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吧 关注:56,500贴子:447,749
  • 7回复贴,共1

中国光伏产业的真正春天才刚刚来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载自《中国建设报》,这是原文,刊发时内容略有删减。


1楼2012-04-05 16:06回复

    试想一下,如果在我们今天的生产和生活中没有了电,那将会是一种何等可怕的情景?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现如今我们用于发电的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眼见着就要枯竭了,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电力源泉,所以,世界上一些科技领先的国家都将目光盯在了利用太阳能发电上,于是就发明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太阳能电池,而且业已形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光伏产业。近十余年来,欧美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我们中国,都在以光的速度发展光伏产业,欧美成为了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需求地区,而中国则成为了太阳能电池的第一生产大国。研发与利用太阳能电池本身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但它却也成为了投资家和企业家们逐利的战场,所以,投机、炒作、盲目扩张等等,问题也就跟着相伴而来。这是记者在采访辽宁陆台太阳能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光时听到的话。


    5楼2012-04-12 11:47
    回复

      对于眼前的困局,有很多人误以为光伏产业已没有发展前途了,而我不这样认为。陈光如是说。尽管这十余年全球的民营光伏产业几乎是疯狂般地发展,但其实还是处于原始的发育期。换句话说,光伏是一个需要长远和长期发展的产业化过程,在用于发电的煤炭、石油还没有完全枯竭的时候,光伏产业还只是处于初始的探索与试用期,而等地球上传统的化石能源枯竭后,光伏产业必将会永恒地伴随着人类而存在与发展下去。人类在地球上已生息了数亿年,其自身的进化和对工具的利用也是分阶段的,而人类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也是分期的,即刚一开始的认识与认知时期,然后进行试验与试用,再到具体而广泛地应用,以及再往后的不断改进与持续发展时期。我认为,过去十余年就是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第一轮发展期,其主要标志是产生了第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试验性地应用了它,以及众多民营光伏企业盲目的蜂拥而上,做乱了光伏市场。而导致眼下的困局,与其说今明两年全球光伏产业处于冰冻的寒潮期,不如说是进入了一个阶段性的自身净化期、需求的蛰伏期与太阳能电池的更新换代期,这个阶段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再以后,整个光伏产业将进入第二轮新的良性的大发展期。业界当前所要做的,不应该是面临欧美太阳能电池需求市场萎缩而悲观和茫然,更不应该对国内政府层面上的“限制”令而报怨,真正该做的是自我反思,看看我们业界自已和光伏本身是不是也出了问题。


      11楼2012-04-19 14:04
      回复

        怎么理解你说的自我反思呢?记者问。陈光反问道,你不认为前一阶段光伏企业中有某种投机、炒作和盲目扩张的因素吗?你没看出一些地方政府跟风攀比大建“光伏产业园”和“光伏示范工程”吗?这就是我们要反思的一个方面,现在全球所有的光伏企业都处于痛苦的大洗牌之中,也就是说正在进行自我净化,凤凰涅盘后获得重生的一定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强者,而且必须经过这一番自省洗礼后才能成为光伏真神。还有一个更重要也是更关键的方面,你是否发现人们对太阳能电池开始有些不太认同了,很多城市的太阳能电池路灯都拆掉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太阳能电池本身上。目前普遍应用的都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这种用硅材料做成的太阳能电池存在着先天性缺陷,但业界至今不肯承认,甚至还在恪意的否定和掩饰。经过第一轮光伏产业发展的实践看,未来有发展前景的太阳能电池,应该是在制造过程中无污染、低耗能和低成本的,而对太阳能电池自身的要求则是转换率要高,而且必须稳定不能过于衰减,单片电池的幅面也要足够大,而且要能够制造成各种异型的形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第一代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显然是不具备的,它虽然还有一定的改进与提升的空间,但与第二代用各种化合物材料制造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相比,它已没有大量应用的必要了,所以说,眼下这两三年也是太阳能电池更新换代期。


