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所以精彩
——专访著名演播艺术家艾宝良
四月的北京,春意正浓。采访艾宝良老师的当天更是暖风徐徐,杨絮翩飞。
我们相约在一间不大的茶餐厅里。艾老师身着一件深色休闲装,为了遮阳他还特地戴了一顶帆布鸭舌帽,所以用“潮”这个字来形容当天的艾老师一点儿也不为过。在去餐厅的路上,我略表歉意地对他说这家餐厅没有包间,环境恐怕会很嘈杂。艾老师却笑着摆了摆手:“不用不用,咱们聊得开心就好。”这位作品数量高达120部的演播艺术家并没有像他讲述恐怖故事那样低沉阴郁,也没有像他演绎惊险传奇这般亢奋激昂。他所彰显的气质除了温和谦逊的大师风范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淡定和从容。
坐定后,艾老师简单看了看服务生递过来的酒水单,然后指着上面“柠檬红茶”的字样说:“就是它啦,凉的。”看着他亲和甚至有些可爱的样子,我突然想到:如果声音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百分之五十,那么此刻坐在我面前的,绝对是百分百真实的艾宝良。
陌生人指路,影响一生
1959年的一天,一个11岁的小男孩儿徘徊在北京里仁街大道上。正当他为自己的去向犯难的时候,一位过路的陌生人告诉他:“孩子,你要找的戏曲学校在那边儿。”陌生人边说边向路口的右边指了指。小男孩儿感激地道了谢,随即朝右边的方向奔去。
这个小男孩儿,就是艾宝良。
“你知道吗?有时候,一个与你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就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多年之后的今天,艾老师再次提起这件事情依旧两眼放光,他喝了一口红茶,接着说:“在北京有两所戏曲学校。巧的是,它们都坐落在里仁街,街左边是北京戏曲学校,街右边是中国戏曲学校。如果那个人朝左指路,那么我的一生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11岁的艾宝良对中国戏曲没有太深的认识,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当年报考戏曲学校的动机仅仅是“好奇”。但艾宝良的表演天分在初试就有所彰显。考官让他做端茶送水的动作,年幼的艾宝良佯装手里握着水杯,一边左右来回换手一边挪着小碎步前进。细心的考官发现了这个细节,便问他:你端茶的时候为什么来回换手呢?艾宝良大声回答:因为水烫呀。就这一个简单的细节,让年仅11岁的艾宝良顺利考入中国戏曲学校。
入学之后才发现“唱戏”并非像他想的那么“好玩儿”。每天除了苦练专业基本功以外,戏娃儿们还得喝难以下咽的米粥。“粥喝的太多,每天晚上我都尿炕。”艾老师边说边笑:“最重要的是学校里的氛围让我很不习惯,感觉好像回到了封建社会。老先生每天都端着一个特大的杯子,和我们都以师徒相称。”
虽然有太多的不习惯,但艾宝良还是坚持完成了学业。在中国戏曲学校学戏的七年不仅让他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这种 “文化部直属正规院校毕业生”的身份也给艾宝良之后平步青云的职业生涯提供了一种强劲的助力。“中国戏曲学校”这个最初的点在艾宝良的生命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枝叶之所以茂盛是因为有强大优质的根须在时刻提供着无尽的养分。
不过,绕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主题,单凭“陌生人指路”这个小小的插曲,就足以让我们对人生的神奇与美妙感慨万千了。
一不小心,变成“恐怖大师”
严格地说,艾宝良演播的第一部作品是当年他在江苏连云港文化局工作时为当地电台栏目《云台山的传说》录制的几则民间故事。作品虽然不多,流传也不算广泛,但就是这几则短短的民间故事让艾宝良在1992年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从连云港回京后,每天百无聊赖,就在办公室听我之前演播的《云台山的传说》。”艾老师略显激动:“后来,一位朋友听了之后,决定把我推荐给电台。”
第一次在北京文艺广播电台试音的场景,艾宝良更是记忆犹新。当他将小说《天网》中的第一句话脱口而出的那一刻,站在录音室外的栏目负责人若有所思的说了两个字:不够。就这一句简单的“不够”,使压在艾宝良心中的石头彻底落了地。因为在播音界,“不够”的意思是说演播者没有完全放开,力道不足。言外之意就是该演播者还有改善的空间,可以录用。“如果当时栏目负责人说‘过了’,那就坏事儿了。”艾老师耸了耸肩,眼神里透出一丝得意:“后来我就正式演播了这部小说,张平的《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