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践者的锲而不舍——在广西偏僻山区做教育实验的德国青年卢安克 (ZT)
更多的中国人应该了解他
他最怕别人这样描述他:“一个外国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贫困的山村,愿意吃苦,具有崇高的精神。”这不是他谦虚,而是他非常担心媒体误读。在他看来,一旦成为公式化的先进人物,很容易把许多标签贴上身,活生生真实的自己反而消失了,那肯定不是他——卢安克.
从广西首府南宁往西北方向前行约308公里,就到了一个叫东兰的县城。新的公路刚刚修好,如果没有碰上下雨塌方的话,坐中午12时的中巴车,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一个叫板烈的村庄。
卢安克(EckartLoewe),这个来自德国的青年人,就住在板烈小学简陋的教具管理室里。床是上下铺,上铺放着一大堆书。小偷总以为这个老外身上一定有钱可偷,于是瞅准卢安克不在时撬窗而入。小偷挺恼火,根本见不到什么钱,只好拿走了手电筒。
这个满头金发、高大而瘦弱的青年人,说话时的语气平和舒缓,不急不躁;当你和他说话时,他整个身体向你前倾过来,那一双银灰色的眸子专注地望着你。他穿一件宽大的假冒名牌运动服,显得瘦削,也许是缺少营养所致。
一年前,卢安克刚从林广屯搬到这里,继续教书(他负责教五年级的美术课)、研究和翻译,通过小学教育实验来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成书。
“成熟不意味着理想的放弃”
卢安克代课的乡村教室
卢安克,德国汉堡人,今年32岁。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1990年夏天的那次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这个德国青年的人生——从此中国广西的这片乡村成了卢安克实现理想的热土。1992年夏,他来中国东南大学留学,1993年2月转学到广西农业大学,与一群来自广西农村的中国同学朝夕相处。
卢安克从1999年开始在中国农村义务教书。他发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普遍问题,比如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压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又比如过于注重应试,忽视了素质的培养。他想告诉天下的家长: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他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父母应当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之所以选择去农村,是因为卢安克觉得,山区农村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
一个学生曾对他说:“我一方面觉得你像大人,另一方面又像小孩。”卢安克说:“如果成熟意味着对理想的放弃,我不愿成熟。”
经过努力,卢安克到广西阳朔中学教初一、初二。学校还同意他自由选择上课方式,但卢安克不能接受学校发的500元工资,只接受了免费食宿。因为他做的是义务教育。后来,卢安克又先后找到了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大坪子八一初中和东兰县隘洞镇的初中教书,教授地理、美术和英文。
“仅仅为钱工作,是可惜的”
很多人不能理解卢安克为什么不去挣钱。来中国前,他的父亲,一个退休老师,也很担心儿子今后不能赚到钱。
为了尊重父亲,卢安克找了一份能赚钱却并不适合他的工作——卡车装卸工。他每天要扛3000个包。因为累,回到家倒头就睡。他把赚到的钱全部交给了父亲。他告诉父亲一个道理:仅仅为了钱去工作,是可惜的。
后来,卢安克的父母理解他了,还资助他现在的工作。卢安克眼下用的钱,都是父亲从退休金里省出来的。不过也不多,一年5000元人民币,直到今年因为欧元升值和德国银行利息增加的原因,才变成了1万元。即使这些不多的钱,大部分也是用在复印资料和捐款上,还用于学生的医疗费,剩下的归他和学生一起用。他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花费了数年的心血,可是他对出版社的要求是:稿费多少不计较,但希望把书价定低一点,让更多读者能买得起。出版社后来给的4000元稿费,他直接让出版社捐给成都一所学校了。在德国,有不少人钦佩卢安克,便捐钱给他,他很快把钱转捐给了香港的一个教育基金会。
卢安克在各地奔走,总是坐慢车、买最便宜的硬座票甚至是站票。到了乡下,他尽量搭乘农民的拖拉机。他说,看见农民辛苦而自己坐轿车,心里不舒坦。他在广西几个地方教书,人家多半免费提供食宿,他每月的花费一般不到100元。
卢安克不是没有办法挣钱。以他的知名度,到处都有学校想跟他“合作”,或请他去讲课。可卢安克知道,一些学校在乎的不是他的教育方法,而是想借他做广告。他们看重的是赚钱,根本不敢给他一个真正的实验机会。卢安克说:“一个人其实用不了那么多钱。如果一个人利用他的所谓名气去挣钱,今后人们就不会相信他了。”
“我满足不了学校标准”
更多的中国人应该了解他
他最怕别人这样描述他:“一个外国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贫困的山村,愿意吃苦,具有崇高的精神。”这不是他谦虚,而是他非常担心媒体误读。在他看来,一旦成为公式化的先进人物,很容易把许多标签贴上身,活生生真实的自己反而消失了,那肯定不是他——卢安克.
