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吧 关注:5,144贴子:331,571

论袁崇焕红夷大炮守城战术的缪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末宁远城该不该用火炮守城?我认为可以,但是是可下击的中小型炮,火枪为主,而绝不是袁崇焕的凭红夷大炮守城!
拿明宁远城为例,城高12米【一】,炮弹降低到敌人高度2.2米要1.41秒钟。就算红夷大炮0角度射击,初速360米/秒【二】,就算1.51秒钟后落地前速度减为220米/秒【三】,也会在城下形成至少406米以上的盲区。假如按记载明朝大炮常用的小射角一分(7.5度)射程三里计算,盲区至少在1500米以上。1500米外,还打的准吗??----结果自然是远了打不准,近了打不着!!
  补充一下,明代后期炮规引进后,将90度幅等分12度(分),所以1度(分)对应现代7.5度。
   而且更要命的是,经过这样一弄,实心弹落地时的入射角绝对加大,很难形成跳弹了。而期望袁崇焕至于红衣大炮30度的以上最大射程角【六】跳弹杀野猪皮,更是没道理!!
如图:

现在的高速钢弹射击钢板都要法线夹角70度以上(水平20度以下)才形成跳弹。
而专业结论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袁崇焕30度以上的射击角(落地时更大)能形成跳弹?难道袁的炮弹比现代炮更快,袁的铅弹比钢弹更硬,还是野猪皮站的地方是超级钢板地?????因为早期炮的这些不足。所以恩格斯的著作《炮兵》将炮兵理想射击角度定为五度(“在5度以上的斜坡向下或向上进行射击,或者从一个山冈的顶部向另一个山冈进行射击,是非常不利的射击条件”。里面提到的大减大炮威力的两个要点入射角不能大和炮位不能高,袁崇焕全占全了。)
真正上城的守城炮是中小炮。至于大炮上城及相关分工,明代《火攻挚要》记载“若敌人屯营远窥,必籍长战铳远击以乱其营,使其不敢久停”。真正杀敌的是彖炮(宽口炮)“若蚁聚蜂拥逼临城下又必籍大彖铳以为击宽毙众之计”。 如图:

恩格斯在《棱堡》中也说的很清楚:“它们构筑得很高,火炮可以从这里超越棱堡的胸墙进行射击。由于这种封垛的制高位置,通常在封垛里放置射程最远的火炮,以便在较远距离用炮火骚扰敌人。"------呵呵!在超越明朝的时代,在超越明朝的棱堡上,在超越明朝的封垛中,使用超越明朝的大炮,起到的也只是炮火骚扰敌人而已!!
恩格斯还是棱堡时代,多少给明代的“凭坚城用大炮”留了点面子。而在城墙时代,军事学泰斗T·N·杜普伊的书中对大炮上城的评价“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城堡和筑有城墙的城市无法架设对付敌人炮击的大型加农炮。城墙上的轻型炮又打不着敌人的攻城远程炮,稍重一些的炮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拖到城墙上面,但却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炮的后坐力会使墙基发生巨大的震动,严重影响城墙的坚固度,因此反而更容易被攻破。"(《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呵呵“反而更容易被攻破”,却连最后的遮羞布都给“凭坚城用大炮”拔下来了!!
再补充两点:
  1.对攻城器械的作用夸大:对于主杆式的投石车之类攻城器械,肯定是摧毁了。
  而对于后金常用的框架加木板加蒙皮的牌车,盾车,鹅车这类框架式攻城器械。拳头大小(比喻不好不要见笑)的15~20斤的高密度实心弹,击中后击穿可能性远远大于击毁。
  2.火力明显夸大:当时的红夷大炮除了刚开始时射速较快外,持续射击时因为炮膛冷却原因,每小时射速只有8发左右(还在没故障前提下)。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无法形成足够火力。
    -------真正的实心炮是第一攻城(攻城炮),第二破步兵密集阵(步兵杀伤炮)。至于守城??聊胜于无的骚扰还差不多!!----根本达不到“凭坚城,用大炮”的高度!!



