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逸豫秋意浓吧 关注:10贴子:123
  • 4回复贴,共1

【秋意浓】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骏”之一。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1929年组织“明月歌舞团”,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




1楼2012-04-03 23:28回复
    黎锦晖是湖南湘潭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兄弟8人都很有成就,被誉为“黎氏八骏”。大哥黎锦熙曾任教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是毛的老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致力于改革语言文字,创造新教育和新文化。受大哥影响,黎锦晖也投身于国语运动,并且创造了用音乐来推广国语的独特方式。
    上个世纪初,中国的儿童音乐教育是非常可怜的,只有在教会里才能听到歌唱;音乐课上的儿童歌曲,也大多用外国现成的曲调,填上中文歌词。就连北阀时流行的那首至今脍炙人口的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gm成功,国民gm成功,齐欢唱,齐欢唱。”竟也是借用一首法国摇篮曲《约翰弟弟》的曲调。
    


    2楼2012-04-03 23:32
    回复
      2025-05-20 01:03:30
      广告
      中国有自己的儿童歌舞音乐是自黎锦晖开始的。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记得一首歌,叫《可怜的秋香》,在穷人还没有解放的社会里,人们唱这首歌是要掉眼泪的。中国现代音乐史家分析:这样的歌,极为朴素但手法高超,是作者的心灵在音乐上的映照。
      黎锦晖在音乐上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幼年时就痴迷于音乐。家乡的花鼓戏、湘剧给了他丰富的音乐滋养,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多种乐器。五四运动前夕,他到了北京,戏台上的京昆雅韵,天桥的民间说唱,都为他所钟爱。此时,蔡元培做北大校长,实行“有教无类”,允许外人旁听。黎锦晖也成了北大的一个旁听生。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他的湖南老乡,如毛、沈从文等。蔚为壮观的旁听生队伍,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蔡元培或许没有料到;但原先专修美术的黎锦晖走上用音乐推广国语,最后献身音乐,确是蔡元培耳提面命。 北京二十七中的前身是蔡元培创办的北平孔德学校,黎锦晖曾是这里的教员。有一次,蔡元培到校视察,发现学校校歌竟然采用日本国歌曲调,他马上找到黎锦晖,鼓励他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歌。这是黎锦晖从事音乐创作的转折点。


      3楼2012-04-03 23:33
      回复
        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音乐界都承认,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桃花江》、《特别快车》、《夜深沉》、《小小茉莉》、《蔷薇处处开》、《妹妹我爱你》等,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他的流行歌曲集《家庭爱情歌曲100首》,由上海文明书局分16册出版,在当时的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还把中国流行歌曲推出国门,近年一位美国音乐人出版了《黄色音乐》(黄种人群的音乐)一书,把黎锦晖称为“黄(肤)色音乐第一人”,并指出:黎锦晖将中国音乐的发展向前推进了“至少二十年”,黎锦晖将西方爵士乐与中国本土民族音乐结合后,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推广,使中国音乐向国际化发展。
        黎锦晖又有人称黎锦晖为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他创作的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小羊救母》,和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可怜的秋香》等,在当时的儿童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剧作家吴祖光当时只有六岁的妹妹吴乐,“穿件黑色长裙跳舞衣,插上一对黑绸翅膀翩翩起舞,”在北京孔德学校参加黎锦晖《月明之夜》演出的情景,至今还被人忆起。而他1928年编剧并作曲的《小小画家》,则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歌剧的滥觞。


        4楼2012-04-03 23:35
        回复
          黎锦晖所做的,还远不只这些。1927年,黎锦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训练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他凭着丰富的民间音乐素养和汉语音韵学功底,继承、发展民族乐舞的传统,秉承“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改进俗乐、创造平民音乐”的主旨,以新颖、实用、快速为舞蹈教学的准则,聘请当时颇富声望与造诣的中外教师授课,教育方法与课程内容相当规范。此外,为配合舞蹈教学,学校还开设时事、外语、会话、戏剧常识、乐理、声乐、器乐等课程,采用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这种教学法使学员在短短三个月便可上台演出,学校也因此为中国新舞蹈艺术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演员。 正是这年的中秋之夜,上海一所小学礼堂里,在小朋友们演唱完黎锦晖创作的童谣《摇啊摇》之后,他宣布:“我们要高举平民音乐的旗帜,犹如此刻当空皓月,人人得以欣赏。以此为宗旨,‘明月歌舞社’即日成立。”这被视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专业歌舞表演团体。


          5楼2012-04-03 23:36
          回复