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泽禅师吧 关注:812贴子:8,174
  • 3回复贴,共1

醒世咏 转烦恼为菩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醒世咏

转烦恼为菩提
铁杆会员 8
1楼

2012-04-11 09:05
回复
举报 |

转烦恼为菩提
铁杆会员 8
2楼
《醒世咏》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顺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黑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界由来多缺陷,幼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嗔坠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悲欢离合朝朝闹,宝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2012-04-11 09:07
回复
举报 |

转烦恼为菩提
铁杆会员 8
3楼

忍界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忍有时是怯懦的表现,有时则完全是刚强的外衣。
忍有时是环境和机遇对人性的社会要求,有时则是心灵深处对人性魔邪的一种自律。
学会忍,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谋生课程。懂得忍,游走人生方容易得心应手。当忍处,俯首躬耕,勤力劳作,无语自显品质。不当忍处,拍案而起,奔走呼号,刚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气。
懂得忍,才会知道何为不忍。只知道不忍的人,就象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挥舞得筋疲力尽,却不知道大多数的挥舞动作,只是在不断地浪费自己的体力而已。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明忍,始易明不忍。是故忍界其实也是不忍之界。
2012-04-11 09:13
回复
举报 |

转烦恼为菩提
铁杆会员 8
4楼

持界
人只有两只手,能抓多少东西?
抓住一样东西,就意味着放弃了更多的东西。放弃和失去,其实始终是人生的大局。不要以为得到了什么,其实人时时刻刻都是在失去,失去时间,失去生命,失去更多的财富,失去更多的机会。不要抓得太紧。抓得越紧,丢失的会越多。



IP属地:河北1楼2012-04-11 12:45回复

    持到手的,莫要沾沾自喜。未持到手的,也莫要灰心丧气。生命的旅程太短,世间的精彩太多,持有什么,不持有什么,都不是人生过程的关键,关键是选择。选择,是人生过程中最精彩也最具有诱惑的课题。而持有,只是选择之后的一种随机或必然的结果。当选择的命题被完成之后,所选择事物的结果于个体的生命来说,虽然影响可能很大,但已不是生命的个体所能完全左右的了,所以也就无足轻重了。毕竟,那已经脱离了生命个体的愿望轨道,而进入了事物发展规律的轨道。
    人生关键的课题是选择,但人生最难的却是人要不停地选择。有时候刚完成一个选择,又得进行另一个选择。有时在开头选择对了,在第二步却可能选择错。有时一直都做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到最后一个选择前却走到了另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上。
    是故,持界不是讲持有什么,而是讲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我们应该明确我们不需要什么。毕竟我们心的欲望太大,而我们的手太少。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更好地持有。放弃才是人生的大学问。持界其实更是一种弃界。
    2012-04-11 09:15
    回复
    举报 |

    转烦恼为菩提
    铁杆会员 8
    5楼

    悟界
    当火会烫手被教给小孩子时,仍然会有很多被烫得缩回去的动作在历史中不断被重复。而没有被教给的东西,也有很多被小孩子所发现。
    人的悟性,是一种神奇的事物。不同的悟性,同样的环境,同一个事件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心鹜神游,不可预知,奇妙无比。眼睛,心灵,表现,人生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悟的过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见悟是一直到生命结束都在不断进行的。
    悟界不是指教别人的做秀和个人英雄的自我表现,而是不断完善自我心智的内修。悟界更是一种自省和自律。悟界更多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但是首先要通过改造自我或者主观世界,然后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地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是故悟界不单纯是一种心智的活动,更是一种言行的活动。
    悟界也是一种做界。
    2012-04-11 09:21
    回复
    举报 |
    共有5篇贴子


    IP属地:河北2楼2012-04-11 12:45
    回复
      2025-05-25 11:46:49
      广告

      ○行事错乱则损德,言语错乱则败德。
      自身不能正,而欲正他人者,谓之私德。
      自己不能敬人,而欲他人敬己者,谓之悖理。
      所以,自己的行为自己要负责,
      要求别人自己先要做到,先己则能率人,
      律己则能服人,量宽则能得人,有德则能聚人。
      ○眼睛要长在心里,观察自己;
      嘴巴要放在心上,评论自己。
      ○事事肯放过别人,则德日宏;
      时时不放过自己,则学日益。
      ○如果只能见人之短,不能见人之长,则天下便无可用之人;
      如果只能见人之恶,不能见人之善,则天下便无可交之人。
      ○见人不是处,只消一个「容」字;
      自己难过处,只消一个「忍」字。
      ○横逆而来看修养,心头愤怒看涵养。
      ○一间房子如果没有窗户,不能流进新鲜的空气,照进和煦的阳
      光,将永是阴暗。
      一个人如果不肯改过向善,是无法接受别人的忠告与真理的启示,
      那麼就没有光明的行为,生命亦将呆滞无望。
      所以,先去私心而后可以共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2012-04-09 22:03
      回复
      举报 |

      传磊居士
      核心会员 6
      3楼
      学习了 修行是修自己 不是修别人 阿弥陀佛
      


      IP属地:河北3楼2012-04-11 12:49
      回复

        1楼
        一,只有小聪明,绝对无法超人一等
        大小聪明,皆可谓聪明,真假聪明,也皆可谓聪明,但用之不同,结果会天壤之别。有些人以为聪明绝顶,没有任何对手,其实最容易失败者,正是此类人。真聪明者往往让人不知其聪明,而以最大限度地做成事为大要。


        IP属地:河北6楼2012-04-18 1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