        19楼2012-04-26 11:35
        回复

          陈光接着说,作为换代产品,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几种金属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即硫化镉、碲化镉、砷化镓、铜铟硒、铜铟镓硒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和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早已应用在了人造卫星上,但由于镉和砷这两材料有剧毒,所以,含有这两种材料的太阳能电池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民用,而无毒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就显得最为优异,被业界普遍公认为太阳能电池的明日之星,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项技术与能够量产的生产设备。这种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唯一存在的问题,是铟资源在地球上的储藏量相对稀少,但这不影响我们中国的产能,因为全球90%的铟矿在中国。发展清洁能源是人类所追求的方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同硫化镉、碲化镉、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一样,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电池自身都存在污染问题,还有耗能过高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能因为我们现在已拥有了多少这种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以及投了多少巨资上了硅加工项目,就轻描淡写地说问题不大,一味地保护它,甚至是继续进行无节制的大量生产。


          20楼2012-05-02 15:19
          回复

            我可以向人们披露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据有关资料说,每生产1个单位的多晶硅产品会同时产生10多个单位的四氯化硅废液,这种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同时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能耗和成本也很大,制造一块1m×1.5m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要燃烧超过40公斤的煤炭,而用这些煤通过火力发电至少能生产出130千瓦时,足够让2.2瓦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发光30年,而一块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寿命还不到10年;每生产1兆瓦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要耗电300万千瓦时以上,这需要3年的时间方可平衡其自身的耗电量;还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存在着严重的光衰问题,虽然这种电池初始时期的光电转换率是目前所有已知材料太阳能电池最高的,但使用不到半年其转换率就会降至原来的一半以下,而后还会逐渐衰减,这样看来,这种硅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实质上是最低的。你说,自身问题这么多的太阳能电池今后还有大力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必要吗?


            23楼2012-05-23 14:46
            回复

              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呢?陈光对此信心满满。他说,经过这十余年来太阳能电池在欧美地区的实际应用,已经证明了发展太阳能电池和整个光伏产业是可行的,这已是不可置否的事实,目前欧美等国家对太阳能电池的利用只是力不从心,当他们走出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的困境之后,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市场将比以往还要大,而这段时间我国的内需市场也正在发育,眼下这段时间就是需求的蛰伏期,估计需要三两年或更长一点。我以为,现阶段尚有实力的中国光伏企业在自我反思之后,要深谋远虑,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在第二轮全球光伏产业大发展到来之前做好思想上与技术上的准备。全球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在两三年之后,欧洲金融危机有可能结束,美国的经济也可能重新振兴,如果这样,欧美地区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市场不但会恢复到历史水平,而且一定会比第一阶段还要大得多,而同期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内需市场也已发育成形,所以,有远见的光伏企业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第二,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逐渐减少应用并陆续地退出市场,以铜铟镓硒为代表的其它各种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将成为主流。尽管这些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初转换率还没有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高,但因为它们自身具有金属时效的物性,不存在衰退问题,反而其转换率还会与时俱增。此外,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将是太阳能电池除用于建设光伏电站之外的最大应用市场,也就是说,太阳能电池的建材化是铁定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单片的太阳能电池的幅面要足够的大,而且还必须能够制做成各种异型形状,而这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所无法做到的,唯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才能胜任。第三,就我们中国而言,在继续扶持一些重生后的民营光伏企业的同时,将适时推动实力雄厚的央企及国企进入光伏产业,并使之成为主导及核心引领者,以确保这一时期的光伏产业能够延着理性而有序的轨道持续发展。


              32楼2012-06-20 23:38
              回复

                今明两年或再稍长点时间,是第一轮与第二轮光伏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过渡期,这正是业界预先布局的最佳时机。从时间上看,目前是一个空档,全球现有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经过今时两年历一的洗牌与自醒后,剩下来的都将会是理性化的了,而在这之后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将是健康而有序的,尽管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自身还有进一步改进与提升的空间,当然也还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有条件的光伏企业要考虑投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不过,不能再像前十余年那样盲目的大干快上了,更不能再有投机心理,要把全部精力放在真心做光伏和做好光伏上,要随着市场的需求而渐进式地扩充产能,而最为重要的是不能只追求产量,而是要在生产中不断地改进制程,持续地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大力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有远见的光伏企业还应加大对太阳能电池建材化的研发力度。我国最大的内需蕴藏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业界不能只把太阳能电池的需求盯在光伏电站上,而中国的城镇化或许将是光伏产业的最大需求市场,这也是值得我们业界去注重的一个方面。
                


                35楼2012-07-11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