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垢吧 关注:427贴子:10,947

回复:【一向专念】《茅篷札记》第二辑——圆因法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8.净心即佛
《宗镜录236页》
了了识心,惺惺见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
念念佛心,心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
净戒律心,净心即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
89.劝世人念佛好
劝世人,念佛好,持斋念佛终身宝,
急回头,莫说早,三岁孩童容易老。
无常到,莫大小,不分贵贱与王侯。
年年多少埋荒草,看来名利总成空,
不如回头念佛好。


50楼2012-04-21 20:05
回复

    90.色空如梦本同
    迷者将空作色,悟者以色为空,
    迷兮悟兮如梦,色兮空兮本同。
    91.竭力放生
    圆瑛大师说:
    学佛者,不仅持律戒杀,尤当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92.不见有德
    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有德,不见有过,故其过山积,不见有德,故德天高。
    《印祖法语》


    51楼2012-04-21 20:05
    回复
      2025-05-10 11:06:29
      广告

      93.憨山大师念佛偈
      憨山大师念佛偈~
      佛土全摄一句中,是真如来异方便;
      当在了了分明时,更无再起差别见。
      94.错认红尘是家乡
      错认红尘是家乡,三十年间梦一场;
      而今感悟皆空幻,袈娑和泪礼空王。
      95.此身须向今生度
      此身须向今生度,莫待来生与后生。


      52楼2012-04-21 20:06
      回复

        96.息念返照
        怒气易张,惟息念以观理,则怒自平。
        浮情易起,惟返照以观心,则浮自定。
        97.真空难解
        真空难解,应须妙得指归,若空有之文,皆堕邪见。
        《宗镜录103页》
        98.设身处地扪心想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53楼2012-04-21 20:07
        回复

          99.清净心
          清净心智如世黄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无为法宝非浅非深,诸佛菩萨了此本心。
          100.盲禅不可依从
          印光大师说:每有聪明人,涉猎禅书,觉其有味,遂欲以禅自命,以为通方高人,皆属不知禅净所以,妄自尊大之流类。如是知见,断断不可依从,依之则了脱生死,恐经尘点数劫,尚无望也。


          54楼2012-04-21 20:07
          回复

            10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102.因果分明
            专谈道理失人情,顾了人情无理评;
            情理从来难两顾,唯将因果论分明。
            103.念佛为正功夫
            念佛是开显本性,为正功夫。诸位修此法门不成功,则可断言修其余法门,皆不能成就。若离此法门,汝等能成就,吾即为大妄语,即入地狱。
            《李老全集》


            55楼2012-04-21 20:08
            回复

              104.等觉犹忏
              忏即是忏悔,无论修学何法,不忏,必无可成之理,等觉犹忏,遑论凡夫。
              105.造寺不如救命
              正念法经云:
              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
              106.聪明不能敌业
              古德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念阿弥佛陀,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56楼2012-04-21 20:10
              回复

                107.净宗之妙
                唐.海东大师云:
                ‘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可见净土宗之妙,首为凡夫得度也。
                108.智者慎勿造因
                害人之术,适以自害,智者慎勿造因。
                《印光大师》
                109.得意莫忘失意时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7楼2012-04-21 20:11
                回复
                  2025-05-10 11:00:29
                  广告

                  110.出世间大孝
                  出世间大孝~
                  奉告诸人,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周岁,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报劬之恩,不可不知此。
                  《竹窗随笔》
                  111.三世诸佛之略戒经
                  诸恶莫作二句,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切勿浅视,当从举心动念处审察,若能推致其极,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余福慧果位乎哉!
                  《印祖嘉言录133页》


                  58楼2012-04-21 20:13
                  回复

                    112.弄巧成拙
                    印光大师云:修观想实想,或致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113.李炳南老居土说放生
                    李炳南老居士说:
                    放生,并非谁倡谁效,善道自然同耳。两教放生之经典各有记载,多不胜举,查书当知。
                    114.依法不依人
                    佛开示弟子依法不依人,无论何人名气多大,学问多高,如其所说,不合佛法真理,即同魔说,不可听信。


                    59楼2012-04-21 20:14
                    回复

                      118.形骸为桎梏情识是戈矛
                      云烟影里现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
                      群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119.净心念佛
                      念佛人,要心净。净心念佛净心听,
                      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120.爱因斯坦说
                      爱因斯坦,为美国杰出物理学家,发明相对论,并有‘原子弹之父’之尊称。他曾表示‘我深信现今时尚以科学理论来解释人类生命的所谓公理,则不单只是完全的错误,而且这种看法,应该受到指谪。’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61楼2012-04-21 20:16
                      回复

                        121.贪求安养厌娑婆
                        韶华须惜莫空过,三界横超念弥陀,
                        要证菩提无别法,贪求安养厌娑婆。
                        122.凡心应勤扫
                        心净何劳扫,凡心应勤扫,
                        扫尽心地尘,疾得成佛道。
                        123.参禅非现今人宜学
                        印光大师云:
                        参禅一法非现今人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决择,二则学者不知禅之所以,名为参禅,实为误会。


                        62楼2012-04-21 20:16
                        回复

                          124.放生为众善之先
                          不杀为诸戒之首,放生为众善之先。
                          《谛闲大师》
                          125.聪明与智慧之界限
                          聪明与智慧之界限~
                          耳听能察而不谬,谓之聪。
                          眼看能察而不错,谓之明。
                          通达有为之事相,能以决断谓之智。
                          通达无为之空理,安忍于法谓之慧。


                          63楼2012-04-21 20:17
                          回复

                            126.邪魔外道
                            若有暗地里口传心受之妙诀,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
                            《印光大师嘉言录》
                            127.弘一大师论念佛法门
                            弘一大师对‘念佛法门’只强调几句话:念佛,是佛学里最切实,最简单,最生动的门径。可是却为了他的简单,切实,没有深奥的玄理,使知识份子怀疑。对这门行径,用直觉比理解更重要,你先不要问‘极乐庄严世界在何处’。你要先肯定是否能虚心接收这项法门。当你走进这个门里才感觉这个世界不是单纯,而是深奥、华丽。’
                            《弘大师传》


                            64楼2012-04-21 20:18
                            回复
                              2025-05-10 10:54:29
                              广告

                              128.学道如钻火
                              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
                              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
                              129.柏拉图说
                              柏拉图为古代希腊著名学者,世人常誉之为‘哲学之父’。他曾表示:‘凡人在世间有一罪者,在死后当受十倍的惩罚’。‘凡人在世有公道而勇敢者,在死后每一项亦受十倍的报酬。’因此主张有因果和轮回的现象。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130.信愿行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愿行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


                              65楼2012-04-21 2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