是闲置的,闲得让它觉得无聊,而这时人还一动不动地坐着,右脑感受被关起来了,所以看书看着看着就想睡觉,只有在高级阶段的速读条件下,右脑才基本算是开始工作了,所以更能打起精神,理解更趋连续,信息获取效果也更好。
                  重复。对记忆来说,只做一次等于什么都没有做。如果一样东西很重要,你就得反复强化它。人脑遗忘曲线充分揭示了记忆的时间规律,开始遗忘快,后面遗忘快。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复习重复是记忆的重点,一般的信息人大概需要7次重复才能形成牢靠的记忆,有一种单词记忆法就是基于此来设计的,叫“7词32组循环记忆法”,像本人这种记忆力很一般的人用这方法1小时都可以记忆150个单词(平均长度约7个字母),之后再特定的时间浏览扫视几次就OK了,相信大家如果用的话会记忆更多。(!!不过请先不要用这种方法,关于外语后面洒家会全面来为大家分析,从右脑的宇宙观来看语言,你会看到一个更丰富、好玩、相对简单的世界!!)


                  87楼2012-05-01 18:11
                  回复
                    倒数第五行错了,是“开始遗忘快,后面遗忘慢”


                    88楼2012-05-01 18:16
                    回复
                      不会的啦,洒家这里只是说的目前的前沿和将来的趋势,早点进入右脑世界的话将来的工作、生活等都会轻松很多,起码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来捏脸打游戏啊,欢迎!
                      


                      89楼2012-05-01 18:19
                      回复
                        【记忆力2】
                        继续应玉腿的要求,对记忆力做最后一点补充,再深入就偏离本帖主题了。
                        抽象信息的直观逼近——思维导图、记忆树。请注意,这点对于整理和记忆历史、医学、地理等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它由来已久,几百年前,达芬奇在研究他的许多领域就画了几百张思维导图,今天人们研究发现它不仅有益于各种形式的学习记忆,而且能够激发创造力、组织力。思维导图举例:

                        相信大家也都接触过这个,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难以记忆的抽象信息尽量具化,强调了信息之间的关联、层次、发散,让右脑参与了记忆过程,因此记忆力会更加深刻。而且,当你十分清楚自己当前在复习的具体内容在宏观系统中的位置时,你就更安心和轻松,就像你先把地图印在了脑中再去森林中游玩一样。绘制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1.使用不同颜色来标识次序或层次等级并固定下来,这样复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2.表示联系的线条不要画的太中规中矩,随意一些,这样大脑看图的时候就比较轻松,工作效率高 3.写关键词,让这些词引导自己回想细节 4.适当画点小箭头、标识、符号表示对应的主题或关键字。
                        罗马室。上面说记忆力时使用的用自己熟悉的房间来关联信息的方法中自己的房间就是罗马室。不只是你的房间,只要能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地方都可以用来做联想的素材,比如你外婆家的房子、莫扎特故居的照片、宜家广告上富于艺术感的精美房间等。前面已经举例,不再说明。
                        记忆的敌人——压力、失眠。保持轻松的心情有助于记忆和学习,散步(轻松的呼吸,随意地看周围环境的细节)、舒缓的音乐、充足的睡眠、平和的心态等对提高记忆很重要。平静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由内而发的,引用尼布尔的宁静祷文——“主啊,请赐我安宁,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请赐我勇气,让我改变可以改变的事;请赐我智慧,让我分辨两者的不同”。


                        90楼2012-05-02 18:18
                        回复
                          【新语言1】
                          写在前面的话。
                          优异的外语能力将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和待遇,相信谁都不会怀疑这个。对于还在学校中的你,就更得关注你的外语技能了,因为它还直接关系着你的学业成绩好坏。
                          获得一门外语的时间是多长?1年?2年?10年?研究表明,我们获得母语的有效时间在1000小时左右,而在目前常规的教学方式下,获得一门语言所需的时间约6000~10000小时(视资质不同而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如果能够节约这几千个小时,是不是一件很划得来的事,拿出来玩或者利用它再多修一门语言?即便不能达到1000个小时,逼近它的话也算赚到了吧。
                          如果说前面章节的话题大家还不怎么熟悉的话,那么在这一部分,真心希望大家能讨论起来。我将探讨一些跟现在大学以及常规外语学习完全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大部分都是目前语言学界前沿得到公认的成果,我本人只提少量个人意见。这些前沿的技术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普及开了,实践证明也非常有效,在中国这神奇的国度,一切都似乎要慢半拍,学校那帮食古不化、误人子弟的外语教育工作者还在继续毒害着莘莘学子,浪费大家的青春,反倒是在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小众社会培训机构更能捕捉最新的技术(看不见的手就是要高明一些)。
                          可能你已经看过这方面相关的资料了,那就随便吐吐槽找找茬什么的,有一些观点我想你应该是绝对没看过的,是本人原创观点。不管怎么样,反正这个主题我是打算非常认真来写,一方面希望给还没有接触过的朋友传递一些前沿有价值的方法,另一方面是仔细整理自己的思路记录留存,以后自己也有用。


                          91楼2012-05-02 19:03
                          回复
                            外语渣渣


                            IP属地:浙江92楼2012-05-02 19: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出国的货你就装吧


                              93楼2012-05-02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