IP属地:四川1楼2012-04-13 10:57回复

    链弹的结构非常简单,是由两个实心球形炮弹用一根铁链连接而成。一般来说,链弹使用的球形弹丸会比普通的实心弹小一些,以便降低炮弹总质量和减小内膛压力。而且为了确保链弹在飞行中一定会发生旋转,很多链弹会故意把两个球形弹丸做成一大一小的样式。
    发射出炮膛之后,由于弹丸和炮管内壁的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弹丸会围绕着炮弹的质量中心高速旋转,切断或击碎沿途遇到的一切障碍物,直到将其携带的全部动能都消耗掉为止。对于海军来说,在需要对付对方的帆缆和桅杆时,具有强大切割效果的链弹是极好的选择。
    两个球型弹丸之间的铁链因为要承担离心力的缘故,因此必须做得尽量坚固。同时,为了避免铁链导致炮弹总重量的过度上升,一般链弹都会将两个弹体之间的连接铁链做得很短。因为连接链越长,炮弹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就越大,这不但会导致炮弹的精度严重下降,同时也会对连接链本身的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不得不加粗连接用铁链的直径,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炮弹总重的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链弹上使用的连接铁链长度一般不超过火炮口径的四倍。
    杠弹的两个球形弹体之间不是由铁链而是由一根铁杆连接的,因此比起来链弹具有先天性的强度优势。而且由于不像链弹那样会发生连接链和炮膛之间的摩擦,杆弹对火炮寿命的影响也不如链弹严重。理论上因为铁杆的强度远高于铁链,因此杠弹可以做的很长,杀伤范围也比链弹要大;但是实际上因为装填空间有限等一系列原因,舰上使用的杠弹的长度往往也被限制在火炮口径的四倍之内,大部分常见的杠弹长度甚至只有火炮口径的2.5倍。
    由于在发射出炮膛之后,链弹和杠弹会围绕其质量中心为圆心,以垂直于连接链或连接杆的轴心进行自转,且其自转方向完全无法预测,因此在使用这两种弹药的时候炮口必须和地面/水面留出一定的高度以免发生擦撞。
    同样由于这种自旋的存在,链弹和杠弹的精度低得令人发指,其弹道往往会和同口径的实心弹产生数米以上的误差,这也就是很多风帆时代的海战中发射大量链弹或杠弹都不能击毁对方帆缆和桅杆的缘故。同时,其自旋方向的不可预测性也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弹道的难度。此外,自旋还大大加剧了飞行中的能量消耗,使其有效射程进一步下降。根据实测,18磅海军炮发射的链弹有效射程仅有453米。
    六。为什么说射野猪皮时射角为30度。


    有1图,可知宁远红夷大炮属于3号大铳!(4寸约等于132mm)
    3号大铳,放轻弹高4度(30度),也才5,6里。呵呵,宁远之战中要用铁弹,铅弹击中努尔哈赤至少5里大营之外的大营,(先在城外5里外安营,再惧袭移营)不用30度行吗??
    七。以上弹道计算和引用都很浅显,大家完全可以自己也算算。(至于因为算法浅显可能和精确计算有的误差,我都已向对反方有利的方向设定。)欢迎大家斧正!
    


    IP属地:四川3楼2012-04-13 11:03
    回复
      说实话,我是看了窃明才想起用西方军事理论研究袁氏公案。从而才有这篇文章的。(满清污史难断,以科学而断)。
      所以,把最后一篇转在贵吧!


      IP属地:四川4楼2012-04-13 11:10
      回复
        资料倒是挺全的,有没相近的外国视频资料啊
        以下视频注意片中1:50秒处

        


        5楼2012-04-13 20:41
        收起回复
          从在地面火炮上的使用性能上来说,链弹和杠弹就显得有点太惨不忍睹了


          6楼2012-04-14 14:28
          回复
            @风之徘徊者
            奈何不给精品啊!!


