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不下去了,在1/5处,大概是王二年表后的不多那地方。私以为这主要是人生经历问题,很多事情,没经历过,或者没体验过那种矛盾情感,是不能理解别人的话的,不能够产生那种移情,也不能触动心灵某点。
这本书如果是十八九岁刚进大学时读,可能会是这样的反映:这什么鬼,这么流氓!还乱七八糟的,肉不肉,清水不清水。翻几页,扔,然后去看妥夫陀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
然而,我是在人生面临很大冲突矛盾迷惘时无意开了这本新书,一打开,就感到阵阵惊喜。作者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恶”与“丑”毫无掩饰,我看到了很真实的人生历程,这真实得对我来说还有点残酷。例如,我理所当然的认为男女关系是永远只爱一个人,并只和一个人××。而现在,我接受了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人在不同阶段,会遇见不同的人,把握当时就好,不要奢望太多。
以我现在水平,无法通读《黄金时代》,只是前面1/5能让我满心欢喜地精读,很多东西引起我的深思,后面的就看不下去了,我觉得后面的生活经历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套路延续从前的生活。
所以,后面的就只走马观花快速翻了一下,到3/5左右,把书合上了。看不懂!或者说是,因为才二十几岁,只能看王二三十岁以前的人生,王二三十岁后的人生,我不能理解,也欣赏不来了。
王二对性随心所欲态度,告诉了我,对于性不用死死压着,死压着是一种生活态度,遇到喜欢的人,在安全措施充分情况下随心释放是更美的生活态度。性是非常美的东西,是灵与肉的结合,喜欢一个人,想拥有他,就可以安全地结合,但不要想去永恒,把握此刻就好。不同人生阶段,形式所逼,走向了不同的路,遇上的人也不一样。有些人,过去了,只能活在封尘的记忆里。
第二,关于王二的人生年表。27岁前经历文革生活工作,27岁上大学,从学术道。31岁结婚,离婚……这种生活年表,给了正处于大四迷惘痛苦中的我一道希望的曙光。我6岁开始读书,到明年毕业整整读了18年书,每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早恋,逃过学,守过纪,考过8分,也考过满分,上过名牌高中,入过二流大学:23岁的我正在考研和工作中摇摆不定。王二年表给我一个启示是,全职读了18年书,感情生活上一直不够自由(遇到喜欢的人,却不能去喜欢。),想先去工作几年,看看能不能找到人生的自由,我没有创业致富成为马云的潜质,只能去做自己喜欢并且能做的事,而我,想做什么时,时间永远不会太晚,只要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