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友兰吧 关注:147贴子:2,659

【孙嘉淦】百度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嘉淦(1683-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前期一位突出的有胆识的宰相级官员。前人评价说,“嘉淦初为直臣,其后出将入相,功业赫奕,而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



1楼2012-04-08 19:55回复

    孙康熙嘉淦一生的主要精力在于从事政治活动,但他又是颇孚众望的三朝元老,博学多才桃李满天下的饱学先生。他一生勤学,精研六经,常常静坐闭目沉思,在他从政的四十多年中,除了每任干了不少事业外,流传下来的著作就有百余万言。他所注古书不拘泥于前人成说,多有自己的见解。主要有《春秋义》、《南华通》、《诗义折中》、《周易述义》、《司成课程》、《近思录辑要》、《成均讲义》、《诗删》、《孙文定公文录二卷》、《孙文定公奏议》以及部分序论碑文。 《春秋义》是孙嘉淦在翰林院时所著,他认为:“春秋之旨,天下有道一章,孔子自叙也。其余诸家各抒己见,其大旨皆不谬于圣人,学者得其门而入焉,去褒贬进退之例,遵属比事之教,联络经文,得其肯絮,则一代之事,始终具见,而微文大义不辩而自明矣。”所以,他尽去《春秋》的各种传注,只录原文,反复诵读,闭目冥想,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写下了《春秋义》。他认为,《春秋》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是万世不易之大法。 《南华通》是孙嘉淦解释庄子的一本书。人们通常认为“南华之文天下至奇,来不知所自来,去不知所自去,忽而如此,忽而如彼,使人不得其所指归”。孙嘉淦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一部雍正如一篇者,凡其所作,皆确有原委,又确有次第,增之损之而不能,颠之倒之而不可。” 自古解释《诗经》者众多。自小序而下,笺 疏 传注,各名其家,各是其说,辩难纠纷,几如聚讼。孙嘉淦也对《诗经》加以解释,写下了《诗义折中》,其所见平实近理,不落窠臼,取前人之所长,折诸圣用。孙嘉淦认为不能简单把《诗经》当作一般的文艺词章,《诗经》其实是一部社会生活教科书,是与 《春秋》相表里的圣贤书。《诗义折中》深受乾隆帝赞许,乾隆还为其作序。 孙嘉淦不仅精于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他的散文游记也颇有成就。《南游记》是其代表之一。这是孙嘉淦早期母逝守制期间南游后写成的一篇游记。全文长达一万五千余言,有对祖国壮丽山川、文物景观、风土人情的描绘,有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追忆评说,有繁有简,有收有放,有起有落,气势跌宕,语言优美,感人肺腑。孙嘉淦本人亦以此文为其快意作。 孙嘉淦还与兄鸿淦、弟扬淦,合编了《兴县志》十八卷。 孙嘉淦从事教育事业时间长,并亲自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思想比较成熟,所以他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言论著作,很能切中时乾隆弊,较具体地指出问题所在,也能提出一套改革措施和实施意见。《近思录辑要》一书是孙嘉淦做学政时编辑而成的,他告诉弟子说这是圣学阶梯,让士子好好研读。他还将自己在太学讲学的讲义辑成《成均讲义》。 纵观孙嘉淦的为人处世,著述政见,堪称是一位具有超群胆识、才智、超前思维的知识分子。更是一位洁身自爱的廉吏。应该说,他是清王朝的有功之臣。康乾盛世的出现,其中也有孙嘉淦的一分辛劳。他的著作,无论是哲学方面的,经学方面的,还是史学方面的,不仅在当朝传播广、影响深,就是对后学也很有益处。同时,孙嘉淦又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朝廷大员,下层人民的代言人。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孙嘉淦的历史局限性,他心灵深处传统的等级观念、礼教思想占主导地位,是一个封建礼教的信徒。但全面地、历史地看其主流和本质,孙嘉淦是一个忧国忧民、正直敢言的好官。他的为官八戒,他的治学态度都非常值得后人借鉴、效法。


