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吧 关注:1,020贴子:4,846
  • 0回复贴,共1

历史与国情有关,历史与需求无关。

收藏回复

三岁的孩子会说出“我想要.......”的话语,从而能够证明人的需求是天赋,是人性本身具有的能力。需求的来源是未知和好奇,已知事物是不会产生需求集中,只会为成为个体需要。
例如,古稀之年的老人妄求把握家庭内的财政大权,而不愿接受房屋装修或者自己不明白的事物或剥夺老人至尊权力的事物,是需要,并不是对发展和进步的谋求。且问,古稀老人如何代表青年人的先进性、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性?
在社会环境中,人类需求是有客观事物给予意识反馈,在意识中形成对比。 “为什么他们能而我们不能”这样的问句,这便是需求,而如今世界的发展格局由民众的幸福感来主导,社会的好坏,国力的昌盛取决于民众的归属感。没有对比就没有需求的不断变化,如朝鲜的幸福来自青蛙和井的典故。
地球的发展来源于竞争也就是群体与群体的竞争,高速发展必然摧残落后的文明。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的文明(思想、文化)同样如此。这不是文化侵略这是物竞天择。人类思想意识发展进化的必然选择。由此可见,国情不是人们拿来禁锢思想的借口,因为有比较就有需求。
思想越进步眼界越开阔越能产生比较,需求就越大。然而让人类落后思想在人类的思想进化中废止应当不给予保护的但挽救动物与挽救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动物的生存是人类的行为所致并非思想进步所导致。历史的存在的意义在于让人类记住过去而非给人类现在和未来指明道路。
考证历史中出现思想的正确与否,对未来没有指引作用。更不能拿历史来说明文化思想的优劣和有没有保护传承的需要!


1楼2012-04-24 19: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