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努力吧 关注:7贴子:142
  • 6回复贴,共1

申论:垄断行业薪酬问题(模拟作文)

收藏回复

  • 218.6.127.*
为什么会出现国有垄断企业?(200字)

国有垄断企业的形成要从其形成的行业属性上来看,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1.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其基本特征是销售量巨大而稳定,利润丰厚,是税收的支柱,如眼烟草,盐业等.
2关乎国家民生的重大战略行业,这些行业涉及我的生产发展,科技,人民生活进步的最关键领域,如铁路,石油,电力等
正是这些行业的重要地位,国家出于深远的战略考虑,在改革开发的同时就把上述两个方面的相关行业以国有企业形式垄断或者半垄断的经营,避免其遭遇外来资本的侵入与市场风险的影响使其更稳定的为国家服务,也就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电信,中国石化,国有四大银行等国有垄断企业


1楼2006-12-04 22:45回复
    • 218.6.127.*
    国有垄断企业为什么薪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00字)


    1.体制错位:国有垄断企业,他们几乎脱离或者半脱离了市场的规律独占或者大量占有市场份额而使其利润巨大,又由于在产权体制上的错位,在没有利润索取权同时却拥有利润分配权,这就造成垄断企业将利润不一价值最大化下将利润分光吃净,造成工资的膨胀.
    2.监督不利:国家对垄断企业的利润监督在立法和实际操作中都不到位,特别是实际操作中甚至出现了垄断企业用政策对抗监督.而国家监督者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妥协最后导致只能任其涨工资.
    正是内部体制已经外部的监督的漏洞的存在直接促使了垄断企业工资的不合理上涨


    2楼2006-12-04 23:28
    回复
      2025-05-20 12:52:33
      广告
      • 218.6.127.*
      明天将会有1K字的大作文出现,一定要+U

      OYE


      3楼2006-12-04 23:38
      回复
        • 220.160.241.*
        草稿件2

        近年随着电力,烟草等一些国有垄断企业的不合理高薪问题被媒体和舆论暴光,又由于今年国家的颁布的一系列针对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问题的政策出台,使的国有垄断企业薪酬问题成会了社会讨论的焦点.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公平问题,更是我国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中又一个重大课题,它影响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以及产生的成效. 
        国有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问题放任其发展将会对我国带来以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国有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使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并削弱了对国家命脉的控制力.其次国有垄断企业员工不合理的薪酬将直接扩大社会贫福差距,激化社会矛盾使和谐社会的国家大计受到直接的冲击.
        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从其原因来着手,薪国有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问题的原因是由以下多种因素触发的:
        1.国有垄断企业的高薪问题首要因素在于它在产权和所有制度上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这种缺位现象的直接诱因是国有垄断企业拥有完整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却没有独立承担责任的产权,也就是说国有垄断企业拥有管理者而无明晰的所有者,这样它就缺少了企业的基本市场特性又因其天然独占或领导着某一块市场,这样在没有利润索取权却有剩余价值分配权的管理者思想里,面对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面对自己的特惠政策,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所有者的第一目标自然就可能被那些不是企业所有者却是垄断企业管理者所忽视,而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在把利润部分的交给国家的同时,剩下巨大的价值空间就被拥有分配权的他们分干吃净.可以这样说产权所有制度上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和没有利润索取权却有剩余价值分配权的管理者为垄断企业分瓜企业利润制造不合理的薪酬创造了机会.
        2.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在对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分配的制度制定存在问题,如中国石油在今年的国际原油的涨价中净利润1200亿,而实际上缴的税收和国家利益依然是原定计划的,而中石油在国内推迟几天降价国家就需要补贴100亿,这样的利润分配说明了国家在垄断行业利润分配上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适时制度没有能代表全民将利润拿足,为垄断企业留下可以分配的不合理的巨大利益空间
        3.外部监督规范的不统一不协调是国有垄断企业薪酬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如邮政,水电等垄断企业在进行产品涨价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采取价格听证会的形式,而国家有关部门对于要求相干垄断企业拿出产品涨价依据的时候,垄断企业总是不了了之,如最近的邮政邮资的涨价.更严重的是当国家对国有垄断企业进行深入成本监督时,国有垄断企业往往会利用优惠政策进行对抗,最典型的就是年初的电力系统.
        正是由于内部有不合理分配的机会可能,而剩余价值又由于不合理的政策而
        特别巨大,外部的监督的不成功,直接使垄断企业的利润被分干吃净其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员工薪酬不合理的涨起.
        针对上述原因,我个人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对个人收入要落实加总纳税;第二,对垄断行业要打破垄断,允许其他企业进入平等竞争;第三,对能源行业要征能源税,因为能源价格提升是赶上了国际市场的大气候,收益不应归企业所有;第四,对于一些确实不能开放竞争的行业,直接由国家确定工资标准发钱,但前提条件一是国有独资,一是绝对的行政垄断。