    5楼2012-04-08 20:44
    回复
      2025-05-25 07:17:56
      广告

      康熙

      雍正

      乾隆


      6楼2012-04-08 20:47
      回复
        1753年,孙嘉淦惊惧而终,时年71岁。
        《清史稿》孙嘉淦传
        孙嘉淦,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嘉淦故家贫,耕且读。康熙五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世宗初即位,命诸臣皆得上封事。嘉淦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上召诸大臣示之,且曰:“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大学士朱轼侍,徐对曰:“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上良久笑曰:“朕亦且服其胆。”擢国子监司业。雍正四年,迁祭酒,命在南书房行走。六年正月,署顺天府府尹。丁父忧,服未阕,召还京,仍授府尹。进工部侍郎,仍兼府尹、祭酒。十年,调刑部侍孙嘉淦作品郎,寻兼署吏部侍郎。嘉淦为祭酒,荐其弟扬淦为国子监丞。教习宋镐、方从仁等期满引见,嘉淦言镐等皆可用;上诘之,又言从仁实不堪用。上乃大怒,斥嘉淦反覆欺罔,夺职,交刑部治罪,当挟诈欺公律拟斩。上语诸大臣曰:“孙嘉淦太戆,然不爱钱。”命免罪,在户部银库效力行走。嘉淦出狱,径诣库。果亲王允礼时领户部,疑嘉淦故大臣,被黜,不屑会计事;又闻蜚语谓嘉淦沽名,收银皆不足。乃莅视,嘉淦方持衡称量,与吏卒杂坐均劳苦。询所收银,则别置一所,覆之,无丝毫赢绌。事上闻,上愈重嘉淦。十二年,命署河东盐政。