从广西首府南宁往西北方向前行约308公里,就到了一个叫东兰的县城。新的公路刚刚修好,如果没有碰上下雨塌方的话,坐中午12时的中巴车,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一个叫板烈的村庄。
卢安克(EckartLoewe),这个来自德国的青年人,就住在板烈小学简陋的教具管理室里。床是上下铺,上铺放着一大堆书。小偷总以为这个老外身上一定有钱可偷,于是瞅准卢安克不在时撬窗而入。小偷挺恼火,根本见不到什么钱,只好拿走了手电筒。
这个满头金发、高大而瘦弱的青年人,说话时的语气平和舒缓,不急不躁;当你和他说话时,他整个身体向你前倾过来,那一双银灰色的眸子专注地望着你。他穿一件宽大的假冒名牌运动服,显得瘦削,也许是缺少营养所致。
一年前,卢安克刚从林广屯搬到这里,继续教书(他负责教五年级的美术课)、研究和翻译,通过小学教育实验来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成书。
“成熟不意味着理想的放弃”
卢安克代课的乡村教室
卢安克,德国汉堡人,今年32岁。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1990年夏天的那次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这个德国青年的人生——从此中国广西的这片乡村成了卢安克实现理想的热土。1992年夏,他来中国东南大学留学,1993年2月转学到广西农业大学,与一群来自广西农村的中国同学朝夕相处。
卢安克从1999年开始在中国农村义务教书。他发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普遍问题,比如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压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又比如过于注重应试,忽视了素质的培养。他想告诉天下的家长: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他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父母应当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之所以选择去农村,是因为卢安克觉得,山区农村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
一个学生曾对他说:“我一方面觉得你像大人,另一方面又像小孩。”卢安克说:“如果成熟意味着对理想的放弃,我不愿成熟。”
经过努力,卢安克到广西阳朔中学教初一、初二。学校还同意他自由选择上课方式,但卢安克不能接受学校发的500元工资,只接受了免费食宿。因为他做的是义务教育。后来,卢安克又先后找到了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大坪子八一初中和东兰县隘洞镇的初中教书,教授地理、美术和英文。
“仅仅为钱工作,是可惜的”
很多人不能理解卢安克为什么不去挣钱。来中国前,他的父亲,一个退休老师,也很担心儿子今后不能赚到钱。
为了尊重父亲,卢安克找了一份能赚钱却并不适合他的工作——卡车装卸工。他每天要扛3000个包。因为累,回到家倒头就睡。他把赚到的钱全部交给了父亲。他告诉父亲一个道理:仅仅为了钱去工作,是可惜的。
后来,卢安克的父母理解他了,还资助他现在的工作。卢安克眼下用的钱,都是父亲从退休金里省出来的。不过也不多,一年5000元人民币,直到今年因为欧元升值和德国银行利息增加的原因,才变成了1万元。即使这些不多的钱,大部分也是用在复印资料和捐款上,还用于学生的医疗费,剩下的归他和学生一起用。他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花费了数年的心血,可是他对出版社的要求是:稿费多少不计较,但希望把书价定低一点,让更多读者能买得起。出版社后来给的4000元稿费,他直接让出版社捐给成都一所学校了。在德国,有不少人钦佩卢安克,便捐钱给他,他很快把钱转捐给了香港的一个教育基金会。
卢安克在各地奔走,总是坐慢车、买最便宜的硬座票甚至是站票。到了乡下,他尽量搭乘农民的拖拉机。他说,看见农民辛苦而自己坐轿车,心里不舒坦。他在广西几个地方教书,人家多半免费提供食宿,他每月的花费一般不到100元。
卢安克不是没有办法挣钱。以他的知名度,到处都有学校想跟他“合作”,或请他去讲课。可卢安克知道,一些学校在乎的不是他的教育方法,而是想借他做广告。他们看重的是赚钱,根本不敢给他一个真正的实验机会。卢安克说:“一个人其实用不了那么多钱。如果一个人利用他的所谓名气去挣钱,今后人们就不会相信他了。”
“我满足不了学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