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镇位于江西省中北部的赣抚平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誉称福 江西南昌县广福镇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地,自清朝道光年间设墟后就商贾云集,故冠名“广福”。 广福镇距南昌市35公里,总面积61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辖广福街居委会,广福、北头、吴石、江家、木山、荷山、沙港、漳溪、万洲、宋洲、潭岗、官塘、板湖、南溪等1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广福圩。),1个居委会,统计到2008年总人口约为3.6万人。京九铁路、浙赣铁路贯穿全境,设有江家、潭岗两个车站,向塘铁路货站与镇区毗邻。105国道穿镇境南北与温厚高速公路立交。北临航道,西傍赣江,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1] 广福镇物产丰富,主要有铁、锰、大理石、 稀土、瓷土、粘土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林木、水力资源,盛产烤烟、毛竹、西瓜、松、杉、脐橙。 各行政区域邮编和代码 [邮编]330205 [代码]360121108:~001广福街居委会 ~200广福村 ~201北头村 ~202吴石村 ~203江家村 ~204木山村 ~205荷山村 ~206沙港村 ~207漳溪村 ~208万洲村 ~209宋洲村 ~210潭岗村 ~211官塘村 ~212板湖村 ~213南溪村。[2] 编辑本段沿革 1959年设吴石公社,1968年并入三江公社,1978年分设广福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1997年时,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政府驻广福街,距市区中心36千米。 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广福镇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富民强镇和加快发展最有效的办法,不断创新投资理念,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形成了“群策群力找项目,千军万马搞招商”的生动局面。落户小兰工业园的“华昌”、“华远”、“华航”等企业与依托该镇的忆春花卉苗木、瑞奇食品有限公司、广誉砂轮、绿玉粮食加工厂、越明油库、新昌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两翼齐飞、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占全镇经济的比重达到45%,企业税收成为全镇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广福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广福镇始终坚持以农民创业为主体,全民创业热潮迭起。创业是发展之本,广福镇党委、政府抓住干部创事业这个关键,鼓励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干事创业,引导村干部带头创业,确保村书记、村主任个个有创业项目;扣住能人创企业这个重点,鼓励他们大干快上,小业变大,旧业更新,成为活跃在基层的创业生力军;扭住农民创家业这个主体,积极推进“凤还巢”工程。在他们的帮带下, “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组”、“一组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生动局面荡然形成。 编辑本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广福镇始终坚持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广福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精心选择木山澧湖新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重点打造。澧湖新村新农村示范化建设成效显著,是县委、县政府2005年表彰的新农村建设两个先进示范点之一。广福镇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村容镇貌整治工作在南昌市2006年4月中旬组织的检查评比中被评为全县一类第一名。 编辑本段社会基础事业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到2006年,全镇基本实现了“三通”(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2006年,积极实施“六路齐进”、“三大工程”战略,投入70多万元,实现了叶田至留畲3公里长的公路水泥硬底化。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水力资源充沛,电力能源后劲充足,发展潜力大。全镇共有发电站9间,总装机容量9.66千瓦,年供电量320万千瓦时。 广福镇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促进社会事业协调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福镇党委、政府从解决好群众的“读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实际问题出发,办群众之所需。 进入21世纪以来,有线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使广大群众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文化部门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活动,不断充实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卫生系统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健全,各村都成立了卫生服务室。全镇呈现出村风民风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氛围。[3] 教育是广福的品牌,到2008年,全镇设有中学1间,小学10间,5个文化活动中心和6间图书阅览室。九年义务素质教育成绩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初中教育升学率在乡镇中学中名列前茅。群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年年名列全县前茅。镇村道路全面硬化。到2008年,广福镇硬化公路总里程40余公里,农村公路硬化“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修通硬化路面的村小组也在70%以上,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便利、快捷的交通基础。[4] 广福镇为一地名,在我国江西省、广东省和四川省多地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地,自清朝道光年间设墟后就商贾云集,故冠名“广福”。 广福镇距南昌市35公里,总面积61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辖广福街居委会,广福、北头、吴石、江家、木山、荷山、沙港、漳溪、万洲、宋洲、潭岗、官塘、板湖、南溪等1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广福圩。),1个居委会,统计到2008年总人口约为3.6万人。京九铁路、浙赣铁路贯穿全境,设有江家、潭岗两个车站,向塘铁路货站与镇区毗邻。105国道穿镇境南北与温厚高速公路立交。北临航道,西傍赣江,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1] 广福镇物产丰富,主要有铁、锰、大理石、 稀土、瓷土、粘土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林木、水力资源,盛产烤烟、毛竹、西瓜、松、杉、脐橙。 各行政区域邮编和代码 [邮编]330205 [代码]360121108:~001广福街居委会 ~200广福村 ~201北头村 ~202吴石村 ~203江家村 ~204木山村 ~205荷山村 ~206沙港村 ~207漳溪村 ~208万洲村 ~209宋洲村 ~210潭岗村 ~211官塘村 ~212板湖村 ~213南溪村。[2] 编辑本段沿革 1959年设吴石公社,1968年并入三江公社,1978年分设广福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1997年时,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政府驻广福街,距市区中心36千米。 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广福镇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富民强镇和加快发展最有效的办法,不断创新投资理念,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形成了“群策群力找项目,千军万马搞招商”的生动局面。落户小兰工业园的“华昌”、“华远”、“华航”等企业与依托该镇的忆春花卉苗木、瑞奇食品有限公司、广誉砂轮、绿玉粮食加工厂、越明油库、新昌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两翼齐飞、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占全镇经济的比重达到45%,企业税收成为全镇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广福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广福镇始终坚持以农民创业为主体,全民创业热潮迭起。创业是发展之本,广福镇党委、政府抓住干部创事业这个关键,鼓励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干事创业,引导村干部带头创业,确保村书记、村主任个个有创业项目;扣住能人创企业这个重点,鼓励他们大干快上,小业变大,旧业更新,成为活跃在基层的创业生力军;扭住农民创家业这个主体,积极推进“凤还巢”工程。在他们的帮带下, “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组”、“一组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生动局面荡然形成。 编辑本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广福镇始终坚持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广福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精心选择木山澧湖新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重点打造。澧湖新村新农村示范化建设成效显著,是县委、县政府2005年表彰的新农村建设两个先进示范点之一。广福镇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村容镇貌整治工作在南昌市2006年4月中旬组织的检查评比中被评为全县一类第一名。 编辑本段社会基础事业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到2006年,全镇基本实现了“三通”(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2006年,积极实施“六路齐进”、“三大工程”战略,投入70多万元,实现了叶田至留畲3公里长的公路水泥硬底化。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水力资源充沛,电力能源后劲充足,发展潜力大。全镇共有发电站9间,总装机容量9.66千瓦,年供电量320万千瓦时。 广福镇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促进社会事业协调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福镇党委、政府从解决好群众的“读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实际问题出发,办群众之所需。 进入21世纪以来,有线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使广大群众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文化部门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活动,不断充实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卫生系统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健全,各村都成立了卫生服务室。全镇呈现出村风民风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氛围。[3] 教育是广福的品牌,到2008年,全镇设有中学1间,小学10间,5个文化活动中心和6间图书阅览室。九年义务素质教育成绩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初中教育升学率在乡镇中学中名列前茅。群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年年名列全县前茅。镇村道路全面硬化。到2008年,广福镇硬化公路总里程40余公里,农村公路硬化“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修通硬化路面的村小组也在70%以上,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便利、快捷的交通基础。[4] 广福镇为一地名,在我国江西省、广东省和四川省多地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