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胸腔共鸣也是沿袭了科学尚不发达的19世纪的说法,是一种练声方法,一种声乐术语。胸腔共鸣感觉的获得是使咽喉部作半打哈欠状,发声时,下腭自然下垂,喉咽部适当开大一些,把在硬腭上声波振动的反射点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再由气管附近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这时,似乎感觉到是把声音唱到胸部去一样。唱低音(发胸声区的音)时,以胸腔为主要共鸣器官,口腔、咽腔次之,头腔更次之。
怎样才能更好的三腔共鸣呢?首先是要练习头腔共鸣。要得头腔发声的要领,从假声入手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像摇篮曲一般的音调轻轻哼歌或是说话。我认为,用“Lu”声来训练头腔发声有神奇的功效。大家都可以试试。我觉得,用LU音虽然有效。不过要注意的是用有漂浮感的音,很轻松的发声。或者用九十度敬礼的方法,即低下头做九十度敬礼礼,同时发Mo,这时头部有共鸣的感觉。感觉出共鸣位置之后,慢慢把头抬起,同时,注意刚才所得共鸣不要让它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