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古峰老师的全脑潜能课程。 古峰老师对课程的进程做了微调,感觉比上海课程更加紧凑更加吸引人,古峰老师的流畅自信风趣和游刃有余依然。 印象深刻的感受是,全脑潜能课程与古国治老师的课程类似,具有比较大的开放性,课程给学员的启发和延展性超出课程本身,票价足以赚回,学员中有各种职业形态的人,年龄差距也比较大,这次沈阳课程,有三位在校大学生,有作曲系的,有学平面设计的,有学工程的,他们的参与和体验分享,也说明和提升了这个课程的价值,很谢谢他们。 这次的新体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全脑,只是每个人的优势不太一样,自己有优势的,做起来就得心应手,那就好好充分发挥喽。不具备优势的方面,只要愿意,也是可以做起来的,只要给他信任,给他宽容,人都会学习和成长起来。 这次的新发现,沟通要记得自己的需要,一味的讨好和迎合对方的要求,效果不一定就理想。桥接(是这个词吧)很关键,沟通未果,可以试试桥接,合作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做游戏的时候,作为观察员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当一群人大家每个人只有片段信息的情况下,一个人越是详细描述一个物体,同组的其他人越是迷惑,越加慌乱,合作进行不下去,局面反而僵住了。标准适当降低,合作就出现转机,很有意思。这一点对我震动比较大,没必要紧张兮兮,有些事情呵可不就是过得去就行吗,想起来古老师的话,没有那么严重,呵呵。另外,观察中我还发现,当人不死死抱持自己的信念不放,就越接近事实。 这次的意外收获,了解拉近距离。人与人的隔阂,有时候往往因为不了解,恐惧和排斥就这样产生了。在观察和记录游戏的过程里,我发现,每个人的参与方式都不一样,无论是积极参与的,还是默默参与的,每个人都不可或缺。我细细的看,每个人都是那么可爱,真性情在那个时候暴露无遗。有一个组员,是我平时比较讨厌的那种人,比较好为人师,很讨厌的。做游戏的时候,我发觉,这种人真的很镇定,把握方向的能力很不一般,始终不渝的韧劲很强,最后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坚持和领导,这次课程使我对这个人的印象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会认为,有的同学参与度低,可是这次令我刮目相看,他们细密的感觉非常敏锐,还是在做游戏的时候,A同学始终默不作声,而当B 同学的描述用词有了一点点不同,A同学几乎是马上觉察到,轻声细语地提醒B同学,“你确信你说的是什么什么吗”。 这次课程有一个体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合作。现代社会的种种观念信条,似乎在无意识地把人训练成为战士和斗士,大家不知不觉地习惯于你死我活争胜负,斤斤计较求结果,却渐渐淡忘了,人与人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是互相欣赏彼此信任,是共赢。课堂上,那些默默助人的天使同学,是那么使我感动。那些斗士同学,也使我感慨良多,他们的实干精神和积极踊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个人都展露着自己,如同怒放的春花,争先恐后,我们每个人是多么爱自己啊。 说到享受过程,我发现,那些对结果不是特别看重的同学,相比较就比较平静,他们的合作意识也更明显。比如C同学和D同学,前者对目标兴趣不那么大,他的关注点是,嘿嘿,我们来试试有什么好玩的跟不一样的,微笑不时出现在C同学的面部,后者对团队的如何合作更看重,他的关注点是,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游戏过程中,用处境不乱形容陈同学再恰当不过了。 那些积极的参与者的表现则呈现两极分化,E同学如疾风暴雨,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第一个领导者是她,第一个宣布放弃的也是她。B同学F同学则是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最后确定结果的正是B同学和F同学。 发现超人。游戏总是给我们惊喜,孩子喜欢游戏,我们成年人也同样可以玩出新花样。游戏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状况,由于种种不可抗的原因,我做观察员的这一组难度加大了,而他们最终还是成功了,我由衷地钦佩F同学的超强记忆力和压力下敢于亮剑的李云龙精神,事实证明,超人是存在的。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类集体的潜能更是不可限量,我深深感到事情远没有人重要,信念也不是那么重要,人是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很重要的,真正尊重人,相信人,欣赏人,一切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