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jǐn)。
关键点:
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①“谷”字在《道德经》中出现十次,其他九次都是利用它的本义比喻虚心、谦下、守静的态度。“神”字共出现八次,意义不同,有的甚至用作动词“起作用”之义,而从“神得一以灵”(三十九章)看,它可以是指“精神”,因此,在这里“谷神”只是比喻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对于君主来说,则同时意味着他们应该采取的最好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方针。其内容和第三章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大体相当,如和第五章联系,则和该章的“橐龠”之喻一致。所以“谷神不死”大概是说,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态度和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这与把“谷神”理解为“道”有内在的契合:“谷”的精神正是得道之人的精神。
②“牝”是雌性鸟兽,也用以指雌性鸟兽的生殖器,即产门。“玄”有“高远”、“深渺”等含义,在五十一章中就有“玄德”的说法,指谓最完全最崇高的德性,所以这里说“玄牝”,是对母性动物生育功能的赞誉。把“谷神”说成“玄牝”,显是针对“谷神不死”这一点作喻的,所以这既是说明“谷神”精神的永恒性,同时又对它的作用极加推崇、赞誉。因此,接着说明玄牝的产门是天地之根,其实是交代上面那样说的理由、原因。
二、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①玄牝的产门是万物之根(宗),也就是万物都来源于它,而“谷神”也就是玄牝,这也就是说:“谷神”,亦即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处事精神,或政治理念,是获得一切好处,使邦国长治久安的根本和保证。
②两个“是谓”应该在比喻的意义上去理解。第一个“是谓”可理解为“是以可以称为”的意思,以交代是在哪个特定意义上把“谷神”比作“玄牝”,并因而又可以把“玄牝之门”比作“天地根”;第二个“是谓”,本该说“乃是”的,因受前一“是谓”影响,才也说成“是谓”了。
前两句可翻译为:“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谷神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故而可比作玄牝,因为玄牝的产门,乃是天下万物所从生出的根。”
三、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①王弼本作“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②“绵绵若存”是以“谷神”作为主语的。
③此句中的“若”是助词,放在形容词后起表示形貌的作用,相当于“然”。
④“堇”或“勤”都同“仅”、“稀少”、“尽”的意思。
⑤因此,本句是说,(“谷神”的作用)绵绵不断,无穷无尽,怎么用也用不完。
本章乃是对上章把天地之间比作风箱而作的进一步发挥:天地无限、永存,故谷神不灭、不死;万物都生于天地之间,即生于虚空之中,因此虚空——玄牝之门乃万物之祖、之根;风箱“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所以“谷神”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