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邱晓雯吧 关注:0贴子:0
  • 13回复贴,共1

【截图】反派之桧垣神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承认这个标题起的杯具了...


IP属地:海南1楼2012-04-13 20:14回复
    额......忽略了个问题,大家知道桧垣是谁吧?就是关东大赛上青学vs冰帝最后一场,越前作为替补上场的对手


    IP属地:海南3楼2012-04-13 20:28
    回复
      2025-07-17 00:35:05
      广告
      不多说了,上图上图


      IP属地:海南4楼2012-04-13 20:29
      回复
        桧垣神功之一——乌云遮月



        


        IP属地:海南5楼2012-04-13 20:33
        回复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反派人物桧垣君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出场。(这里只能看到这晚上十分阴森,其实这时候的声音也是又有狼嚎又有狗叫,听起来还挺苍凉的啊!)桧垣君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包裹,从里面严肃地抽出一根铁棍子。。。(为嘛是一铁棍子啊?汗
          


          IP属地:海南6楼2012-04-13 20:39
          回复
            c


            7楼2012-04-13 20:44
            回复
              虽然不可思议,但它仍然是一铁棍子(不要老纠结于棍子的问题了啊。。。)

              正宗的圆柱形铁棍子。。。
              


              IP属地:海南8楼2012-04-13 20:53
              回复


                于是乎桧垣君就开始练功了,看这棍子挥出的凶光。。。太有攻击力了啊。。。
                


                IP属地:海南9楼2012-04-13 20:58
                回复
                  2025-07-17 00:29:05
                  广告

                  看这扭曲的表情,看这扭曲的动作。。。

                  认真练习的桧垣
                  


                  IP属地:海南10楼2012-04-13 21:01
                  回复



                    因为不是猪脚,某叶就说一句,桧垣你练习打球的机器真像大炮啊!!
                    


                    IP属地:海南11楼2012-04-13 21:09
                    回复



                      IP属地:海南12楼2012-04-13 23:46
                      回复
                        嘿,谢了哈~~看吧里帖子太少了想多发几个。。。


                        IP属地:海南15楼2012-04-18 22:07
                        回复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他屡造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对此,不与置评。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吊柳会
                            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鸿图,在政治上一试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的年轻才子柳永,就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还把他的风流生活写进词里:
                            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便携手,眷恋香衾绣被。(《长寿乐》)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击梧桐》),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经向可以的心上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词坛上叱咤风云,难道不是一样的辉煌?正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IP属地:海南17楼2012-10-16 11:56
                          回复
                              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很有点叛逆精神。其实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一方面说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再度的失败,柳永真的有些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柳永创作的新声曲子词,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歌妓合作的结果。
                              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就说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柳永凭借通俗文艺的创作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表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开始萌芽,为后来职业地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书会才人开了先河。 


                            IP属地:海南18楼2012-10-16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