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30日漏签0天
红透山吧 关注:915贴子:23,57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284回复贴,共18页
  • ,跳到 页  
<<返回红透山吧
>0< 加载中...

往事杂记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迷彩_
  • 高二年级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楼百度


  • 不扯不扯不扯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quanlizhichiquanli


2025-05-30 07:37:09
广告
  • 不扯不扯不扯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很好真的很好


  • 不扯不扯不扯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全力支持


  • 迷彩_
  • 高二年级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谢谢3楼
看了这个照片使我想到了在庆祝矿业公司50年活动月中的宣传照片。那时有许多老前辈和老同志提供的矿山建设珍贵照片:有生产一线的劳动场景.有师徒温馨的合照.更多的是不同时期各种会议代表的留影。
这些照片可以说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复制的创业史,建设发展史,很珍惜。
那么,现在如果有这样照片的朋友是否可以再把它展现在更多人可以看到的这个地方呢?因为那次活动毕竟只有少数人看到了这些照片。50多年的沉淀更增加了矿山人的情怀.泛黄的印记记录了不朽的丰碑。80后,还有70后的人们看到将成为凝聚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永恒。


  • 秦始皇老伍
  • 五年级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雪夜; 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的大雪,终于淅淅,淅止,十里矿区,魏魏井塔被装扮的银装素裹,分非妖妖,漫无涯际的矿野在雪的覆压下倦缩起身子。绿地的青草,那来去匆匆蜜蜂,蝴蝶,如今藏匿无影无综。 '茫茫雪夜,甚蓝色的夜,欲发显相神秘莫测。月儿把冷冷的光洒向大地,使人更感寒气袭人,十里长街路灯发出橘红色的光,淅淅的行人匆匆而过,无暇欣赏雪夜的美景,‘ 鱼肚白开始从东方漫延,向少女裙纱一样笼罩大地,美丽雪夜。长夜尽头换来一个希望的黎明。



  • 不扯不扯不扯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迷彩_
  • 高二年级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九五八年五月
苍石西沟-——————今天的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
  苍石西沟,主要是指这个山沟位于苍石的西面而命名的。许多地名都是由于不同原因形成的。如:王家堡子——应该以王氏家族为主;十八道岭——位于黑石木和南口前之间的公路间;上达堡.下达堡;是因为位置的区别而来;谭家岭——这里的谭家人居住在黄砂高岗上;六家子;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周边大家很熟悉的。还有其他更有趣的地名;譬如——斗虎屯;腰寨;瓦窑;有的地名是由于政治原因而生的。如我们大家知道的栏木桥和铁岭之间的红旗岭,河南的红旗渠等等;而作为保密机构的地址往往用代号编码。如我们抚顺章党的6409是一个军工修配厂(原来主要修理坦克);**南沟叫509等等。



2025-05-30 07:31:09
广告
  • 八家子村民
  • 高一年级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迷彩_
  • 高二年级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8楼的朋友,谢谢你的照片!
希望看到更多展示矿山风貌的照片!
勘误:苍石西沟应为;苍石北沟。敬谅。


  • 迷彩_
  • 高二年级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间房
‘三间房’应该是红透山最早的居民。
因为这个‘三间房’当时坐落在苍石北沟较平坦的朝阳地带,就是今天矿区的6#楼位置。说是‘三间房’,更准确的说是‘三合院’。有两间正阳,两个小半间是偏岔。都是黄泥砌的。主屋姓李,本地人,还有一户姓Z,还有一户是新来不久的‘盲流’。提到‘盲流’,许多80后或许不是很知道:就是在50年代末期开始许多农村的人由于生活所迫离开家乡盲目的外流到他乡外埠而获得生存。大家看过‘闯关东’,那是旧社会的真实缩影。而‘盲流’是我们国家诞生不久由于自然灾害,农作物欠收,还有一些政治因素造成的。许多60岁以上的人都有着深刻的记忆。
  当时苍石到苍石北沟只有一条走马车的路。而这条路也就到‘三间房’,在就没有大路了,有一条羊肠小路到今天的曲堡,那里有一个‘放山’的窝棚。


  • 不扯不扯不扯
  • 托儿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的年龄得有50多,这么老早的事情你都知道!


  • 迷彩_
  • 高二年级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复15楼:谢谢你的浏览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M泽东传》是最有权威的畅销书。正常的作者应该是我们中国人才对。当然我是不能和人家名人相比的。那么,你应该知道答案了吧。


  • 迷彩_
  • 高二年级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放山’
  大家都知道,东北有三宝,既: 人参、貂皮与鹿茸”。
  还有一种我们东北老人 都知道的三宝,既:,“人参、貂皮与靰鞡草”。 我说的是后一种。
 ‘放山’就是到深山密林处来采集人参的术语。许多老人称呼人参叫“棒槌!”。在60年代以前这样的‘放山’人是不少的。因为人参的营养药用价值很高,可以卖到不菲的价格。实际现在仍然还有野人参存在的,只是很稀少了。可想而知,当时在这里有这样的窝棚说明苍石北沟是山大林密的。现在的老户也知道在三合院门前就有很粗的桦树林。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284回复贴,共18页
  • ,跳到 页  
<<返回红透山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