            IP属地:四川8楼2012-04-17 13:30
            回复
              其实守城这件事,讨论战术没有意义,袁氏守城术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防御战术,而是袁氏平辽策的主要核心部分,至少表面上按袁崇焕说的是这样。他的核心思想就在于等着敌人往自己炮口上撞,自己龟缩在城里防守。宁远之战的真相现在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红夷大炮肯定发挥了极大的威力,以至于让袁崇焕念念不忘“凭坚城用大炮”这六个字。也许就是因为红夷大炮的威力,使得他迷信靠大炮能够平辽。问题是大炮威力虽大,可是加上了凭坚城这一条,大炮就变成了死物,只能指望着敌人来攻击时以大炮充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可是敌人不会那么傻,谁白白来给你送经验值啊。等敌人把城外抢掠一空扬长而去,坚城大炮又能发挥什么作用?真正有效的办法还是需要在野战中寻机歼敌,可是明军既没这个胆色也没这个能力。所谓的关宁铁骑从建立到明朝灭亡,最大的战绩就是在一片石打垮了李自成,但是那一战中关宁铁骑居然与李自成杀了好几个时辰还不分胜负,最后决定战斗胜败的是八旗兵的及时杀出。作为这个国家最精锐的正规军,与一支农民军杀了好几个时辰不分胜负,其战斗力水平可想而知,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在野战中歼敌呢?
              平辽之策,政治大于军事,联合蒙古、朝鲜,一步步压缩后金生存空间才是正道。袁崇焕五年平辽,只要方法得当,并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机会。但最后落得这个结果,也只能说历史是充满变数的了。


              11楼2012-05-05 02:54
              收起回复
                坚城和大炮都比较贵,大概能吃到不少回扣。个人感觉守城搞不好还真是万人敌更好用


                IP属地:陕西来自掌上百度12楼2012-05-05 07:29
                收起回复
                  楼主对古代城池攻防缺乏了解。
                  守城者用炮,最大的作用,不是为了杀伤敌方有生力量,而是为了
                  1. 摧毁敌方攻城装置,比如撞车、攻门车、攻城楼、鹅车等等重型攻城设备。
                  2. 摧毁敌方的火炮或者抛石车。
                  3. 使敌方无法在靠近城墙的地方建立营寨和堡垒。
                  至于蚁附攻城,那是万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只有ccav的脑残导演才会一上来就用。
                  袁崇焕守城用的巨炮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用巨炮较远的射程控制城堡附近的官道,让对方的辎重无法通过。这样你攻不下城,大军绕不过去,即便是骑兵冲过去,也就是闹腾两天,没给养还是得回去。
                  这才是明朝大修城堡链的用意,控制官道。古代战争始终是围绕补给展开的。


                  15楼2012-11-14 22:32
                  收起回复
                    回复 银黄和金嗓子:你的1,2个问题,在一,二楼中有回答,大型炮因为准确性和射速问题,除非陆地上有舰船一样大的目标,使用链弹都很难击中目标,更别提小小的实心弹了。杜普伊更是直接说明了: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城堡和筑有城墙的城市无法架设对付敌人炮击的大型加农炮。城墙上的轻型炮又打不着敌人的攻城远程炮,稍重一些的炮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拖到城墙上面,但却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炮的后坐力会使墙基发生巨大的震动,严重影响城墙的坚固度,因此反而更容易被攻破。"《武器和战争的演变》
                    至于第三个问题中的营寨,我原文中并没有否认,因为大型炮守城的作用也就仅仅如此!至于堡垒,你估计没读过西方攻城体系的书吧。呵呵!!我保留意见!!
                    最后,蚁附攻城 等于 蚁聚蜂拥逼近城下 吗?而且,对于缺少攻城火炮的后金,你不蚁聚蜂拥,难道要添油战术一样的送上去让敌人从容射击吗??


                    IP属地:四川16楼2012-11-15 08: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