        孙嘉淦作品
        


        9楼2012-04-08 21:00
        回复


          12楼2012-04-09 16:24
          回复
            乃知夺民之赀财而狼藉之,毁民之肌肤而敲扑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饥馑之馀,民无固志,失业既重,何事不为?歉岁之不可禁,乃更甚於丰穰。周礼荒政,舍禁去讥,有由然也。且也酒禁之行,无论适以扰民,而实终不能禁。借令禁之不扰,且能永禁,而於贫民生计,米谷盖藏,不惟无益,抑且有损。夫作酒以糜谷,此为黄酒言也,其麹必用小麦,其米则需睟稉,皆五谷之最精。若烧酒则用高粱,佐以豆皮、黍壳、谷糠,麹以大麦为之,本非朝夕所食,而豆皮、黍壳、谷糠之属,原属弃物,杂而成酒,可以得价,其糟可饲六畜。化无用为有用,非作无益害有益也。今欲禁烧酒而并禁黄酒,则无以供祭祀、宾客、养老之用。若不禁黄酒止禁烧酒,省大麦、高梁之粗且贱者,而倍费小麦、睟稉之精且贵者,臣所谓无益於盖藏也。百工所为,皆需易之以粟,太贵则病末,太贱则伤农,得其中而后农末俱利。故农有歉荒,亦有熟荒,十年以内,歉岁三而丰岁七,则粟宜有所泄,非但积之不用而已。今北地不种高粱,则无以为薪、席、屋墙之用,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4-09 21:19
            回复
              乃知夺民之赀财而狼藉之,毁民之肌肤而敲扑之,取民之生计而禁锢之。饥馑之馀,民无固志,失业既重,何事不为?歉岁之不可禁,乃更甚於丰穰。周礼荒政,舍禁去讥,有由然也。且也酒禁之行,无论适以扰民,而实终不能禁。借令禁之不扰,且能永禁,而於贫民生计,米谷盖藏,不惟无益,抑且有损。夫作酒以糜谷,此为黄酒言也,其麹必用小麦,其米则需睟稉,皆五谷之最精。若烧酒则用高粱,佐以豆皮、黍壳、谷糠,麹以大麦为之,本非朝夕所食,而豆皮、黍壳、谷糠之属,原属弃物,杂而成酒,可以得价,其糟可饲六畜。化无用为有用,非作无益害有益也。今欲禁烧酒而并禁黄酒,则无以供祭祀、宾客、养老之用。若不禁黄酒止禁烧酒,省大麦、高梁之粗且贱者,而倍费小麦、睟稉之精且贵者,臣所谓无益於盖藏也。百工所为,皆需易之以粟,太贵则病末,太贱则伤农,得其中而后农末俱利。故农有歉荒,亦有熟荒,十年以内,歉岁三而丰岁七,则粟宜有所泄,非但积之不用而已。今北地不种高粱,则无以为薪、席、屋墙之用,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4-09 21:46
              回复
                四年正月,复疏请於金门闸下增设草坝一,引永定河归故道,自中亭、玉带达天津归海。得旨,偕总河顾琮悉心经理。嘉淦复疏言:“天津南北运河与淀河会於西沽以入於海河。南运河水浊,久必淤垫,况通省之水皆汇於此,秋潦时至,宣泄不及。大学士鄂 尔泰曾奏准於静海独流疏引河,实下游治水之关键。但开河易,达海难,设中途梗阻,必更漫溢为患。且海口开深,又恐潮水倒灌。臣等现勘通省水道,凡众河交会及入淀、入海之路,有急宜修浚者,即於今夏兴修。”报闻。五月,晋太子少保。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4-09 21:54
                回复
                  2025-05-25 07:11:56
                  广告
                  六年正月,谕曰:“朕闻永定河经理未善,固安、良乡、涿州、雄县、霸州诸州县田亩往往被淹,孙嘉淦不能辞其责也。”於是命大学士鄂尔泰莅勘,请暂塞金门闸上游放水口,嘉淦奏:“旋开旋筑,实与放水本意相左,将来泥沙壅入玉带,恐为患更大。”谕曰:“此奏固是,然鄂尔泰慎重,欲筹万全,卿不必固执己见。卿此事自任甚力,而料理未善,朕不能为卿讳。然朕终以卿为是者,不似顾琮为游移巧诈之计耳。”其后上巡天津,阅中亭河工,赋诗纪事,犹病嘉淦之失计也。是年八月,调湖广总督。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2-04-09 21:59
                  回复
                    教可面饬遵行,而无吏役荧蔽之患。扰累既杜,则心志易孚。所谓立法简易,因其俗而利导者也。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04-09 22:06
                    回复
                      八年正月,命署福建巡抚,未赴,湖南粮道谢济世劾善化知县樊德贻、衡阳知县李澎浮收漕米,巡抚许容庇德贻等,疏劾济世,下嘉淦察谳。长沙知府张琳按衡阳丁役,得浮收状,申署粮道仓德,布政使张璨致书仓德,请易府牒。仓德持不可,以其实揭报嘉淦及漕运总督顾琮。嘉淦欲寝其事,而顾琮以上闻。御史胡定复论劾仓德,又揭都察院,上遣侍郎阿里衮往按,直济世。上责嘉淦徇庇,夺官,责修顺义城工。九年,授宗人府府丞。十年,迁左副都御史。十二年,以老乞休,许之。十四年,召来京,直上书房。十五年正月,授兵部侍郎。八月,擢工部尚书,署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七年,进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八年十二月,卒,年七十有一,谥文定。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2-04-09 22:08
                      回复
                        嘉淦居官为八约,曰:“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於无名,事止於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用以自戒。既以直谏有声,乾隆初,疏匡主德,尤为时所慕。四年,京师市井传嘉淦疏稿论劾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高宗谕步军统领、巡城御史严禁。十六年,或又传嘉淦疏稿斥言上失德有五不可解、十大过,云贵总督硕色以闻。命求所从来,遣使者督谳。转相连染,历六省,更三岁,乃坐江西卫千总卢鲁生伪为,罪至死。高宗知无与嘉淦事,眷不替,嘉淦益自抑。尝著书述春秋义,自以为不足,毁之。子孝愉,以荫生授刑部主事,官至直隶按察使。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2-04-09 22:09
                        回复
                          嘉淦居官为八约,曰:“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於无名,事止於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用以自戒。既以直谏有声,乾隆初,疏匡主德,尤为时所慕。四年,京师市井传嘉淦疏稿论劾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高宗谕步军统领、巡城御史严禁。十六年,或又传嘉淦疏稿斥言上失德有五不可解、十大过,云贵总督硕色以闻。命求所从来,遣使者督谳。转相连染,历六省,更三岁,乃坐江西卫千总卢鲁生伪为,罪至死。高宗知无与嘉淦事,眷不替,嘉淦益自抑。尝著书述春秋义,自以为不足,毁之。子孝愉,以荫生授刑部主事,官至直隶按察使。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2-04-09 22:09
                          回复
                            有木有人顶?


                            来自手机贴吧33楼2012-09-05 06:31
                            回复
                              2025-05-25 07:05:56
                              广告
                              有,要是能给他老人家修个陵园就好了,毕竟宰相级名人啊。


                              来自手机贴吧34楼2012-09-17 02: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