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吧 关注:2,964,242贴子:44,745,556

70后小瘪三的往事

收藏回复


小瘪三,按说都是进入了不惑之年,不应该叫小瘪三了,可是依然活得像个小瘪三。
小瘪三,已婚了,有个孩子,。媳妇也没有工作,在一个二线城市生活,
挣得也不多,所以活得很累,很累。
好在小瘪三上班不是很累,所以可以在电脑上,打打字什么的。抒发一下情怀,感叹一些人生什么的。
以前是胸怀壮志,现在已经进入了感叹岁月了。
下面的就是小瘪三抒发的点点滴滴,油盐酱醋
凌乱的很,无聊的很。
符合小瘪三的思考习惯吧。


1楼2012-04-17 15:09回复
    70后的人对于这个时代感觉越来越无奈,好像已经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了。上有老,下有小。已经无法在抒情了。只能“老牛不用扬鞭自奋蹄”了,只能低着头拉车了。
    刚开始还是对80后不齿的,觉得这些年轻人真不靠谱,结果90后,一出来就闪瞎了眼睛,那五颜六色的头发,那闪闪发光的耳钉,都是那么的灼灼生辉,就想黑夜中的萤火虫,那么夺人眼球。也只能像阿Q一样低低的声音说几句:现在的孩子太有个性了,其实,更多的是嫉妒。嫉妒人家敢于亮出自己的感受,而自己只能心里想想,还不敢说,怕人家说自己老不正经吧。
    也只能找几个同样是70后的人,一块在啤酒摊上,喝着扎啤,嘴里压着板筋说,我们那时候如何如何了,。。。。。。
    着实悲哀。
    上面引用了一句周星星同学的台词,同样对于他,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80后,90后,也是没有印象。
    不过我发现,beyond
    倒是不分年龄界限,到现在依然流行,看来好东西值得永远,好歹能找到一点共同点。
    


    2楼2012-04-17 15:10
    回复
      2025-07-26 12:57: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时候,还没有承包责任制。还是生产队,一切都是集中的。大队是村里的,一个大队分好几个小队,我们村分了10个小队,我在八队里。每天,小队长会敲挂在大树上的一块断的铁路铁轨,发出“当当当当”的声音,就是提醒大家,要开工了,开始干活了。
      男劳力是一个工分,妇女算半个工分。负责后勤的也是一样。
      我记得队里有一个大屋子是饲养牲畜的,队里的所有的牛,马,骡子,都在那里面喂,里面有很臭的牛粪味,可是有时候闻着还是很好闻的,也许这就是小时候撇下的毛病吧。一般在耕地的时候,要加料的,就是把各种豆饼,花生饼,铡碎了,添到草料里面,喂牲口吃。小孩子有时候也围着看,无非就是为了能得到一块花生饼,花生饼很香的,吃起来味道还是不错的。估计现在的大多数人是吃不到这东西的。
      


      3楼2012-04-17 15:12
      回复
        一般分东西的时候,很少能分到东西,因为每年辛辛苦苦的也就挣那么几十个工分,能分到几代苞米,就不错了,如果家里男劳力多一些,还好,那样计算的工分能多一些。农村为什么多生孩子,还喜欢男孩,也许和这个有关吧。白面是要过年几乎也见不到的。更多的是吃的地瓜面,用地瓜面做的煎饼很好吃,甜丝丝的,可是吃多了也不舒服,还有豆面做的煎饼,味道真的不错。有时候,吃煎饼没有东西卷到里面,就摸一些猪油在里面,也是很香的。记得小时候,最大的享受是能够在煎饼里面卷上一根油条,吃,太香了啊。真的很好吃。
        小时候,街上有一个卖豆腐的,每天都会吆喝着来,我看了一个村里放的电影,里面有个县太爷很像他,我一直以为他是从那里面出来的,又干上了卖豆腐。因为他的嘴有点歪,我曾经学着吆喝,结果让他追到我家里,给大人说了。
        


        4楼2012-04-17 15:13
        回复
          等到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分田到户了。家里分了一头花牛。耕地,拉东西都靠它。记得上小学,老师让订阅杂志,给了五元钱,订了一大堆报纸,杂志。让同学们很是羡慕。
          那时候,上学还是在村里上学,后来集中教学,就搬到镇上去了,大约20分钟,走着过去。那时候,不流行家长接送的,无论大小,小学一年级开始,都是自己跑着上下学的,中午放学了,跑回家吃饭,吃完了再回去上学,社会治安好的很呢,不用担心什么汽车啊,拐骗啊,好像也没耽误上学的功课。心理也没受到什么创伤。倒是现在的小朋友们,家长们,为了孩子,弄出来好多新概念,学区房,接送,托管班,特长班,啥啥的,好似也没起多大作用。每每想起这些,也是不免的唏嘘感慨。