        5楼2006-12-07 23:22
        回复
          • 220.160.229.*
          稿3

          近年随着电力,烟草等一些国有垄断企业的不合理高薪问题被媒体和舆论暴光,又由于今年国家的颁布的一系列针对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问题的政策出台,使的国有垄断企业薪酬问题成会了社会讨论的焦点.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公平问题,更是我国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中又一个重大课题,它影响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以及产生的成效. 
          国有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问题放任其发展将会对我国带来以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国有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使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并削弱了对国家命脉的控制力.其次国有垄断企业员工不合理的薪酬将直接扩大社会贫福差距,激化社会矛盾使和谐社会的国家大计受到直接的冲击. 
          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从其原因来着手,国有垄断企业不合理薪酬问题的原因是由以下多种因素触发的: 
          1.国有垄断企业的高薪问题首要因素在于它在产权和所有制度上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这种缺位现象的直接诱因是国有垄断企业拥有完整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却没有独立承担责任的产权,也就是说国有垄断企业拥有管理者而无明晰的所有者,这样它就缺少了企业的基本市场特性又因其天然独占或领导着某一块市场,这样在没有利润索取权却有剩余价值分配权的管理者思想里,面对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面对自己的特惠政策,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样的所有者的第一目标自然就可能被那些不是企业所有者却是垄断企业管理者所忽视,而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在把利润部分的交给国家的同时,将剩下巨大的价值空间利用分配权分干吃净.可以这样说产权所有制度上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和没有利润索取权却有剩余价值分配权的管理制度为垄断企业分瓜企业利润制造不合理的薪酬创造了机会. 
          2.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在对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分配的制度制定存在问题,如中国石油在今年的国际原油的涨价中净利润1200亿,而实际上缴的税收和国家利益依然是原定计划的,而中石油在国内推迟几天降价国家就需要补贴100亿,这样的利润分配说明了国家在垄断行业利润分配上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适时制度没有能代表全民将利润拿足,为垄断企业留下可以分配的不合理的巨大利益空间 
          3.外部监督规范的不统一不协调是国有垄断企业薪酬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如邮政,水电等垄断企业在进行产品涨价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采取价格听证会的形式,而国家有关部门对于要求相干垄断企业拿出产品涨价依据的时候,垄断企业总是不了了之,如最近的邮政邮资的涨价.更严重的是当国家对国有垄断企业进行深入成本监督时,国有垄断企业往往会利用优惠政策进行对抗,最典型的就是年初的电力系统. 
          正是由于内部有不合理分配的机会可能,而剩余价值又由于不合理的政策而特别巨大,外部的监督的不成功,直接使垄断企业的利润被分干吃净其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员工薪酬不合理的涨起. 
          针对上述原因,我个人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若干允许行业的垄断局面,动摇垄断企业经济基,迫使垄断企业不得不将原来用于不合理分配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竞争力,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国有资本的流失还可以增强社会良性竞争力.
           而对于必须国有垄断的行业,国家应该对其实行统一的收入管理,直接由国家来确定其收入的形式种类以及数额.另外对能源行业要征能源税,因为能源价格提升是赶上了国际市场的大气候,收益不应归企业所有
           以上\都是力求从根源上最大化遏制不合理利润分配的基础.
          2.改革监督机制,对于垄断企业的生产成本,价格制定,利润实行同意规划化管理,避免出现或者发现问题后无法可依或有法可依却有漏洞可承这样的情况,具体包括统一的价格听政会制度,标准的国家价格工资问询审查机构等.
           而对已经确定发生的不合理的薪酬问题国家应该改变过去的以罚款单位为主转向针对个人特别是管理者个人行政责任为主,原本针对国有企业本身的处罚并不能真正惩戒握有实际利益分配的管理者,即使处罚到个人也比较轻无法形成震慑作用.而一但以追究个人为主则直接使拥有管理权利的个体受到直接的监督,从分配权机制上控制薪酬的分配.
           以上2个方面一是对不合理利润空间的控制,另一是对管理机制上握有分配权的控制.在权力和不合理利分配润2方面的监督下,国有垄断企业的薪酬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善


          6楼2006-12-10 21:29
          回复
            • 221.130.99.*
            fgfj


            7楼2007-01-12 23:01
            回复
              • 220.201.62.*
              毫巴


              8楼2008-05-13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