          5楼2012-04-17 15:14
          回复
            小时候,电灯还没有普及,最早的用电印象是,从变压器那里拉过来一条线,挂了一个200瓦的灯泡,明晃晃的亮一晚上,一般都是家里有个红白喜事的才用。也有的用汽灯,就是烧油的,也很亮,一般村子里,有说书唱戏的,会弄这么一个灯
            来照明。说完了,第二天,拿着布袋子,挨家挨户的要一些粮食,然后卖掉了,糊口。有的家庭是用嘎石灯,就是电石,敲下来一块,放到一个有灯头的小铁桶里面,浸到水里面,也很亮。有的家庭会点煤油灯,外面罩着一个玻璃罩子,有灯捻子,可以控制亮度的,唯一的不好处处,第二天醒来了,发现鼻孔里是黑黑的煤灰,有很重的煤油味。
            


            6楼2012-04-17 15:15
            回复
              那时候提到很多的口号是,到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感觉2000年是那么的遥远。遥不可及。那时候的农村老师还是挺尽心的。舍得打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宁愿让你们现在骂我,不愿意你们将来一辈子骂我。现在想想,那时候都是好老师啊。现在的老师能如此尽心的可是少之又少了,连幼儿园的老师都吃拿卡要了,天天让孩子给家长要东西,送到幼儿园。这个有什么未来?很是疑惑。
              大叔不是在这里愤青,也不是发牢骚。
              就是把大叔的一点感悟整理出来,梳理下自己的记忆吧。
              不要喷,不要拍。
              安了。
              


              7楼2012-04-17 16:07
              回复
                那时候,小瘪三的视野从来没超过镇上,方圆一公里的圆直径,就是全部的活动区域。小瘪三老内向了,内向的,从小就不敢喝女孩子说话,觉得那是在耍流氓。上小学的时候,有个女孩子很喜欢和小瘪三说话,下了课,就围着小瘪三不停的说话,小瘪三觉得这个女孩,有想嫁给小瘪三的阴谋,果断的不和她交往了。多年以后,等想恋爱了,人家姑娘抱着孩子说:老同学,好久不见了,情何以堪啊。
                


                9楼2012-04-18 08:43
                回复
                  2025-07-26 12:51: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2楼2012-04-18 10:35
                  回复
                    直播么


                    14楼2012-04-18 11:29
                    回复
                      想想那时我们很幸福的!现在的孩子享受不到


                      15楼2012-04-18 11:50
                      回复
                        记得,那时候,黑白电视机刚刚有,放映的都是香港的电视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万人空巷,好几十人,成扇面,伸着脖子,看那台14英寸或者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音量开到最大。看的津津有味。那时候,《聊斋》刚刚出来,小瘪三胆小如鼠,既想看又不敢看,特别是刚开幕的时候,那个老人的手从树后面伸出来,配着那样的音乐,着实让人心动啊。
                        彩电那时候是相当有钱人家才有的东西,黑白的电视怎么办?有办法,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有卖那种彩色的胶片的,贴在电视机屏幕前面,就是彩色了,可惜,什么电视节目都是那几个颜色,但是,有胜于无吧。
                        


                        17楼2012-04-18 13:47
                        回复
                          那时候,上初中的时候,动画片放映《非凡的公主希瑞》,可惜家里不让看,只能每个周末才能看一次电影,平时是不让看的,严格管理,利于学习,(好在小瘪三很争气,学习没有掉队,感谢无私的父亲,母亲,此恩永难偿还。)
                          怎么办呢?好在表弟家可以每天看电视,表弟每天中午到家里来吃饭,于是,每天中午放学,上学的路上,由表弟讲述昨天的故事情节,发展,听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也很快乐。
                          上下学,最无聊的一个事情是,骑车从后面要超过某个人的时候,故意的“哎”一声,让对方以为是碰到熟人了,等她转头的时候,已经快蹬几步车子,过去了,然后再哈哈大笑。
                          这些无聊的小事,想必现在的小朋友是嗤之以鼻的。


                          18楼2012-04-18 14: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